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要找那年断片儿了。。。
長廣敏雄還是個音樂愛好者~寫得挺有意思,翻譯欠佳
长广去了4次测绘,一开始简直惊为天人,各种描述,到了后来也是疲乏了,只关心自己测的第20窟,前后心理变化很有意思。冬天去了趟云冈,爬了11窟的脚手架,差点没在那挂了,现在看当年水野长广带了一帮人用这么简单的脚手架测绘,钦佩不已。摄影用大镜子小镜子反光的描述十分亲切,记得在埃及的时候很多墓没通电也是这样观看的,看墓老头用个反光板指哪打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月圆之夜爬上第五窟的阁楼,看武州川如银带一般,走到第二十窟大佛前,那种崇高伟大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当然作为侵略者的学者,在云冈的生活确实有一种怪异的感觉,不知道那些帮助他们测绘的村民在战后还好吗
心情的波动。
那种到达时的欣喜,长久单一工作的苦闷,离开后云冈一切在胸的那些情绪,很是生动。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8日捐赠
因為想了解當時攝影是如何搭腳手架,重讀。1)翻譯依然十分影響閱讀體驗,"中國人表演的動作是直線性地客觀“ 更不提ピアノ トリオ變成了皮亞諾托里奧,143頁上的司徒雷登 (レエトン スチュアート)更是成了萊艾特斯丘湯。2) 不知是長廣本人的選擇(序里提到因為部分文字設計當時成員之間的矛盾,他主動刪去了這些文字),還是別的原因,41年的日記跳躍非常大,幾乎是每兩周才一記。有待比較原文。3)長廣負責實測第20窟的大佛,花了整整兩個夏天。4) 長廣在考察的同時,還翻譯了里格爾的Stilfragen,并在寫作一部貝多芬的樂論。5)39年在調查第7窟時,長廣突發靈感,譜了一首曲子,樂譜被省去。不知日文版是否保留。
日记嘛,就看看好了。
读来,有种莫名的感动和伤感
喜欢里面一张旧照,几个孩子坐在露天大佛的腿边。大同回来的车上读完。
应县木塔 文献回顾
遥远的、干燥的、无聊的“沦陷区”生活;一位对中国文化充满各式各样的日本进步青年;那时候会有釜山到北京的火车;年轻人的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石窟调查也一样;近二十年前的书中可以出现满洲、奉天种种字眼;在腹地的信息获取与娱乐消遣。#看完了也还不知道这个论文要写啥。。??
长广的快乐很简单:“因为看到这么美的塑像,今天心情变得非常好”。他又时刻会被石窟的宏大所征服,他说“我们想彻底探索这次开凿事业内在的能量”、“云冈,这里有打败人类的东西,那壮大的岩壁榨干了人类”。他也会在会在满月时分仰望永恒的大佛与佛影,久久不愿离去,会在观察云冈浮雕时想起里格尔笔下的罗马晚期雕刻(他翻译了《风格问题》),当他从云冈归来,在故宫看到仇英的美人画时,远在维也纳的目光再次浮现:“...忽然涌出中国画有‘透明性’的感觉。无视肉体渗透的美感,只有线和面。我感觉到中国画在这种基本感情上的‘冷’”。而最打动自己的依然是好多年前便印入脑海的故事,那是老师在一个冬夜讲给我的——为了拍摄昏暗的洞窟内景,他们找来好几面镜子,用镜子的反光消除影子,长广说,“大概北魏时代的雕工都没这样欣赏过”。
补标。因战争而得到考察的机会,但这些学者是纯粹的,私人化的视角,很有意思
翻译不过关。
一部精彩的云冈近石窟代调查日记,也是关于一个青年考古学人真实的、生动的人生故事。
长广真是性情中人
虽然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不容否认。。。但是日本学者做的研究总是让你不得不佩服。。。京都大学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佛教美术研究圣地了。。。 将来有米了一定要把长广敏雄的全套云冈石窟考察报告抱回家= =
从日记中看到学者的勤谨。
> 云冈日记
1 有用 隐二 2014-06-24 14:14:18
我要找那年断片儿了。。。
0 有用 Mephistopheles 2011-11-17 16:41:02
長廣敏雄還是個音樂愛好者~寫得挺有意思,翻譯欠佳
2 有用 晨边公园 2020-05-19 02:25:53
长广去了4次测绘,一开始简直惊为天人,各种描述,到了后来也是疲乏了,只关心自己测的第20窟,前后心理变化很有意思。冬天去了趟云冈,爬了11窟的脚手架,差点没在那挂了,现在看当年水野长广带了一帮人用这么简单的脚手架测绘,钦佩不已。摄影用大镜子小镜子反光的描述十分亲切,记得在埃及的时候很多墓没通电也是这样观看的,看墓老头用个反光板指哪打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月圆之夜爬上第五窟的阁楼,看武州川如银带一般,走到第二十窟大佛前,那种崇高伟大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当然作为侵略者的学者,在云冈的生活确实有一种怪异的感觉,不知道那些帮助他们测绘的村民在战后还好吗
0 有用 缁衣 2015-10-13 18:17:49
心情的波动。
0 有用 末那 2010-10-27 13:28:41
那种到达时的欣喜,长久单一工作的苦闷,离开后云冈一切在胸的那些情绪,很是生动。
0 有用 龙泉寺图书馆 2010-06-18 09:06:16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8日捐赠
0 有用 不验证不让胡说 2011-06-22 02:10:11
因為想了解當時攝影是如何搭腳手架,重讀。1)翻譯依然十分影響閱讀體驗,"中國人表演的動作是直線性地客觀“ 更不提ピアノ トリオ變成了皮亞諾托里奧,143頁上的司徒雷登 (レエトン スチュアート)更是成了萊艾特斯丘湯。2) 不知是長廣本人的選擇(序里提到因為部分文字設計當時成員之間的矛盾,他主動刪去了這些文字),還是別的原因,41年的日記跳躍非常大,幾乎是每兩周才一記。有待比較原文。3)長廣負責實測第20窟的大佛,花了整整兩個夏天。4) 長廣在考察的同時,還翻譯了里格爾的Stilfragen,并在寫作一部貝多芬的樂論。5)39年在調查第7窟時,長廣突發靈感,譜了一首曲子,樂譜被省去。不知日文版是否保留。
0 有用 雲隱 2018-04-30 01:43:07
日记嘛,就看看好了。
0 有用 大壯室 2010-11-23 00:11:25
读来,有种莫名的感动和伤感
0 有用 Ahtoha 2024-09-08 14:58:09 安徽
喜欢里面一张旧照,几个孩子坐在露天大佛的腿边。大同回来的车上读完。
0 有用 子攸 2018-02-02 22:28:59
应县木塔 文献回顾
0 有用 Irene_Wang 2024-11-30 17:52:16 北京
遥远的、干燥的、无聊的“沦陷区”生活;一位对中国文化充满各式各样的日本进步青年;那时候会有釜山到北京的火车;年轻人的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石窟调查也一样;近二十年前的书中可以出现满洲、奉天种种字眼;在腹地的信息获取与娱乐消遣。#看完了也还不知道这个论文要写啥。。??
0 有用 #1748 2024-12-19 22:42:27 浙江
长广的快乐很简单:“因为看到这么美的塑像,今天心情变得非常好”。他又时刻会被石窟的宏大所征服,他说“我们想彻底探索这次开凿事业内在的能量”、“云冈,这里有打败人类的东西,那壮大的岩壁榨干了人类”。他也会在会在满月时分仰望永恒的大佛与佛影,久久不愿离去,会在观察云冈浮雕时想起里格尔笔下的罗马晚期雕刻(他翻译了《风格问题》),当他从云冈归来,在故宫看到仇英的美人画时,远在维也纳的目光再次浮现:“...忽然涌出中国画有‘透明性’的感觉。无视肉体渗透的美感,只有线和面。我感觉到中国画在这种基本感情上的‘冷’”。而最打动自己的依然是好多年前便印入脑海的故事,那是老师在一个冬夜讲给我的——为了拍摄昏暗的洞窟内景,他们找来好几面镜子,用镜子的反光消除影子,长广说,“大概北魏时代的雕工都没这样欣赏过”。
0 有用 莫拉屋 2020-03-09 00:11:37
补标。因战争而得到考察的机会,但这些学者是纯粹的,私人化的视角,很有意思
0 有用 Tacita 2016-09-27 10:54:52
翻译不过关。
0 有用 非牛顿流体 2024-07-21 15:15:09 山西
一部精彩的云冈近石窟代调查日记,也是关于一个青年考古学人真实的、生动的人生故事。
0 有用 Become a lake 2019-07-17 10:17:37
长广真是性情中人
0 有用 靡靡懒散人 2014-07-13 19:45:25
虽然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不容否认。。。但是日本学者做的研究总是让你不得不佩服。。。京都大学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佛教美术研究圣地了。。。 将来有米了一定要把长广敏雄的全套云冈石窟考察报告抱回家= =
0 有用 年泽野 2012-08-08 11:31:28
从日记中看到学者的勤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