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日本人常给世人留下好色的印象?
日本“皇军”在南京大屠杀及其他侵略战争中的种种奸淫暴行,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为什么强调“耻”文化的日本人其许多性行为却无“耻”的自我意识?
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发达的性文化产业?
现实社会和历史上各色各样的日本人,如“皇军”士兵与慰安妇、武士与艺伎、“游女”与嫖客、和尚与尼姑、“上班族”与“专业主妇”、“大叔”与女中学生,等等,他们具有怎榉的“性”格和“色”相?
以上的种种现象,体现了日本人怎样的性心理和性伦理?与日本文化和妇本民族性又有怎样的关系?
日本文化研究专家郝祥满博士将在本书中为您一一解读……
作者简介 · · · · · ·
郝祥满,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汉族,1968年出生。1994年、1998年、2006年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学士),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硕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博士)。2004年至2005年留学日本一年。现任教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目前已出版专著两部、合著四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日本人的色道"试读 · · · · · ·
为什么日本人常给世人留下好色的印象? 日本“皇军”在南京大屠杀及其他侵略战争中的种种奸淫暴行,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为什么强调“耻”文化的日本人其许多性行为却无“耻”的自我意识? 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发达的性文化产业? 现实社会和历史上各色各样的日本人,如“皇军”士兵与慰安妇、武士与艺伎、“游女”与嫖客、和尚与尼姑、“上班族”与“专业主妇”、“..
喜欢读"日本人的色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日本人的色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人的色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 更多书评 11篇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在日本,性快感的高潮和升华就是死的体验,而且性的快感让他们忘记死亡的恐惧而去追求死亡 三岛由纪夫中《忧国》 《失乐园》的段落 日本人很欣赏恋人之间的殉情,在现 代日本情史上,松井须磨子和岛村抱月的恋爱最经典。两人坠入爱河,不能自找,最后抱月得急病而死,须磨子殉情自杀,落下了悲剧的幕。死在日本是绝好的解脱方式,无论两人的性关系怎样的“不伦”,只要他们勇敢地死了,他们就成为神了——神是不能受到指责和批... (2回应)2021-05-19 07:20:28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为什么相爱的人彼此要求死亡?为什么不让自己心爱的人永生?日本学者今道反信在他所著的《关于爱》一书中认为:“爱是结集于死的迫力” 马尔库塞在《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认为“个体的解放并非出自一个以相互联合为基础的社会,而是出自一个以个体之间联系相互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不过,爱情的观念却要求个体克服单子式的孤立状态,并通过让个体从两人之间的无条件结合而达到自身的完满。在一个其利益的冲突是以个人主义... (2回应)2021-05-19 07:32:31
为什么相爱的人彼此要求死亡?为什么不让自己心爱的人永生?日本学者今道反信在他所著的《关于爱》一书中认为:“爱是结集于死的迫力” 引自第148页 马尔库塞在《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认为“个体的解放并非出自一个以相互联合为基础的社会,而是出自一个以个体之间联系相互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不过,爱情的观念却要求个体克服单子式的孤立状态,并通过让个体从两人之间的无条件结合而达到自身的完满。在一个其利益的冲突是以个人主义原则表现出来的社会中,这种完全的屈从,只有在死亡中才能以完备的形式出现。因为只有死,才是能消除那些破坏永恒结合的外在条件,而这也正是个体一生与之抗争的东西。于是,死亡看起来就并非是生存在虚无中的停滞,而是爱情唯一可能达到的完满状态,因而对爱情具有最深切的意味。 引自第149页 即所谓“至死方休”?!
2回应 2021-05-19 07:32:31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对于性的快乐的感受及其态度常常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和道德教育。与欧洲的骑士道不同,武士道认为“男人本色”和“仰慕女人”是不能统一的,武土无论如何也不能像骑土那样跪在女人的裙前,吻女人的手指。在轻视妇女的武家政治和武士道看来,对妇女温柔体贴和武士的本色水火不相容。 西方曾有“骑士精神”,日本曾有“武士道精神”,那么中国曾有? 浮世绘里的各种巨大“荐槌”展示或许也是暗合这样的态度。但是从阿部定事件中... (1回应)2021-05-17 07:32:29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日本文化虽然要求节制却允许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放纵,日本人一直是在这种节制放纵一再节制的循环中生活。在饮食的方面如此,在情色的方面也是如此,这就是日本人的“食色之性"。因此武士们在性爱中表现得非常横暴,这种横暴的性格随着明治维新以来“四民平等”口号的鼓吹传给了所有日本男人 节制——放纵——再节制的循环,配合霓虹国人细致的想象力。武家的女人们为了偷情: 各显神通。叹为观止! (1回应)2021-05-17 07:16:06
-
你猪猪 (啤酒喝一半,世界就变宽。)
日本是一个既有严格禁忌,又善于寻找发泄的民族,这在今天依然随处可见。他们平时严守禁忌,在特定的时候解禁。比如在公司男女职员之间,在办公室里通常都是谦谦君子,任何形势的骚扰(既日语中所谓的「痴汉行为」)都被视为不道德的;但是在一起喝酒的情况下,男同事可以嘴上说下流话调情,手上抚摸女同事的胸部和屁股,在这时女同事是不可以动怒的,即使要拒绝按照习惯也是不能过于绝情的。2013-05-25 11:11:21
-
大概由于巫女的出身不同,日本人对于巫女的态度便与欧洲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巫女普遍受歧视、受迫害,经常被烧死;在日本巫女却比较受尊重。 看到如此一句话,我已被该作者亮瞎。 欧洲的“女巫”和日本的“巫女”除了在中文里/汉字上接近以外,能混为一谈吗亲?! 素人无误。 (1回应)
2012-08-13 14:22:49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为什么相爱的人彼此要求死亡?为什么不让自己心爱的人永生?日本学者今道反信在他所著的《关于爱》一书中认为:“爱是结集于死的迫力” 马尔库塞在《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认为“个体的解放并非出自一个以相互联合为基础的社会,而是出自一个以个体之间联系相互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不过,爱情的观念却要求个体克服单子式的孤立状态,并通过让个体从两人之间的无条件结合而达到自身的完满。在一个其利益的冲突是以个人主义... (2回应)2021-05-19 07:32:31
为什么相爱的人彼此要求死亡?为什么不让自己心爱的人永生?日本学者今道反信在他所著的《关于爱》一书中认为:“爱是结集于死的迫力” 引自第148页 马尔库塞在《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认为“个体的解放并非出自一个以相互联合为基础的社会,而是出自一个以个体之间联系相互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不过,爱情的观念却要求个体克服单子式的孤立状态,并通过让个体从两人之间的无条件结合而达到自身的完满。在一个其利益的冲突是以个人主义原则表现出来的社会中,这种完全的屈从,只有在死亡中才能以完备的形式出现。因为只有死,才是能消除那些破坏永恒结合的外在条件,而这也正是个体一生与之抗争的东西。于是,死亡看起来就并非是生存在虚无中的停滞,而是爱情唯一可能达到的完满状态,因而对爱情具有最深切的意味。 引自第149页 即所谓“至死方休”?!
2回应 2021-05-19 07:32:31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在日本,性快感的高潮和升华就是死的体验,而且性的快感让他们忘记死亡的恐惧而去追求死亡 三岛由纪夫中《忧国》 《失乐园》的段落 日本人很欣赏恋人之间的殉情,在现 代日本情史上,松井须磨子和岛村抱月的恋爱最经典。两人坠入爱河,不能自找,最后抱月得急病而死,须磨子殉情自杀,落下了悲剧的幕。死在日本是绝好的解脱方式,无论两人的性关系怎样的“不伦”,只要他们勇敢地死了,他们就成为神了——神是不能受到指责和批... (2回应)2021-05-19 07:20:28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对于性的快乐的感受及其态度常常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和道德教育。与欧洲的骑士道不同,武士道认为“男人本色”和“仰慕女人”是不能统一的,武土无论如何也不能像骑土那样跪在女人的裙前,吻女人的手指。在轻视妇女的武家政治和武士道看来,对妇女温柔体贴和武士的本色水火不相容。 西方曾有“骑士精神”,日本曾有“武士道精神”,那么中国曾有? 浮世绘里的各种巨大“荐槌”展示或许也是暗合这样的态度。但是从阿部定事件中... (1回应)2021-05-17 07:32:29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日本文化虽然要求节制却允许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放纵,日本人一直是在这种节制放纵一再节制的循环中生活。在饮食的方面如此,在情色的方面也是如此,这就是日本人的“食色之性"。因此武士们在性爱中表现得非常横暴,这种横暴的性格随着明治维新以来“四民平等”口号的鼓吹传给了所有日本男人 节制——放纵——再节制的循环,配合霓虹国人细致的想象力。武家的女人们为了偷情: 各显神通。叹为观止! (1回应)2021-05-17 07:16:06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余是夫的性学书目(持续添加……) (迎风追)
- 重点研究之日本文化 (月亮)
- 莫道不销魂。。。 (八尾猫大仙)
- 备用,日本 (xxx)
- 日本文学与文化 其一 (消逝风中的墓地)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日本人的色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国士 2009-11-25 19:27:11
当历史书吧,没时间细节;当学术书吧,没有理论深度;当休闲书吧,文笔太差。
0 有用 苦苦苦苦 2014-08-25 00:48:13
很拉风的话题,开头看着还行,很快就发觉全书太多掉书袋,差强人意,可惜了这话题。
0 有用 枯川满 2010-01-16 18:57:44
看了一半,没太吸引我
1 有用 章伯 2010-11-25 21:36:10
扯淡就算了,还穿上历史、人类学的马甲。
1 有用 寿限無の徒然 2014-01-20 14:07:54
這本書說理論證不用過掛懷,不可靠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不過,如果作爲風月八卦的讀本來看,倒是津津頗有風味。看著書的四字箴言就是:別太當真。
0 有用 我要瘦瘦 2022-05-11 00:59:17
打发时间看看还行 别当真
0 有用 菩提树下居士 2021-11-25 18:38:46
资料挺丰富
0 有用 SoulShadow 2021-05-19 23:44:13
大量“事实”的呈现,阅读起来虽然轻松,但是难免有“道听途说”之感。
0 有用 高空倒立 2021-05-06 17:19:40
太散了
0 有用 无牙仔最乖了 2021-03-05 23:46:45
聪明的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