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的原文摘录

  • 这一切都加深了社会本已存在的世俗化倾向。现代精神中神性一形而上的品质消退,以货币为象征的工商主义精神取而代之,它的精神结构因子正是物化、理性化和世俗的品性。从金钱的角度来看,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就在于,金钱不仅成为物质一经济世界的流通物和统辖者,它还成为精神世界的流通物,占据了精神世界的地盘。这一过程加深了现代社会世俗化的精神景观。 (查看原文)
    Narsil 1回复 6赞 2020-06-15 13:42:48
    —— 引自第9页
  • 这种自由的状态是空虚、变化无常,使得人们毫无抵抗力地放纵在时性起的、人的冲动中。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自由与无安会感的人的命运作一比较,他弃绝了上帝后重新获得的“自由”只为他提供了从一切短易逝的价值中铜造偶像紫弃物的机会。商人整天为生意忧心忡忡,追切希望无论如何要把货物出手,他遭遇的是和弃绝上帝的人同样的命运。但,最后当钱到手商人真的“自由”了后,他却常常体会到食利者那种典型的厌倦无聊,生活毫无目的,内心烦躁不安,这种感受驱使商人以极端反常、自相矛盾的方式竭力使自己忙忙碌碌,目的是为“自由”填充一种实质性的内容…出钱获得解放的农民,变成赚钱机器的商入,领薪水的公务员,这些人似乎都把个体从种种限制一一即与他们的财产或地位的具体状态紧密相关的限制一一中解放了出来,但事实上,在这里所举到的这些人身上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情况。他们用钱交换了个体之自我中具有积极含义的内容,而钱却无法提供积极的内容。 因为货币所能提供的自由只是一种潜在的、形式化的、消极的自由,牺牲掉生活的积极内容来换钱暗示着出卖个人价值一除非其他价值立即填补上它们空缺后的位置。 (查看原文)
    Narsil 1回复 6赞 2020-06-15 13:42:48
    —— 引自第402页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尽管总体而言诚然比过往任何年代都有更大的自由,却无法好好地享受自由。”在现代金钱文化不明就里、毫无定性的自由中,现代人品尝到十足的现代情绪的恶果:满心期望占有某件东西得到满足,一瞬间马上又有了超出这件东西的欲望,生命的内核与意义总是从人们手中滑落。现代义越是自由,对生命益发感到厌倦;越放纵个性,个人的价值何去何从益发没有着落。个人价值在金钱文化中已被连根拔起(Entwurzelung),所以“自由”的现代人现在带有几分疑惑、踌躇不决地要重新寻求物体自身当中那种力量、稳定性和内在的统一。他们慌不择路地要给予事物种新的意义,一种更加深刻的意义,一种事物本身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活跃于现代艺术、宗教中的强动,有这么多对新颖风格的探索,从象征主义一直到通神学、招魂术。这些蠢猛不安的躁动均是渴望了解一种新的、更易察觉的事物意义的征兆一一而不管是否每一件事物自身便拥有更具价值的,更精神性( seelenvollere)的着重点。 (查看原文)
    Narsil 1回复 6赞 2020-06-15 13:42:48
    —— 引自第403页
  • Man has thereby become estranged from himself; an insuperable barrier of media, technical inventions, abilities and enjoyments has been erected between him and his most distinctive and essential being. (查看原文)
    TTTTTTTra 2赞 2022-03-01 11:58:51
    —— 引自章节:Ch. 6 The style of life 429
  •   1、 现代文化之流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奔涌:一方面,通过在同样条件将最遥不可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趋于夷平、平均化,产生包容性越来越广泛的社会阶层。另一方面,却趋于强调最具个体性的东西,趋于人的独立性和他们发展的自主性。货币经济同时支撑两个不同的方向,它一方面使一种非常一般性的、到处都同等有效的利益媒介、联系媒介和理解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个性留有最大程度的余地,使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   2、 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是不带任何色彩的,是中立的,所以货币便以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自居,成了最严厉的调解者。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的余地。事物都以相同的比重在滚滚向前的货币洪流中漂流, 全部都处于同一水平,仅仅是一个个的大小不同……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对纯粹计算多少的兴趣正在压倒品质的价值,尽管最终只有后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3、 货币对价值的僭越,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从方式上升为目的。……有这么一些东西,其自身价值完全来自于其作为手段的特质、来自于其能够转化为更具体价值的能力,但从来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如此畅通无阻地、毫无保留地发展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一、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二、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种绝对目的。   4、 个体自由并非一个离群索居的主体纯粹内在的状态,而是一种互为关联的现象,即尽管跟他者之间还有大范围的关系交往,但一切真正是个人性质的因素都从关系中剔除出去了。   5、 他们用钱交换了个体之自我中具有积极含义的内容,而钱却无法提供积极的内容。……金钱式的自由是充满种种可能性的、不系于任何实在之物的自由;它在解放我... (查看原文)
    心皿 4赞 2011-02-05 15:12:28
    —— 引自第1页
  • 西美尔又将金钱模拟语言。 语言不等于具体的富有特性和差异的言语,它本身没有特性和差 异,但能让言语富有特性和差异。同样,金钱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其“没 有独特性的力量,但这些力量仍然能够给生活添加各不相同的颜色”。 金钱显得像纯粹的形式,使得具有质地的生活内容和方向产生质的变 化。生活的各种因素通过语法形式而成为接触、冲突、交往的言语,金钱就是现代生活的语法形式,生活中“彼此尖锐对立、遥远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相互接触”,成为活的言语。 这种货币的上帝模拟论和语言模拟论并没有先设定某种对金钱的道德立场,相反,西美尔看到,金钱一视同仁地支持截然相反的生活品质道德诉求,平等推动“大相径庭的思想方向和情感方向”,就好像上帝观念可以被不同的人利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语法形式表达其道德偏好。 比如,货币经济生活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持续的个人自由主义诉求。原因很简单,在前现代的生活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明确、固定、人身化的;在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很少依赖确定的人,每个人只依赖自身。人们固然依赖供货商,但人们可以经常随意更换具体的供货商一就像在现代货币经济生活中,婚姻关系仍然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依赖的形式,但货币使得人们可以随意更换具体的依赖对象。在前现代社会,人同他人的外在联系都带有人身的特征,货币经济生活结构能够使人的日常活动与其人身色彩一也就是其真正的身体自我显得不相干,人身自我能够退出日常关系,从而更关注自己的内在。人与人的联系固然极大地增多了,但人对他人的人身[Prso]反而冷漠得多。所谓现代的自由,不过是货币生活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带来的广阔空间。 (查看原文)
    第八次跳水 2023-09-23 20:31:03
    —— 引自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