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诗学》的原文摘录

  • ……尼采指責蘇格拉底和“蘇格拉底主義”以懷疑論的理性主義使古希臘的神話世界觀淪于窳敗;據他看來,古希臘神話世界觀最終促使古希臘文化歸於衰亡,因為它使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喪失殆盡。尼采的一系列見解均帶有前現代主義性質;譬如,他將神話與歷史對立起來,將世界的形成視為同一世界的永恆複返,認定哲學與邏輯學的諸範疇純屬虛妄(尼采將諸如此類範疇視為主觀的),將意志與對已湮滅的神話之意識對立起來,最後,將神話創作視為文化和世人賴以更生之不可或缺的手段。 (查看原文)
    似是而非 2011-09-23 01:43:47
    —— 引自第23页
  • 所謂神話空間,是與純數學的功能空間迥然不同的結構空間。在神話空間中,凝集關係是靜態的,形態並不分解為同質成份,一切關係則依託于初始的同一。因此,整個宇宙按既定的模式構成,據恩·卡西勒看來,空間的種種關係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源於人對自身的直覺(試以上/下,前/后等對立為例)。 (查看原文)
    似是而非 2011-09-23 01:45:52
    —— 引自第50页
  • ……卡西勒指出,有關方向的意念,不僅同虔誠的/世俗的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範疇,而且同白晝與黑夜/光明與黑暗之物理性差異緊密相關。不僅如此,初始的神話——宗教情感與空間的“閾限”精密相關。“過渡性”儀典及相應的神話中進與出之超凡的調整,可資佐證。 (查看原文)
    似是而非 2011-09-23 02:00:42
    —— 引自第51页
  • 有關時間的神話構想,同神話總是意味著萌生、形成、生存、行為、沿革、敘事相對應。正如恩·卡西勒所表述,往昔在神話中是為事物只因,即“因何而起”;存在之神聖性溯源於起源之神聖性,這樣一來,時間成為精神論證之最初的、絕無僅有的方式。據卡西勒看來,神話中的原初之時,藉助於種種空間關係的顯示,轉化為現實和經驗之時。最基本的空間關係,為北——南這一特定的垂直線所區分(白晝與黑夜、光明與黑暗之對立,也與其緊密相關)。對時間間隙的直覺,同樣導源於諸如此類相互交叉之線。卡西勒力圖論證:神話的時間感是定性的,具體的(空間感亦然)。并與神話人物和形象相關聯。 (查看原文)
    似是而非 2011-09-23 16:51:49
    —— 引自第51页
  • 將神話作為生活形態加以探討和對神話意識之主題的闡釋,是恩·卡西勒神話哲學的特殊部份。據卡西勒看來,個人、「自我」、精神之範疇的分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相互作用以及兩者相互協調的結果。(此時此刻,期望與目的之間的中間環節也被意識)。精神最初亦具有軀體所具有的屬性,然而(伴隨由生物範疇轉向倫理範疇),它逐漸轉變為倫理意識的主體。 恩·卡西勒認為,神話中人的「界限」是變幻不定的:人與其行為以奇幻方式所施之于的那些現實成份構成統一體。據卡西勒看來,尚屬朦朧、與有生命者同一之感,轉化為尤為特殊、與某些動物和植物物種具有親緣之感;而體態的差異則成為「面具和服飾」。據他看來,純屬人的意識發展遲緩。就外觀而論,它表現為神祗的人化和人物的神化。人類生活諸範疇,初始既作為精神的,又作為實體的被同時領悟;而神話則以人類社會的語言表現自然現實,或者相反。據卡西勒看來,神話意識的複雜性和特殊性,正是表現于這樣的情狀,即此不可能歸結于彼。 (查看原文)
    似是而非 2011-09-24 16:58:10
    —— 引自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