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为我们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四年零三个多月——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接受了德国的要求而签订停战协定。停战之后,协约国需要五年多的时间去完成全面的和平安排。1919年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6月28日),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9月10日),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条约(11月27日),1920年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6月2日)。但是直到1923年7月23日,才在洛桑与土耳其签订了最后的和平条约;随着该条约于1924年8月6日生效,和平最终得以在全世界正式重建。与此同时,1921-1922年冬天,与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缔结了一系列条约,旨在将维持远东的现状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之上。或许可以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为我们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四年零三个多月——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接受了德国的要求而签订停战协定。停战之后,协约国需要五年多的时间去完成全面的和平安排。1919年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6月28日),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9月10日),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条约(11月27日),1920年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6月2日)。但是直到1923年7月23日,才在洛桑与土耳其签订了最后的和平条约;随着该条约于1924年8月6日生效,和平最终得以在全世界正式重建。与此同时,1921-1922年冬天,与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缔结了一系列条约,旨在将维持远东的现状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之上。或许可以说,所有这些条约,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许多较小的条约和协定,构成了战后的和平安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几乎每一件国际性的重大的政治事件,都是这些安排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物;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有必要从4简洁概述这一和平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开始。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的创作者
· · · · · ·
-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
第一章 法国和它的盟国
第二章 战败中的德国
第三章 欧洲的其他风暴中心
第二部分 和解时期:国际联盟(1924-1930)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
第一章 法国和它的盟国
第二章 战败中的德国
第三章 欧洲的其他风暴中心
第二部分 和解时期:国际联盟(1924-1930)
第四章 和平的基础
第五章 全盛时期的国际联盟
第六章 反战运动
第三部分 危机时期:回到强权政治(1930-1933)
第七章 经济崩溃
第八章 远东危机
第九章 裁军会议
第四部分 德国的重新崛起:条约体系的终结(1933-1939)
第十章 纳粹革命
第十一章 毁约
第十二章 欧洲以外的世界
第十三章 战争重新开始
附录1 门罗主义
附录2 威尔逊的“十四点”
附录3 国联盟约摘录
大事年表
索引
地图目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四年零三个多月一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接受了德国的要求而签订停战协定。停战之后,协约国需要五年多的时间去完成全面的和平安排。1919年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6月28日),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9月10日),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条约(11月27日),1920年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6月2日)。但是直到1923年7月23日,才在洛桑与土耳其签订了最后的和平条约;随着该条约于1924年8月6日生效,和平最终得在全世界重建。 (查看原文) -
“十四点”,它在停战协定签署之前便为德国所正式接受并作为和平安排的基础。多亏了威尔逊坚持这些原则,该条约才得以建立在真正的理想主义的基础之上。 它规定建立国际联盟,其主要宗旨是确保维持和平;它建立国际劳工组织以规定劳工的状况;还建立了对德国放弃的殖民地的政府委任统治制度。 1919年以后,这些机构和制度便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正常的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了。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 9.2
-
-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 8.3
-
- 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8.9
-
- 超越范式 8.1
-
- 现实主义与国际政治 8.4
-
-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8.8
-
- 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 7.7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今天的世界格局是历史塑造的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读后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第三章欧洲的其他风暴中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4.30 在地理上,多瑙河流域包括五个国家,分别为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小协约国。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奥地利和匈牙利。首先是奥地利共和国,它是由旧奥地利帝国中说德语的人民组成的...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10)8.4分 49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国际政治茶座 (ourmfzh)
- 已有译制类社科正版实体书 (埃隆坦格利安)
- 一零书单 (奥兹的铁皮人)
- 国关.地缘政治.IPE (狂暴の羔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Peng 2022-04-27 14:40:52
20220427,写大论文时曾翻阅参考,今天总算完全读完。不愧是IR开山史家,以200+页的篇幅就对战间期20年的主要事件和趋势脉络归纳总结,精准的凝练和信手拈来离不开对20年基本历史的熟悉和透彻思考。战间期的国际关系不仅复杂,甚至可用“诡异”形容,众大国如漩涡一般先后卷入又一次世界大战;不知今日是否又有人将后冷战(尤其是2014-2018以来)的国际关系视作新的二十年危机呢
0 有用 高速神言 2020-01-31 20:21:07
商务印书馆的译文一直都质量奇高。
0 有用 奥奥没有利利 2021-04-17 15:53:51
一本小书,19-39,二十年分四个阶段,非常清晰
4 有用 从小爱科学 2018-11-10 17:27:10
搅屎棍英国、事逼的法国、圣母婊美国,把当时的世界霍霍完了。整整100年前,1918年11月11日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停战。100年后,我写下了书评,难不成是巧合吗?
0 有用 王维时 2012-02-20 22:41:24
2012.2.11----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