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纸醉金迷》是张恨水编著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纸醉金迷的创作者
· · · · · ·
-
张恨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恨水(1895—1967),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十三岁时即仿作章回小说。1919年在芜湖《皖江日报》工作,并开始发表白话小说。不久到北京,先任《益世报》助理编辑,后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业余从事章回小说创作。1935年前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抗战爆发后,离别家人,只身入川,经武汉时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并编辑副刊《北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写作,成就卓著,创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秦淮世家》、《纸醉金迷》等长篇小说一百多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目录 · · · · · ·
《紙醉金迷》,1946,9/1---1948,11/20刊於上海《新聞報》。1949,3上海百新書局初版單行本。
《紙醉金迷》,1946,9/1---1948,11/20刊於上海《新聞報》。1949,3上海百新書局初版單行本。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要流泪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7页 -
这陶伯笙住在临街的一幢店面楼房里,倒是四层楼。重庆的房子包括川东沿江的码头,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你就由这屋顶的平台上,逐步下楼,走进他的家,所以住在地面的人家,他要出门,有时是要爬三四层楼,而大门外恰是一条大路,和他四层楼上的大门平行。 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扬子江上溯入峡,两面全是山,而且是石头山。江边的城市,无法将遍地的山头扒平。城郭街道房屋,都随了地势高低上下建筑。街道在山上一层层地向上横列地堆叠着,街两旁的人家,就有一列背对山峰,也有一列背对了悬崖。背对山峰的,他的楼房,靠着山向上起,碰巧遇到山上的第二条路,他的后门,就由最高的楼栏外,通到山上。这样的房子还不算希奇。因为你不由他的后进去,并不和川外的房屋有别的。背对了悬崖的房屋,这就凭着川人的巧思了。 悬崖不会是毕陡的,总也有斜坡。川人将这斜坡,用西北的梯田制,一层层地铲平若干尺,成了斜倒向上堆叠的大坡子。这大坡子小坦地,不一定顺序向上,尽可大间小,三间五,这样的层次排列。于是在这些小坦地上,立着砖砌的柱子,在上面铺好第一层楼板。那末,这层楼板,必须和第二层坦地相接相平。第二层楼面就宽多了。于是在这一半楼面一半平地的所在,再立上柱子,接着盖第三层楼。直到最后那层楼和马路一般齐,这才算是正式房子的平地。在这里起,又必须再有两三层楼面,才和街道上的房子相称。所以重庆的房子,有五六层楼,那是极普通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二 回 吊楼上两家庭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纸醉金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纸醉金迷"的人也喜欢 · · · · · ·
纸醉金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从太太沦为街头女,这部作品暴露3个人性弱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45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为了挽救日益紧张的经济局势,决定实施国家抛售黄金政策,来缓解通货膨胀。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导致了黄金投机分子大发横财,出现了三类黄金投机三类: 有钱有势力,政权通吃被称“金老虎”,第二类就是资金雄厚,被称为“金黄牛”,... (展开)
人们前赴后继,但剩下的,只有纸醉金迷之后的一地残渣
如果问你,人生和财富哪个重要,估计很多人会犹豫再三,但其实这两者就是一回事儿,单独拎出来讲也并不合适。但通常来说,人们会更加在意财富,毕竟财富到手,幸福的人生就会招手,反之未必成立。 很多人都有一夜暴富的心态,这也许跟人的劣根性有关,为了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展开)

民国风经典小说之一,灯红酒绿下的“金”“色”人生
有人说,近代史上,张恨水是一个被低估了的作家,连老舍都评价他:民国时期最有名望的作家。 在我没有读过张恨水的作品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但当我连续读了《啼笑姻缘》、《纸醉金迷》后(还有一本《金粉世家》在读中),觉得他的作品真的是值得大家花一点时间去读的,在...
(展开)

没看过书,只看过电视剧
张恨水真是聪明,写鸳鸯蝴蝶写得这么透,洞悉社会人性。 袁圆骗得银行行长是整部剧的转折点。 银行行长职位对应人格,肛门期人格,爱慕的女性也是男装妞,混合男女特质。 对于原本符合社会规范佩芝剖析深入,世事动荡时,这个原本旧观念里推崇的完美女性形象,美貌、温婉、聪...
(展开)

那些年代的沉痛——《纸醉金迷》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断断续续的终于把《纸醉金迷》看完了。合上书本,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书中的女主角田佩芝的行为仍觉得过分至极,但也深表同情。因为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她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以躯体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甚至弃夫弃子,做贼,不免让人心寒。但书中的男主人公魏端本却是心中... (展开)> 更多书评 6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3分 487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2分 872人读过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7.9分 231人读过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0)8.1分 17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买来还没读的书 (阿果)
- 张恨水长篇小说经典 (矛十八)
- 入手待阅--中国文学 (ryan)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纸醉金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札歇 2020-10-19 22:44:34
满世界的金钱利益,中段乏味。钱和女人,从这开始在这结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不投机倒把,才能平平安安。
0 有用 百无一用发小春 2012-02-07 14:08:16
从不分段的张恨水看分割线的重要性
0 有用 撒哈拉提 2011-03-27 21:02:39
就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
0 有用 不会光合的薄荷 2018-05-20 20:46:42
当时是看了电视剧补的书。除了觉得繁华中透着凄凉,还有就是对搜哈有非常深的印象
1 有用 魔仙小蓝 2017-11-11 20:10:40
田佩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