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证悟》的原文摘录

  • pp.131~4 佛的智慧不能藉由思考而知,概念上思考出来的东西与实相(真理)有距离,想要凭着智力来认知真理,就像是期待虚幻的花朵能结出真实的果子一样。……研究和讨论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和一般的智能,但是,最高的智慧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思考需要用符号,而语言是分析推理的表达方式,语言和符号表达了心所作的分别,当心有所分别时,是无法进入大寂灭海的。 ……追逐快乐、逃避痛苦,也是轮回心的一部分。……追求快乐的心是轮回心,因为它根植于烦恼之中。……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使人们对生命感到厌倦。 pp.135~6 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运用观念性的思考。什么是观念性的思考呢?那就是用心去分析、去探索。……菩萨思考的过程和一般的凡夫有所不同,开悟的人不因自我的目的而思考,而未悟的人则站在自我中心的角度来思考,这就是“无为”和“有为”的两种思考模式。“无为”指的是菩萨自发、无我的思惟过程,而“有为”指的是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我们的想法总是与自我有关,都是有目的、有目标的;而菩萨的思考从禅定的力量中产生,在禅定中,心是统一,没有自我中心的。 ……所有以自我为导向的思考,皆从感官所收集的讯息衍生而来,感官的讯息由六根及其所感的六尘所组成,内部的讯息就是身体,身外的讯息则为环境,这些感官的讯息都属于物质的范畴。不管我们的思惟有多抽象,仍然需要应用符号。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4 11:31:37
    —— 引自第130页
  • ……已经发生的事,接受它;尚未发生的事,如果是有益的,应该促成它,如果是无益的,应该尽量不让它发生。无论如何,应该试着让心超越得失的念头。……这样的态度能让得失心减到最小,在困难时就不会老是在轮回心上打转。……没有得失的念头,不追求快乐,不逃避痛苦,不害怕轮回,不追求成佛,这才是出离轮回、出离烦恼的心。 ……觉察自己是如何被得失的概念所牵动,如何被环境所支配。……当我们与他人或环境有矛盾和冲突时,应当反省自己的心态;当发现自己陷入自我意识和目标导向的状况中时,可以试着调整自己,让心态与无我的精神更相契,如此一来,冲突自然就会消弭。 ……我们都在以“自我”的心来追求佛道。想要证悟圆觉,必须放下妄想和我执。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4 11:31:37
    —— 引自第130页
  • pp. 139~41 ……弥勒菩萨之所以提这个问题,不是要谴责人类的存在,而是为了激励人们清净自己的慧眼,以便在瞬息万变的名、色世界里,能具足无生法忍。 后面的经文阐述了五眼。……第四个层次的法眼,在大乘佛教中,又再细分为十个阶段,称为十地,是菩萨在逐渐清净法眼时所经历的阶段。初地菩萨的法眼尚未清净,必须到第八地时,法眼才会完全清净。八地的菩萨,已经超越了分别和妄想,也超越了成佛和渡众生的欲望,这些菩萨不再有“成就”的观念,……他们可以帮助无数的众生,却不会认为自己在帮助众生。这个阶段就是无生忍——无烦恼、无智慧的体验,亦即了悟过去、现在、未来是无生无灭的。“忍”不是证得智慧,因为如果智慧存在,烦恼也就存在。…… 修行的目的是清净法眼,体会无生忍。 pp.145~7 阐释菩萨的誓愿: 只要我们仍有自我、爱执和欲望的习性,仍然被它们所束缚,我们的行为就都是不清净的,……只要选择了修行的路,我们就已经开始净化自己的欲望了。 动机是决定欲望清净与否的关键,只要是为了利他而不考虑自己的举动,就是清净的,即使它的背后还有自我的观念在。…… 对于已证悟的菩萨和佛,自我中心的爱和欲望的力量,已经被慈悲和誓愿所取代。……慈悲是行动,而誓愿是驱动力。菩萨不断发愿,直到证得第八地——不思议心地(不动地),到了这里,利他的行动就已经是自发而没有造作的了。…… 我们必须发菩萨誓愿,不管自身的解脱,只管帮助众生得到解脱。 p.149~52 因“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阐发众生修行的两种障碍: 众生有两种障碍:第一种是理障,与正知见和对于佛法的接受与否有关;第二种是事障,指的是由于我们的理解而起的身、语、意的活动。……佛教不谈论“最初”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不会有结论。……佛教...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5 01:52:40
    —— 引自第139页
  • pp.154~60 令修行者警惕外道,通过开阔心量来走上修行的正途、发菩提心愿: 宗教之间的差异,是佛教所谓的“内道”和“外道”的关键。传统中的“外道”,值得是任何信仰非佛教教义的修行者;而真正意义上的“外道“,指的是任何对自己的自性没有真正的了解,还在追求自我、物质或精神上利益的人;更确切地说,所谓的“外道”,指的是任何与佛法所说的空性不相应的人,依照这个定义,大部分的佛教徒其实都是外道。…… “外道”的邪见来自于执著,特别是对“得”与“失”的执着。……神通有极大的诱惑力,很少人在拥有这些能力后,仍能不偏离地修行。……如果你有正确而稳固的佛法基础,你会发现世界上的确有许多神秘、奇妙的现象和力量,你也会知道它们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利益。……想要在任何的修行路上有所进展,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任何其他的方式都有违因果。(自注:时刻牢记此警语) (自注:按照经文,应发愿生生世世与佛菩萨及正法在一起:“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二乘”指小乘的声闻和缘觉/辟支佛果位。) ……在生起坚定的菩提心以前,大家都像未发芽的种子,或许现在还无法实现这些誓愿,还不完全了解这些誓愿的真实意义,也可能不知道行菩萨道而成佛是必要的道路,尽管有这种种的不足,我们仍然应该发这四个弘愿……如果不设定高远的目标,只是一步一步地走,很难估计到底能走多远,有可能在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因为满足现状而停下来,或是累得不想走了。……我们也许会觉得自己善根不够深厚、福德不够大,但是这无所谓,只要愿意从现在开始努力,就已经撒下改变未来的种子了。 ……与此同时,不要让自己懈怠,……我们无法预料,也不能保证自己下辈子会投生到哪里,会成什么样子,既然得生为人,得闻佛法,更知道佛法的可贵,就应该把握这么好的境遇,现在就开始...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5 01:52:40
    —— 引自第139页
  • 想要正确地修行,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所谓正确的观念,其实即是“无念”。不要老是抱着“智慧”或“烦恼”的念头不放,因为所有的念头,即使是开悟的念头,都是妄念。“无念”并不是心里一片空白,在“无念”的境界中,神志绝对清楚,觉知完满无缺,只是没有任何妄想。 要达到“无念”的层次,必须从持戒开始。经文中所提到的戒有三项:(一)不做任何对自己及他人有害的事;(二)积极去做一切对自己及他人有益的事;(三)积极去做一切对他人有益而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这些都是菩萨戒,不容易付诸实行,但是,不要因此裹足不前,它们是行为的指导、立志的目标。…… 受戒之后,就必须采用一个修行方法。在这段经文中,佛讲了两个方法:“不净观”和“界分别观”。这些方法对欲望极强的人特别有用。……如果我们过度执著任何一项需求,问题和烦恼就会随之而来。……最好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看成是自然的常态,不要对它们太过执著,有了执著,痛苦就会接踵而至。还有,修行人应该视身体为四大的组合,可以用不净观反问自己:“这个如幻的身体是什么?” (查看原文)
    沁云 2014-01-22 06:23:02
    —— 引自第70页
  • p.73 当四大的相互作用与心结合,自我的意识就产生了。但是,心不是固定的实体,如果我们将每个心念从相续迁流的心念中分离,就会发现,除了这些个别的心念之外,并没有心或精神的存在。心的存在,源于个别心念的相续。四大的组合,使我们有了身体的意识,无尽相续的心念,则使我们有了心的意识。身和心的组合,产生了所谓的“自我”。 p.76 要是你知道自己的心是虚妄的,知道它仅是相续不断的一个个念头,那么,所有外在的事物也当然都是虚妄的。直接体证这个空性,就是开悟。开悟时,你会了知,心和心所觉知的外物都不存在。 p.76~77 当我们说身、心、外界在开悟时都会消失,那只是言语的方便,它并不意味着世界会变成空无所有,“消失”只是针对其虚幻的层面和性质而言。……唯一的真相,唯一的真理是:一切事物都是瞬息变迁的,对这个真理的如实了知,就是证悟。……妄心即是恒常迁变的心,虚妄的世界即是不断转变的世界。 p.77~78 烦恼就是“自我”。如果有“自我”,就有知见,就有“我和你”、“自与他”的分别。有了区隔和分别,对立、逃避、爱恋和欲求就会接踵而来。只要我们紧抓着“自我”的观念不放,就会觉得有个外在的世界,就会想要拥有一些事物,逃避另一些事物。“自我”带来烦恼,而烦恼反过来强化“自我”意识。只要“自我”还存在,你就不能如实地认识任何事物,你的认知都是主观的,皆有自己的特定观点分别而来。……在没有烦恼,也就是没有“自我”时,停止运作的是分别心,它被智慧心取代了。 (查看原文)
    沁云 2014-01-22 06:23:02
    —— 引自第70页
  • pp. 120~22 无明指的是局部的、暂时的、变迁的心理现象,这三个特征互相关联、相互依存,是无明所必然具足的。这是因为,空间中的运动(局部的)也就是时间上的也就是时间上的流转(暂时的),伴随的是身、心及环境的变化(变迁的)。只要三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有所改变,其他两个必也一定会变。无明和烦恼都是短暂易逝的! 佛性与无明不同,它是普遍、不变、无所不在的,不可能只存在于空间中的某个地方,它超越了空间、时间和变动。当我们说,众生本来是佛,指的是众生不变的佛性,不是他们那有局限、暂时、变迁的烦恼。 ……众生因为环境的刺激而有所反应,心念不断地活动,烦恼也就生起,这就是无明。……当心不动时,无明就不复存在,唯有佛性仍在。……圆觉的佛,永远不会再回到无明的状态,也不会再有烦恼。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4 11:16:53
    —— 引自第119页
  • 奢摩他是渐次修行及开悟的方法,目的是帮助修行人把散乱迷惑的心连成集中的心,而后证入无心。 ……(禅坐时)不管心中有什么东西出现,都不要理会它,也可以把心中生起的一切看成是空的。对一般人来说,把事物看成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们必须让自己完全熟悉缘起法或是因缘法,将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把自己的经验看成空的,意思是不再去执著它们,事实上,只有在对空性有坚实的了解后,才能不理会修行中生起的任何境界,继续修行下去。 ……如果我们能在明明觉照的同时,不执著心里的念头,就会体验到法身的现前,看到自己的佛性。 ……在打坐时,心里所产生的问题只不过是念头,所以不必理会它们,但是不理会念头并不等于封堵念头,而是觉察它们,然后放下它们。 ……其实,这些活动都是由我们的分别心——第六识长养的我执产生的。经文中提到的“觉识烦动”和单只是新年的活动,二者有清楚的区别,只有在心相当安定,没有妄想、杂念时,才能觉照到识的烦动。……我们在当下所体验的一切,都只是第六识的活动,完全没有什么可把持的,也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粗糙的念头和微细的意识活动都停止以后,智慧才会显现,这即是《圆觉经》所说的奢摩他法门。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8 01:19:07
    —— 引自第179页
  • 三摩钵提的层次较高,意思是“等至”或“等持”。在这个阶段的菩萨,既不离奢摩他和三摩地(三昧),也仍与外界互动;虽然心不动——不离奢摩他,却仍有功用,包括对众生所起的悲行。……三摩钵提修的不仅只是止、寂,更能映照一切幻缘,也就是六识所能觉知的任何事物。…… 虽然奢摩他和三摩钵提都能让人获得轻安,这两种方法却又一个重要的差异:修奢摩他时,不与众生互动,行者独居修行;三摩钵提则用不同的方便幻相来帮助在幻境中的如幻众生,在这过程中,行者长养大悲心,由此得到轻安。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8 01:19:07
    —— 引自第179页
  • 真正的佛法是离于语言和文字的。……真正的佛法离于一切心识活动——亦即思想和感受。因此,任何能被思考、感觉、说或做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佛法。至于心是散乱、专一或者统一的,都不重要,这些境界的心都是不净的,只有无心——没有自我中心的活动时,才能说心是清净的,这就是禅那,或禅。 ……所有宗教建的对立都源于人们不同的文字和信仰。……禅那——第三类的修行,超越了所有的概念、形象和描述,要达到禅那的层次,就必须抛开形象、语言和思考。 ……《圆觉经》里的禅那,讲的是顿悟法门,修习顿悟法门要能成功,就不能有执著;要开悟,就必须放下一切,包括自我,只有放下了自我,才会见到自己的佛性——空性。 ……从渐修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身、心和外境堪称帮助我们修行的因缘,但是,从顿悟的观点来看,身、心和外境都是阻碍我们修行,障碍证得禅那的幻相。其实并没有“心”这个东西,心是外境与身体互动所生的,而身体和外境都是虚幻的,因此亮着的互动——心识活动——也必定是虚幻的。 ……虽然修行的进步来自禅修的体验,但是当经验一过,就必须放下它。……放下所有的经验,是无障碍的境界。……身、心和外界是虚幻的,而虚幻的东西就是烦恼。但是,修行得力的禅者,既不执著烦恼,也不厌恶烦恼。即使活在烦恼的世界里,他们的心一直都是不懂的、寂静的。因此,对他们来说,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8 01:19:07
    —— 引自第179页
  • 佛法的正知见,有三个基本法则:因缘法、因果法和中道。第一,根据佛法的解释,所有的事物皆是虚幻而无自性的,完全依因缘而生,这是因缘法。第二,因与果在时间上环环相扣,以至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切造作,都无法与各自的因果分开,这是因果法。第三,所有的极端,例如执著有或执著空,都是虚妄错误的,唯一的道路,只有离于一切执著的中道。 ……重点是依法不依人,这是佛所教导的四依法的第一项,其他三项是: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8 02:23:48
    —— 引自第211页
  • p.225 自古以来,学佛有成就的人,都曾跟着一位老师修学了很长的时间,如果你遇到一位好老师,就应该跟着他学习,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送你到另一位老师那里去,可能是为了学习特别的法门,那没有问题,送出去的学生,通常都会回到原来的老师身边。(自注:师父举例劝人不要三天两头换老师,而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时代的毛病之一。师父亦曾在《大法鼓》中讲过,最好的法门,就是你现在在用的法门。所以不必常换“更好”的方法,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都通往圆悟之境,而专心才是我们所缺少的。) p. 226~7 我们所接受的教导,是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有德行的老师,所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是感恩是修行的要素,而表达的方式,通常是物质的供养。……供养时,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佛像从来不吃这些供品、闻这些花朵,但是,这与我们无关,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自己要有供养心,而且不断地想要供养。 (查看原文)
    沁云 1赞 2014-01-28 02:23:48
    —— 引自第211页
  • p.50 心只是个印象,是身体与外界接触时的反映。当你把一道光投射在物体上,影子就会出现,但这影子不是实体;心也一样,它只是身体与外界互动时产生的映像,而身体和外界都没有个别独存的自我。……根据佛法,心和精神也是错觉。所谓的精神、灵魂和自我,只不过是我们对“永恒”和“存在”的幻想。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什么都不存在,那是虚无主义,也是一种妄想。……说事物“不存在”,是为了使人们放下对形相和观念的执著,从而减轻执著所产生的焦虑和苦恼;说事物“并非不存在”,是为了使人们能依佛法精进修行而不懈怠,努力让自己的佛性能显露出来。佛性非有非无,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 p.55 这个由我们对身体的同我化和对环境事物的反应所产生的心,不是真实的,它是空的,是不可靠的。藉由修行,我们可以从这个假我中解脱出来,而解脱时,我们会看到不动、不变而清净的“真我”。这个“真我”,即是佛性。……我们的我相——亦即由身、心所产生的自我认知,是错误的。如果要与圆觉相应,就必须抛弃一切“有”和“空”的观念。……颠倒邪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执著“有”,使生活充满挣扎与挫败,第二种是执著“空”,造成对现实的冷漠和逃避。佛法是远离这两种见解的。 (查看原文)
    沁云 2014-01-21 10:14:18
    —— 引自第50页
  • 认清执著即为远离执著。认清执著的过程通常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我们让自己从世间的幻象中出离;第二,将我们的心视为虚幻的,因而从中出离;第三,体认那想要从“心”解脱出来的想法也是一种执著,从此不再执著它;第四,让自己从“远离”中出离。……当我们从世间相中出离时,会体验到所有的经历,无论好坏,或是不好不坏,都是因缘聚散的结果。……如果我们真的立志学佛,就必须学习从世间相中出离。……真正没有了执著,身、语、意都是智慧的结晶。 (查看原文)
    沁云 2014-01-21 11:59:28
    —— 引自第64页
  • 我们如何知幻为幻呢?修行人用什么方法来穿越这四个层次呢?第一必须安心,而安心的方法叫“停心观”,要能知幻为幻,我们的心境必须是静止的。心境静止后,才能有效地晕晕第二种修行方法:观自我及世间相。如果不用这两种方法,想要让自己从身、心和世间相中出离,是极其困难的。……观念上的思惟,无论力度或持久度都不够,无法帮助我们解决生命与烦恼的根本问题;而当我们亲身体验到这个世界和自我都是虚幻的,所有的执著就会自然消失,智慧当下自动生起。 (查看原文)
    沁云 2014-01-21 11:59:28
    —— 引自第64页
  • p.88 在证得圆觉后时,一物不留,但一切亦都包含其中。佛教把宇宙分成两个物质界与一个精神界:身体与所谓的客观世界,组成了这两个物质界;而身体与外境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精神界。通过身体与外境的交互作用,众生经历了痛苦与喜悦、过去与未来、时间与空间。当一个人圆满地觉悟后,这三个界即不复存在,也就不再需要修行了。 p.91 ……我们身体的组成——四大——实际上没有改变。“四大”不会从宇宙中消失,它们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所有事物都是相同的”这个观念,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在开悟的境界里,根本就不会对任何形象起执著。 p.92~5 ……证悟后的六识会以更加清净的方式继续运作。……开悟以前,六识的活动是极其局限的,因为我们服从于自己的感官,停留在感官所觉知的范围内,这正是生命中烦恼的起因。……证得圆觉后,名义上六识已不复存在,虽然它们还会继续运作,却没有了界限,遍及一切空间与时间,不再被自我执著所限制。在觉悟的境界中,六识皆已转成智慧。圆满的智慧无处不在,遍及整个宇宙。……证悟后,六识就成为清净、无限、静止不动的了。心不再到处追逐喜爱的事物,逃避厌恶的事物。在这个境界中,所有的事物也自然而然变得清净、无限、不动。 p.108 这段经文是关于圆觉之境已出离有分别的世界: (查看原文)
    沁云 1回复 2014-01-23 11:02:42
    —— 引自第88页
  • p. 165 经文所讲的,是一切事物内在的本性或自性,自性是绝无差别的,它没有分化,也不动。……佛所说的本性是不变的,现象可以改变,可以互相作用,本性则不然。现象随着因缘而生灭,它们是暂时的,只“存在”转化的过程及与其他现象的互动中,如果独立地看,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因此佛说它们是空幻的。正如液态水、蒸汽和冰是水分子的不同显现,众生也有同一的本性。 ……众生都有圆觉的本性,尽管如此,众生仍然迷惑,这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偏执西行和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当环境与感官相互作用时,激起了我们的偏执习性,依此而有了差别。我们或许能在理性上接受世界是无有差别的,但是,妄想和执著却使得我们陷入差别相中。我们被外缘左右,因此而转、而变,所以,就如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及世界上能被认知的所有事物,我们自身也是虚妄的,菩萨和众生都一样。 ……即便是我们对无差别的认知,也都是不净的、有差别的。如果我们认为自性可以外求,就已经在以差别来对待它,也就无法体验到它,只会再次陷入妄想之中。唯有见到差别中的无差别,那才是佛所说的本性。 (查看原文)
    沁云 2回复 2014-01-27 23:44:12
    —— 引自第163页
  • 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但是,大家必须知道,这是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认知。……我们当然可以试着从理性上去理解烦恼和菩提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想要真实地了知这个道理,就必须从头做起,走上修行的成佛之道,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上进,最终悟入佛的知见,这是最安全的方法。(自注:记住,不违背因果、老实修行是最安全的修行方法。) ……我们常常为障碍找借口,例如环境不好或是自己能力不足等,其实,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真的不能埋怨任何人或任何事。……从某个层次看,障碍为我们提供了累积功德、加强决心的机会。能在面对心理或身体的障碍时坚持修行,是不容易的,这必须有坚强的心力、意志力、信念和自信。……如果我们能坚持修行,反而会因为障碍的历练而更坚强。 (查看原文)
    沁云 2回复 2014-01-27 23:44:12
    —— 引自第163页
  • ……想要修行的是“自我”,而制造上述问题的也是这个“自我”,如果坚持下去,这些问题或障碍都会消失,当障碍消失时,自我中心也就消失了。……没有任何的“我”是无障碍的,只要有“自我”意识,就会有障碍。所谓的“自我”就是一个障碍,如果没有一个“我”去制造和体会障碍,障碍时不存在的,这就是最高境界的无分别。 ……想要了悟觉者的认知,就必须修行,坚毅地克服一切犹豫和困难,不要让自己被疑虑的心所削弱、所阻碍,也不要害怕或担心业障现前,因为业障为我们提供了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 (查看原文)
    沁云 2回复 2014-01-27 23:44:12
    —— 引自第163页
  • “业障”和“魔障”是两种不同的障碍。业障由过去世所造的恶业而来,当因缘成熟,或勇猛修行时,业障就会显现,也就是说,勇猛的修行使业障提前实现或消弭。魔障则是外来的,在认真修行时也会出现,特别是在修行得力的时候。 (查看原文)
    derek 2016-01-14 15:01:47
    —— 引自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