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以降,茅盾、老舍、沈從文等開拓了現代中文小說中的寫實主義精神,他們的文學成就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當代中國的汪曾祺、賈平凹、戴厚英、劉賓雁、馮驥才、阿城、韓少功、古華、余華、莫言等作家,甚至台灣的司馬中原、王文興、黃春明、王禎和、黃凡、林雙不、李喬、宋澤萊、李永平等,編造成現當代中文小說的最大規模寫實文學地圖。
本書是是王德威重要的論著之一,提出現代中國寫實主義體現了六個讀者耳熟能詳的敘事模式:歷史演義、政治小說、煽情悲喜劇、鬧劇、抒情表述、鄉土寫作。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寫實主義。本書對1930年代寫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從文做出研究。茅盾參與共產革命,對一代革命者獻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體驗;老舍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城與鄉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
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僅在於風格和題材的差異,更在於他們對「寫實」和「小說」的意義和功能各有獨到的解釋。茅盾藉小說和官方「大敘事」抗衡,並且探索書寫和革命相輔相成的關係。老舍的作品儘管幽默動人,卻總也不能隱藏對生命深處最虛無的惶惑。而在沈從文的原鄉寫作盡頭,是對歷史暴力的感喟,和對「抒情」做爲一種救贖形式的召喚。
由此本書指出寫實或現實主義不只意味單純的觀察生命百態、模擬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他文學流派,寫實主義更訴諸書寫形式與情境的自覺,也同時提醒我們所謂現實,其實包括了文學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實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2009年是1919年發生「五四運動」後的90週年紀念,在白話文運動發起迄今,除了魯迅的名字,最讓讀者難以忘記的,就是寫作《子夜》的茅盾、《駱駝祥子》的老舍和《邊城》的沈從文。
1999年《亞洲週刊》舉辦「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沈從文的《邊城》、老舍的《駱駝祥子》、茅盾的《子夜》高踞榜上的第二、第三及第六名。沈從文和老舍的成就遠勝於第四名的張愛玲之《傳奇》,甚至老舍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原擬頒獎的得主,沈從文是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之一。
21世紀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研究、重新閱讀這些重要的現代中國小說。
王德威獨具洞見指出,茅盾、老舍和沈從文的小說為中國現代小說開發全新的閱讀視野;他們的影響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都還在現代小說界發揮力量。茅盾、老舍、沈從文的成就證明了在魯迅「之後」,為二十世紀中國的寫實主義,下了全新的定義,也為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拓開燦爛多姿的廣闊視野。
本書提出各種強而有力的論述辯證,引經據典,例如膾炙人口的《蝕》、《子夜》、《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湘行散記》、《湘西》、《邊城》等,顯示出作者的批評視野寬闊深度;不是理論狂想或文學史空談,而是注重與文學對象之間的對話,為批評如何重返文學現場建立了有效的典範。
更重要的是,本書提出茅盾、老舍和沈從文的獨特影響在中國文壇上仍在在可見,他們的寫實模式仍主導著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作家的寫實觀念;1970、80年代以來的中國作家如何承續這三位作家的成就,形成新舊世代之間,文學精神上的相互對話。
4 有用 砂丁 2016-02-22 17:55:28
David Wang 一贯的论述方式和问题关切,他的“反抗”立场和他观照文学的敏感和限度。王德威总是站在一个经典的文学者的位置上来看待文学的功用和人文研究可能抵达的地方,不无“简单”但也是一种“坚守”罢。
1 有用 sharpy 2010-10-16 13:06:18
綿密的討論
1 有用 不知用何名🍊 2022-01-12 08:13:28
補標。茅盾寫實主義卻有其“限制”。怎樣在描寫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同時超克對革命未來的絕望感?或者說,怎樣在沉鬱的寫實現實中看到光明的未來?同樣道理,老舍的笑謔、諷刺、揶揄、嘲諷,是如何納入到寫實主義系統之中,並且擺脫“誇張”的桎梏?甚至他的愛國民族主義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調和我與國之間的關係?至於沈從文,他的抒情與鄉愁構建了鄉土烏托邦。而對這一烏托邦的懷念是不是一種對已經逝去或者將要逝去的哀悼?故鄉的怪誕... 補標。茅盾寫實主義卻有其“限制”。怎樣在描寫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同時超克對革命未來的絕望感?或者說,怎樣在沉鬱的寫實現實中看到光明的未來?同樣道理,老舍的笑謔、諷刺、揶揄、嘲諷,是如何納入到寫實主義系統之中,並且擺脫“誇張”的桎梏?甚至他的愛國民族主義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調和我與國之間的關係?至於沈從文,他的抒情與鄉愁構建了鄉土烏托邦。而對這一烏托邦的懷念是不是一種對已經逝去或者將要逝去的哀悼?故鄉的怪誕風俗、人性乖張、族群奇異給予了他豐沛的寫作素材。然而,抒情寫實主義怎樣在濫情與克制、玄幻與真實、對過去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憧憬之間達到一種平衡?當然現代作家的寫實主義風格還有很多。茅盾、老舍、沈從文只是其中三位,寫書主義前的各色定語,就留待後代學者不斷考證與分析了。#學而愛#012 (展开)
0 有用 铁拐z 2022-10-02 16:42:37 北京
David说得对
0 有用 袁堂 2023-04-14 17:27:32 新加坡
浓郁是浓郁了,厚重感却不见得跟上来
0 有用 袁堂 2023-04-14 17:27:32 新加坡
浓郁是浓郁了,厚重感却不见得跟上来
0 有用 铁拐z 2022-10-02 16:42:37 北京
David说得对
1 有用 不知用何名🍊 2022-01-12 08:13:28
補標。茅盾寫實主義卻有其“限制”。怎樣在描寫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同時超克對革命未來的絕望感?或者說,怎樣在沉鬱的寫實現實中看到光明的未來?同樣道理,老舍的笑謔、諷刺、揶揄、嘲諷,是如何納入到寫實主義系統之中,並且擺脫“誇張”的桎梏?甚至他的愛國民族主義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調和我與國之間的關係?至於沈從文,他的抒情與鄉愁構建了鄉土烏托邦。而對這一烏托邦的懷念是不是一種對已經逝去或者將要逝去的哀悼?故鄉的怪誕... 補標。茅盾寫實主義卻有其“限制”。怎樣在描寫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同時超克對革命未來的絕望感?或者說,怎樣在沉鬱的寫實現實中看到光明的未來?同樣道理,老舍的笑謔、諷刺、揶揄、嘲諷,是如何納入到寫實主義系統之中,並且擺脫“誇張”的桎梏?甚至他的愛國民族主義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調和我與國之間的關係?至於沈從文,他的抒情與鄉愁構建了鄉土烏托邦。而對這一烏托邦的懷念是不是一種對已經逝去或者將要逝去的哀悼?故鄉的怪誕風俗、人性乖張、族群奇異給予了他豐沛的寫作素材。然而,抒情寫實主義怎樣在濫情與克制、玄幻與真實、對過去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憧憬之間達到一種平衡?當然現代作家的寫實主義風格還有很多。茅盾、老舍、沈從文只是其中三位,寫書主義前的各色定語,就留待後代學者不斷考證與分析了。#學而愛#012 (展开)
0 有用 Shevyrjov 2021-07-16 18:20:03
写茅盾的那两章尤为喜欢 不错 还有书的最后一章 大陆版是“略有”删改的 不过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没什么删节
0 有用 kikikiki 2021-05-08 12:52:53
研究中國寫實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其中對文學/歷史的虛實辯證很有王式風格,對笑鬧的理論化或許是雷勤風等學者的研究的靈感來源。不過大量的文本陳列和用華麗中文包裝的划水分析也是王作的一大弊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