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三百年的历史纵深,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了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隐匿的惊天阴谋,并由此预言:世界单一货币将在2024年成为现实。
书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权的人脉关系网 。这是正确理解当今世界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战争冲突、动乱政变、全球议程、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指南针。
全书故事扣人心弦、语言通俗生动,以独特的金融视角解读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
作者简介 · · · · · ·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成功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现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德国: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
谁是国际银行家
戛然而止的战争
老布雷施劳德:罗斯柴尔德的代理人
奥本海默:科隆的金融霸主
1848年革命与银行业的拯救行动
俾斯麦的崛起
布雷施劳德: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
丹麦危机:俾斯麦的意外机会
普丹战争:金权小试锋芒
议会自由派:德国统一道路上的障碍
科隆—明登铁路私有化:普奥战争的财源
为什么普奥战争戛然而止
普法之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50亿法郎战争赔款:银行家的“大馅饼”
第二章 英国:金权的制高点
弗朗西斯:巴林王朝的奠基人
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顶峰
结盟霍普家族:巴林傍上了欧洲第一富豪
“红顶商人”:金权入股政权
跨越大西洋的人脉网络
路易斯安那融资:史上最惊人的金融案例
1812年英美战争:巴林家族里外通吃
法国战后赔款:巴林晋升欧洲第六强权
法国公债合同:双雄结仇
谋定而后动:罗斯柴尔德终成霸主
金融家与政治家
苏伊士运河:罗斯柴尔德的金融闪击战
拯救宿敌巴林银行
黄金十字架
进军中国
第三章 法国:金权的割据
法国大革命幕后的瑞士银行家族
法兰西银行:“雾月政变”的投资回报
垄断被打破:犹太银行家族的崛起
金融创新的革命
动产信贷银行(Credit Mobilier):贝列拉的挑战
“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
法兰西银行:打败贝列拉的战略制高点
克里米亚战争
天主教银行家:第三股势力
金权的进化:从所有权到控制权
第四章 美国:金权的“圈里人”
赛利格曼:从小商贩到国际银行家
奥古斯特?贝尔蒙特的“美联储”
纽约的上流社会
国债大王赛利格曼
赛利格曼力撼财政部长
赛利格曼:美国的罗斯柴尔德
赛利格曼:真正的“巴拿马之父”
希夫的时代
希夫与日俄战争
新圈子与老圈子
第五章 动荡的欧洲
永不止息的渴望:回去,回归锡安
德国银行家族:回归希望之火燃起
巴勒斯坦困境
围堵与崛起:英德的战略竞争
汉堡美国航线:海上霸权争夺战
麦克斯?沃伯格:未来的经济沙皇
柏林—巴格达铁路:德国反围堵的战略通道
阿加迪尔事件
《贝尔福宣言》与银行家的梦想
背信弃义:英国统治精英与犹太复国主义的矛盾
经济武器与《凡尔赛协议》
1922年德国中央银行“独立”:超级通胀飓风的“风眼”
颠覆魏玛共和国的“货币战争”
沙赫特的“地租马克”保卫战
道威斯计划:扶持德国的开始
第六章 希特勒“新政”
“愤青”希特勒
费德尔:希特勒的金融导师
啤酒馆暴动:希特勒声名大震
希特勒被财神“撞了腰”
哈瓦拉计划(Haavara Agreement)
沙赫特:国际银行家的中间人
大棋局
纳粹德国的社会权力平台
纳粹德国的经济系统
希特勒“新政”
希特勒“新政”的第一把火:中央银行国有化
“费德尔货币”:德国的林肯绿币
“金融创新”挽救了德国经济
罗斯柴尔德与希特勒
希特勒的权术
第七章 银行家与情报网
克格勃的“剑桥五杰”
“第五个人”
“使徒会”的圈子
菲尔比的父亲
金?菲尔比与维克多?罗斯柴尔德
“剑桥五杰”打入英国情报系统
苏美之间,左右逢源
核心机密
维克多的对价:原子弹的机密交换以色列建国
“目标巴顿”
多诺凡的来历
OSS——“Oh So Social”
谋杀巴顿的动机
第八章 统治精英与“隐形寡头”
韩航KAL007航班的神秘空难
钻石帝国与精英元首
罗兹会社:英国统治精英的“黄埔军校”
“米尔纳小组”
米尔纳小组的德国政策基于两点核心
“盎格鲁—美利坚权势集团”
基金会:财富的隐身大法
心灵鸡汤们说:当你放弃越多,你就拥有越多
“家道中落”的洛克菲勒家族
杠杆效应与财富控制
国会的调查
基金会、精英集团与政府
基金会与教育系统
公众意见塑造
世界政府:“盎格鲁—美利坚权势集团”的奋斗目标
第九章 金融海啸之后
格林斯潘:经济机器的工程师
朝鲜战争使格林斯潘一夜成名
安?兰德:格林斯潘的精神导师
谁是上帝之手
安?兰德的伪命题
如果“大力神”们罢工
黄金:精英们的理想货币
扭曲的美元与“债务堰塞湖”
世界经济的未来:14年的“消费大萧条”
第十章 回到未来
2024年1月1日,世界单一货币启动
单一货币:历史的终结者
危机来得正是时候
货币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
完美而致命的组合:世界单一货币=黄金+碳货币
美元的结局
“大力神”们俯瞰下的世界
跋
· · · · · · (收起)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试读 · · · · · ·
自序 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 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卖给客户需要的东西算不上做生意,卖给客户不需要的东西才叫做生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4页 -
作为塞利格曼家族的掌门人,约瑟夫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精确到位。他对于任何浪费时间的行为和动作,都毫无耐心,工作和生活细节充满了运筹学的理念,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他会仔细考虑做事的顺序,按照难度、时间、交叉的程度,精确安排。他能够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的信息和思路,并且用立交桥的形式在大脑中构筑出复杂的计划和概念。在保证多样化处理复杂事件的高度效率和计划性的同时,他还能够在整体上做到让这些事件互不干扰,相互独立。这种立交桥式的信息处理能力特质为众多成功人士所共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3 条 )
-
三年之后又三年 (古道西风肥驴)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只有通过铁和血的方式来解决。 从历史经验来看,许许多多理论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但仅仅是有道理而已。实践从来不按照理论的逻辑来发展,因为实践理论的人,永远遵循的是利益的游戏规则。所以,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必须通过符合实践理论的人群所默守的利益游戏规则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理论永远是靠人去实践的,实践理论的人有着自己的利益格局,如何将理论的目标与实践者...2012-11-13 18:46 2人喜欢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只有通过铁和血的方式来解决。 从历史经验来看,许许多多理论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但仅仅是有道理而已。实践从来不按照理论的逻辑来发展,因为实践理论的人,永远遵循的是利益的游戏规则。所以,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必须通过符合实践理论的人群所默守的利益游戏规则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理论永远是靠人去实践的,实践理论的人有着自己的利益格局,如何将理论的目标与实践者的利益整合在一起,这是伟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之间最重要的区别。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地震,将急剧改变每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和重新划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 金权是个好东西,为了达成目的,它更多使用诱惑而不是强迫,它更在乎激发人内心的欲望而不是仅从外部施压,它强调利益均沾而不可以区分敌我。 人性其实是不会改变的,贪婪和控制的欲望从人类诞生之初直到现代社会,从来就没有改变,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也不会改变。改变的仅仅是贪婪和控制的形式。从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从金融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当今的所谓多元资本主义,少数权势集团对社会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从未改变,只不过今天的统治手段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历史的撰写权也许是政治中的最高权力了,因为后人永远无法完全经历以前时代的生活和感受,他们对过去发生的一切只能依赖历史书籍的折射,历史材料的取舍、裁剪、编辑、评论都能极大地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谁能控制历史书籍的撰写权,谁就能掌握历史这面镜子的最后“成像效果”,它可以把丑展现成美,将魔鬼变成天使。历史塑造了人们的意识,历史左右着今天的判断。 中国最缺乏的不是某个专业方面的专家,而是能打通各个领域之间壁垒的战略思想家。在循规蹈矩的教育体系之下,各个领域的大多数专业人士已被塑造成了“书柜型”学者,他们的大脑主要用于存储细腻和沿着固有的模式去处理信息。其实正确提出问题就意味着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什么叫创造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能够提出不同于常规的问题,问题的角度决定了思路的广度和深度,思路够成了收集、加工、处理庞大而复杂信息资源的“中央处理器”。提不出正确问题的研究,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灵魂,缺乏强大思路的研究则只能隔靴搔痒。 只有最无知愚昧的人才会依然信奉那个陈旧的眼见为实的说法——你所看见的正是首先需要被怀疑的。 大凡强势文明在崛起的进程中,自然伴随着强势坚挺的货币和不断扩大的货币流通与,坚挺货币通过确保其稳定与可靠性来构建起一个强大的社会信赖体系,以形成一个维护多边利益的牢固契约。
回应 2012-11-13 18:46
-
flora (这个世界有这么多故事,我都想听)
前言: 东方社会的权力金字塔结构是以政权为基础的话,那么西方的统治金字塔则是以非常隐蔽的债权为链条,将社会各阶层牢牢地维系在一起。 国际银行家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无疑是整个社会最大的债权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其他阶层都是他们的债务人。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西方,实际上是金融势力集团控制着政府的决策。 中国的理论界在研究西方社会的运作时,存在若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忽视了西方社会的人脉关系。任何一个社...2012-12-26 20:30
前言:
东方社会的权力金字塔结构是以政权为基础的话,那么西方的统治金字塔则是以非常隐蔽的债权为链条,将社会各阶层牢牢地维系在一起。 国际银行家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无疑是整个社会最大的债权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其他阶层都是他们的债务人。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西方,实际上是金融势力集团控制着政府的决策。 中国的理论界在研究西方社会的运作时,存在若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忽视了西方社会的人脉关系。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对社会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的关键性少数人群。透彻地理解这些人组成的人脉关系网,是我们正确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基础。 引自 全部章节 德国: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
政府在迫不得已时,将以异常低廉的价格出售优质资产,此时才是发大财的好机会。 引自 全部章节 英国:金权的制高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货币体系的发展促成的。19世纪70年代,世界货币体系由金银双本位制转变为金本位制,并且与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英镑挂钩。 各国只有在他们主导的金本位体系下才能避免汇率急剧变动的风险,其主营业务——公债交易义需要各国货币之间保持自由兑换,于是各国同意在金本位制下才利于罗家业务开展。 由于罗家在黄金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就间接形成了对各国中央银行的控制力,罗斯柴尔德银行在19世纪后期不遗余力地促使各国实现金本位制。 引自 全部章节 法国:金权的割据
由于私人银行家使用自有资金放贷,私人银行对行业的金融控制力一目了然,缺乏隐秘性可言。而新型的资产管理者角色,由于运作的是公众的资金,在放大了对社会财富控制力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增加了隐秘性。在这种资产管理模式中,他们并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并且主要是从幕后来运作,这一高明的金融资本主义制度安排将公众的视线进行了有效隔离。 这种控制是经过非常精妙的金融资本主义手法来设计的,如股权中的九投票权和多重投票权的精心设计,原董事投票增选新董事等方式,都是实现由极少数特殊股东控制多数股东财富的有效手段。再比如,特权股东所持有的股票中拥有一股一票的投票权,但是发行给公众的股票中,每股只有1/10的投票权,如此运作可以确保特权股东对公司董事会的任命和公司运作的实际控制权。 引自 全部章节 美国:金权的“圈里人”
货币与黄金挂钩,而黄金被罗斯柴尔德家族牢牢地控制着。其中央银行并非是最后的货币权威,掌握着世界黄金矿产、交易和流向的罗家才是它们真正的后盾口黄金作为货币具备天然的优势,如何打破黄金的垄断才是问题的要害。 这些土地向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出售,从而将各种各样的生产、加工、贸易活动集中到铁路沿线。正是这种商业活动创造了铁路运输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支付了铁路的建设成本和运作成本,并为铁路创造效益。这才是铁路金融的精华。 俄罗斯和东欧犹太人另辟蹊径,带着在欧洲旧大陆的悲惨遭遇和对美国新大陆的美好憧憬,从无到有创立了美国的电影业——好菜坞,把他们的“美国梦”在电影和现实世界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好莱坞的六大创始制片公司:环球、派拉蒙、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和哥伦比亚的创始人 引自 全部章节 动荡的欧洲
犹太金融家族组成的是当今世界金融体系的血管,这个完备、稳固、高效、绵密而精确的金融毛细血管网络遍布全球经济肌体,深深植入从上至下的所有社会层面。而全世界的财富血液 如何才能彻底控制德国的经济命脉呢?一场“货币战争”浮出水面。彻底摧毁德国的货币系统将使德国的所有资产变得廉价无比,再进行控制就易如反掌了。按照股票操纵的行话就是,先做空,逢低吸纳;再做多,赢得暴利。 一言以蔽之,摧毁一种货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行过量的货币。 做空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运作机制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首先该货币存在着明显的内生性问题。 但是当货币投机在一个很大范围内集中和突然发生,将会影响货币的价值,而且这种大规模的货币投机,仍然被视为一种合法行为。在投机过程中,他们只要事先大规模卖空某国货币,而且这种货币有着内生性的困难和问题,投机者最终往往会获得超级利润。 什么是做空机制呢?当货币投机家进行货币卖空行为的时候,他们并不真正拥有这种货币,而只是声称他们拥有。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这种货币出现大幅贬修,他们以贬值后的低价从市场买回这种货币,平掉当初的“声称拥有”的谎言就可以赚取巨额利润。从这个意义来讲,当货币投机者在卖空并不存在的“声称拥有”的货币的时候,其实质是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了创造这种货币的权力。 大量抛售本币去换取外币,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市场做空行为。在这样的货币暴跌过程中,投机家赚取的巨额利润,就是这个国家的生产者和储蓄者积累多年的财富 引自 全部章节 希特勒“新政”
与君子长久生活只怕谁也受不了那种永恒昀枯燥和平淡;小人固然有毛病,但小人们挖空心思地制造各种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的起伏和变化。创造和投机也是一个道理,没有创造,大家都没饭吃,但没有投机,人生不免过于沉闷。 政治家永恒的法则就是权变,因追求权力而变化,因变化而拥有更多的权力。 英国决定着世界资金成本,英国垄断着世界资源价格,英国控制着全球订单流向,英国划分着世界市场需求,英国保护着贸易航运通道。 英国的全球生产、资源、市场的大分上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英国本土的工业空心化,而英国沾沾自喜的金融中心如果离开了扎扎实实的实体经济,仅仅附着在全球分丁的松散利益共同体上,一旦天下有变,就将立刻变得脆弱不堪而土崩瓦解。 摆脱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制约,政府可以创造一种新形式的货币“创造就业汇票”进行生产性贷款。费德尔的想法带有强烈的“野路子”色彩。其实质,就是政府重新获得了发行货币的权力; 这样从企业主一直到普通家庭,都能够从“创造就业汇票”获益。当这些票据流人银行系统中之后,将会不停地产生放大效应,而且这种票据可以在德国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这意味着“创造就业汇票”和黄金、外汇、长期国债共同构成了德国货币供应的基础。 这种就业汇票到底是不是成功的设计,这种不管什么时候一旦出现储蓄短缺,都用中央银行的信用来替代资本储蓄到底能不能持久?沙赫特从理论上也承认了就业汇票的有效性,不过他任然提出一系列限制条件,那就是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当时德国原材料没有任何库存,工厂空荡荡,机器完全闲置,有600多万就业人口处于失业状态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当信用被授予企业主,而让工人重新利用工厂,利用原材料,利用机器开始生产,这样一副药方才能挽救资本创造力。 引自 全部章节 统治精英与“隐形寡头”
人性其实是不会改变的,贪婪与控制的欲望从人类诞生之初直到现代社会,从来就没有改变,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也不会改变。改变的仅仅是贪婪和控制的形式。 各大富豪家族的财产根本没有萎缩,而是被合法合理地隐藏起来了。各位超级富豪不过是在众人面前“华丽转身”,成功“隐形”了。财富的实际控制权和支配权,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的掌心。非但没有离开,他们对财富的控制力反而被放大了。只不过,过去的财产标签直接明了,明白地写在各位的头上,而现代的富豪们早已取下标签。他们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可又无处不在,无所小能,其统治方略逐渐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 这一完美的新型财富游戏规则,就是目前在欧美实际操纵社会运作的庞大的基金会体系。 基金会避免了富豪们最痛恨的高达50%的遗产税、收入所得税、赠与税,更妙的是基金会的投资增值还逃避了资本利得税。在完全免税的情况下,基金会的资产如滚雪球般迅速增长。美国国会报告显示,由于基金会的存在,美国每年高达2/3的总收入是免税的。相应的,国家税负的压力被越来越重地压在了永远没有可能建立自己基金会的中产阶级身上。超级富豪们的基金会赍产就像癌细胞一般迅速扩张,它不断地从中产阶级的家庭财富细胞 洛氏财团一方面是财产的真正控制人,另一方面免交投资收人税,这令其财富增长速度更快。 引自 全部章节 金融海啸之后
这个社会之所以不公正,归根到底是出在金钱分配系统之中。不合理的货币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了利益分配偏向少数精英,而对普罗大众构成严重的不公正,这才是罪恶的根源。 崩溃,难道真是自发和不可避免的吗?有没有可能是精英们在罢工呢? 如果说一个社会的实体经济部分主要是在“做蛋糕”,那么货币系统的核心作用就足“切蛋糕”,货币体系决定一个社会财富分配的价值取向,因而构成社会对财富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奖惩制度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各主要国家联合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美国政府未经协商,突然单方面废除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相当于美元的一次严重赖账行为。既然美元曾经犯过这样的违约“前科”,那么未来再次出现突然的违约和赖账也并非不可想象。 美元脱离黄金之后,美国实际上根本不必努力偿还债务,只需开动印钞机就能大幅减轻债务压力,而将通货膨胀的后果均摊给全世界。这样一种货币制度之荒谬,之堕落,之不公,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见。 引自 全部章节 回到未来
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主流媒体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普罗大众开始意识到丧失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彻底陷入被奴役的地位。 世界单一货币的发行,将是人类历史上金权达到势力巅峰的历史时刻 这两大势力集团的较量,国际层面上体现在美国与老欧洲的较量,或者是美元与欧元的对决,而在美国国内政治上,则体现在力主环保的民主觉与力主石油战争的共和党之间的角力。 将以美元危机为标志,它旨在起到两大作用,一是帮助美国进行一次彻底的赖账;一是震荡现有的世界货币体系,为单一货币的概念制造声势。 2005年4月斯蒂芬-罗奇在他的《原罪》一文中就已经将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 世界中央银行将像一家股份制公司,世界各国都有股份,只不过英美将拥有控股股东的特权,或一票否决权 航海贸易兴起,汇票的出现将货币中预期的成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自给自足的经济体中,利息代表着对农业收成的合理预期,那么,汇票则将货币预期扩展到对商业贸易的合理预期。 不断贬值的货币反过来又压制了社会财富的刨造动力,导致货币流通域的缩减 贬值的货币破坏了社会各个阶层所形成的共同利益契约关系,“货币法制”被“货币人治”所取代,结果是造成了社会向心力离散,道德沦丧,并最终导致国家倾覆和文明衰落。 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人类社会第一次一起进入了一个没有商品作为支撑的纯粹信用货币体系时代。信用货币存在价值的前提就是创造信用的人必须守信用 引自 全部章节 。
黄金的刚性相对应,新的货币元素必须具备“弹性”,它可以弥补黄金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使得货币的四大功能完备而充分。 为了在彻底崩溃之前尽最大可能骗取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的血汗,并巧妙地赖掉几十万亿美元的债务,以便将来改头换面,重新轻装上阵,实施美元“有控制地归零”的基本国策已经是唯一出路,也是最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选择。 引自 全部章节 回应 2012-12-26 20:30
论坛 · · · · · ·
美国公民宋鸿兵又来忽悠爱国青年们了 | 来自丁丁 | 7 回应 | 2020-03-28 |
ZT:宋鸿兵成功对海龟的启示兼评对他的攻击 | 来自felix | 3 回应 | 2013-02-16 |
zt爱国青年们:你买《货币战争》的钱被用来阻止钓... | 来自丁丁 | 8 回应 | 2013-02-16 |
帮忙弄个完整版本的TXT,行么? | 来自陈皮就是橘子皮 | 2011-05-22 | |
一本参考书 | 来自独品百态人生 | 2010-12-0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2)6.8分 306人读过
-
遠流出版 (2009年09月16日)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829E4 2019-08-02
逻辑不通,语言混乱
2 有用 小散户贾贵 2019-08-21
还是狗屎
0 有用 hoterran 2010-06-02
慈善基金那段让人惊叹 洛克斐勒家族让人恐怖
1 有用 噺 || 『無知』 2015-12-06
其实不如第一本
1 有用 唐狼 2011-06-26
Cambridge Five那一章掉链子了,降星。其余甚好。
0 有用 苏打饼干 2021-01-30
吐槽一下书中的外国人名,麻烦带上姓,不然很乱,看得头昏。
0 有用 木瓜 2021-01-08
也不是我杠,反正读着读着就很想问你为啥这么说?从哪来的数据?咋就成阴谋论了呢?
0 有用 vamplre418 2021-01-04
依然是开车时以有声书的形式听完的。听完才发现,这本书像小说一样通俗易懂。站在2021年初的今天,美国疫情失控,大量超发美元薅全世界人民的羊毛,导致美元迅速贬值,而且今年还有进一步贬值的趋势。这些多出来的货币去哪?势必会导致全球的通胀!再回看十年前宋写的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他早已将世界金融的本质看透。也许在描述罗斯柴尔德等人控制世界的部分略有夸张(真实情况谁也不清楚),这也只是宋的猜测嘛。... 依然是开车时以有声书的形式听完的。听完才发现,这本书像小说一样通俗易懂。站在2021年初的今天,美国疫情失控,大量超发美元薅全世界人民的羊毛,导致美元迅速贬值,而且今年还有进一步贬值的趋势。这些多出来的货币去哪?势必会导致全球的通胀!再回看十年前宋写的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他早已将世界金融的本质看透。也许在描述罗斯柴尔德等人控制世界的部分略有夸张(真实情况谁也不清楚),这也只是宋的猜测嘛。我认为这本书有其价值,取决于你怎么看待。 (展开)
0 有用 无名 2020-12-23
没有第一部好,只是在叙述西欧近代几个大家族的发家史
0 有用 心悦成福 2020-11-13
不是学术性的书,有点像外传或者野史。讲述19世纪各大家族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对那时欧洲发生的战争和革命的隐性的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