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北京的那一年 短评

热门
  • 0 sepumpkin 2012-03-20 16:40:08

    “然而,那是一段绕不过去的历史,中国人今天的许多东西还可以从那儿找到源头。譬如我们的民族情感,我们多少有些敏感的东方文化自尊心,我们对某些西方国家的‘记恨’,以及我们的心里极其隐秘的自卑,当然还有我们救国图志的深志,都在那个年头熔铸成型。1900年是中国人性格的一个拐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

  • 0 桃李不言 2012-03-06 21:59:12

    作为历史纪实文学,评注那位您要是少说两句,这书的可看性就更高了!

  • 0 俺老孫 2012-12-06 17:02:25

    一个法国文艺腔的日记体游记,当然不能指望侵略者的文字会揭露侵略者的罪行.

  • 0 sunny 2010-05-09 22:37:29

    可以当历史教材来看了。

  • 0 Human 2011-08-22 21:38:55

    法国文艺青年到此一游

  • 0 蓝色多瑙河 2021-10-29 22:35:35

    著者是法国人(据悉是法兰西学院院士),书中记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晚清中国那段令我们今天读来仍觉“心悸血涌"的屈辱历史。正因它“是一部足称稀见的作者亲历、亲见的现场记录”,读了它,对“八国联军”、“辛丑条约”、”丧权辱国“等,才在教科书的字面叙述外,有了更具象、更痛彻心扉的体味

  • 0 出汗 2023-07-19 16:42:52 陕西

    观察笔记

  • 0 Tom New🐯 2019-08-21 00:27:58

    注者如何怼作者

  • 0 花飘飘 2012-08-06 09:36:50

    闯入者视角中的,撕裂北京的那一年。想给三星来着,但希望能多出另一视角的书,所以四星。书中描写景色笔墨较多,未必适合我。

  • 0 米菲 2019-04-11 19:04:02

    当史料看的。破败的城池,漂浮在河面的死婴,被肢解的女尸,幻想睡皇后的侵略者,一个噩梦。

  • 0 JUNWK1334 2021-06-22 16:18:19

    书名改得不好,给人的印象是庚子年纪实,但其实是从1900年9月开始写的,实际上八国联军都已经烧完了北京城,法国佬进城面对废墟发了一通感叹,读起来更偏散文,难说有多少史料价值。里面提到了两个红灯照的仙姑被囚,允若觉得是黄莲圣母姐妹,但我觉得不是,应该只是普通的师姐。书里附的插图出自《1900年的北京》,《1900》里的图片已经够糊的了,这本翻印之后更糊,简直没法再看。评述也很傻,还“看这段海的描写,多传神!”,我特么又不是在读小学生作文精选

  • 0 沉默 2024-04-24 18:20:36 安徽

    庚子事变时期一名法国军官由大沽登陆去往北京及在清宫的一系列观察,亲历者的记述给庚子事变提供了一个不同视角的记录,让读者对当年统治者的愚蠢、民众的愚昧、侵略者的暴力给这块土地造成的巨大伤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译文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形象体现出中文的魅力,这样的文字运用今天再也看不到了……此书最难以接受的是书中赵润田腐朽的意识形态评述,当年的事实真相早已大白天下,09年的书还这样真是让人遗憾……

  • 0 布衣某某 2017-02-23 22:52:22

    这本书作者是1900年时在八国联军中任职的法国作家,行文中有许多偏见和短见,但也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写到战争中城市的惨烈,令人动容,太凄惨,太可怜,而是时中国官员人民的愚昧颟顸,实在使人痛恨。

  • 0 雨霖铃大侠 2019-11-01 19:50:55

    一个外国人所写的八国联军侵华史

  • 0 盖碗茶 2011-12-28 16:04:23

    一个征服者眼中的中国

  • 0 段新星 2012-11-06 12:38:12

    用看待蛮荒野人的猎奇眼光,步入中国这个国度,还好评注也不错,义和团两仙姑那段的确是个传奇,还原了当年的情景

  • 0 alexwillows 2014-03-07 10:58:12

    百年后的国人还记得这一幕幕惨景吗?可曾有过反思?

  • 0 o1979 2017-03-24 22:54:39

    评价这书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完全因为作者的立场角度而去扣分,反而恰恰是这种游记式的叙述,诚实的反应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视角啊?

  • 0 十一 2011-12-20 21:09:06

    法国人果然矫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