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ising Utopia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神探夏洛特二世 2013-03-05 03:53:27

    为了这学期post-AIDS重读。关于AIDS之后unprotected sex中的death impulse的论述非常有趣。AIDS的出现打破了关于”未来“的一切美好幻想,正如Lee Edelman所说,“NO FUTURE"

  • 8 Cory 2016-03-29 01:33:05

    把酷儿研究较少关注的布洛赫作为主要的理论资源,兼取马尔库塞、海德格尔等,既批评了北美LGBT运动的新自由主义倾向、对交叉性的忽视、homonormativity的危险,也与Edelman反未来的死亡驱力针锋相对,在文学、绘画、表演等文化实践中寻找酷儿乌托邦的希望。

  • 10 云何不乐 2016-11-26 15:57:21

    重口味文艺范的学术作品,本学期最佳阅读体验。发展了Halberstam的queer art of failure,通过乌托邦创造出超越当下的temporality和spatiality。这种乌托邦区别于白日梦,因为他寓于历史上的酷儿集体斗争和当下的酷儿生活潜能——这也决定了此乌托邦非normalize的乌托邦。打脸庸俗化的酷儿运动,马克思主义立场较Halberstam鲜明。又,上百个男人在公路边嘿咻的描述也是蛮带感,是的,我们“perverted”,但我们不是“isolated”噢!

  • 2 amiko 2018-03-01 06:13:29

    饮用bolch, Heideggere而不是barthes foucault的标配而对于hope和anti-antirelational的见解十分新颖且critical

  • 1 阿纳瑞斯的墙 2020-05-01 12:05:08

    第六章看哭。其实还是有很多疑虑,但是阅读体验本身真的不是盖的!再加上看到作者去世了...联系到书里不少的小自传,突然之间觉得我们或者也在ecstasy的瞬间刺破了时间和空间、已经凝固的、此时此地的和将来未来的薄膜,在不同、但注定相似的乌托邦里遇见过呢。是非常亲切、动感和流畅的写作了!(同样都是punk,Edelman果然和那个queer theory心理测试所说,是个每天听the cure的post暗黑小子

  • 0 Viraganio 2014-07-26 03:07:03

    。。。。每次写discussion就想抛几句上去

  • 0 albus 2018-01-26 00:02:10

    开头就迷之燃

  • 0 世相 2021-11-09 03:51:34

    我又回来膜拜了。

  • 1 anima 2021-11-19 13:19:26

    关于queerness的文化意义,读完对自己在创作中想要什么认识更清晰了:queer writing对我来说应该go beyond反映某个特定身份的处境,更应该表达对here and now的不满,一种持续的不安和去稳定化--queer not as an identity category but as a verb

  • 0 dasisttroy 2023-12-28 06:13:34 法国

    Good but 'too good to be true'. 理论实在不是很落地,好比标题的内容,确实是一个架空于希望之中的、不属于此时此刻的‘乌托邦’。

  • 0 山下林 2022-08-08 21:39:19

    如作者所言,queer literature不同于主流文学的一大特点确实在于ql总是指向一种乌托邦式/共产主义式的“未来”,而这种未来的建构则不得不将人(角色/读者/艺术家……)从solitariness转向collectiveness的新境界。除了少数带有明显作家美学特色的作品以外,当今的LGBTQ文学确实正在向这个趋势发展。只是Munoz并没有详细地展开文本的分析,而是从多种艺术形式(绘画/摄影/舞蹈/电影/诗歌/行为艺术……)的角度来见证这一“趋势”。说的好听点,Munoz涉猎广泛;说得难听点,泛而不太精,反而有点牵强。

  • 0 月小兰 2023-10-15 10:48:26 北京

    关于酷儿如何通过创造和想象来抗争和超越现实中的压迫。酷儿身份可以是性取向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和性别规范的挑战。很多例子不了解,凭空想象读不太下去。

  • 0 nbpr 2023-12-13 22:29:37 美国

    temporal staging, spatial staging, present possibilities, future potentialities

  • 0 运茶船 2023-09-27 17:26:16 浙江

    私人感受当然有所互通,我之前日记里也写到曾在广州gaybar的舞池里感受到“一种比影展、剧院等场合更浓烈更恣肆更绝望的,剔透的‘共同体’的诞生”,cruising utopia,一种用以否定现在的futurity,一种强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collectiveness,这都非常易懂(虽然持保留意见),甚至不需要作者揉搓出一条所谓的Blochian approach再以七七八八的文化碎片拼凑成一幅“学术图景”。说实话,写得不是特别好。

  • 0 云深暮 2020-05-22 18:20:09

    对于queerness as a "not-yet-conscious"的理解非常有意思,intro很难理解但正文还好。

  • 0 Ana Huang 2014-05-21 20:20:41

    可惜作者去世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