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人沙漠 短评

热门 最新
  • 11 文泽尔 2010-04-10 02:06:21

    冷笑,导读写得太神奇,“与卡尔维诺齐名”的“意大利卡夫卡”等光环让我一开始就抱着太大的期待,结果却带来无尽的失望..《城堡》和《等待戈多》两边不靠.“魔幻、玄妙、荒诞、奇异”完全没有.如果按照John Gallishaw的小说解构法,本书最多一星(迪诺从不制造合适的危局,渲染手段也不高明,叙述乏味,描写不出彩);如果按卡夫卡或者福克纳小说的标准来衡量,本书尚可勉强两星(设定上有一定的想象力,给出了一个可能来人的沙漠的开放,以及不能离开的城堡的封闭.规章制度能够让长期离开城市的军人们几乎窒息,不存在的敌人使人癫狂);我给出一个实在的两星——文笔是正如处女作一般表现出的那样匮乏,过门长而无当,想象力受限,雕琢痕迹严重.结构毫无亮点可言(一则老套的关于无奈的箴言配合一个流水拉长的套子,无法和任何深刻划上等号.索尔仁尼琴的一些老套,尚有枝节,而迪诺却只有光秃秃的信念树干),人物塑造惨白如流水,翻译倒是流畅,短句颇多,偶有描写的亮色,但水平也不高,和最近读的《鳄鱼街》比起来差得太远.整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文艺作品,除了简介中所言的《城堡》和《等待戈多》外,尚有《1984》和《大炮之家》.不过,还好这仍是早期作品,译文之不喜可能也有影响,待我读过一些晚期作品和短篇之后,才好盖棺定论吧.当然,至少这本所颁发的两星,由此刻读后所感来看,是毫无疑问的.难得的慢读,结果却是失望,这根本是三千字结束的短篇小说的模子,冒险选书还是不行呐..

  • 3 把噗 2014-04-09 12:45:58

    卡夫卡是卡夫卡,迪诺·布扎蒂是迪诺·布扎蒂。

  • 3 远子 2016-03-18 22:16:48

    博尔赫斯推荐看的。确实有一点卡夫卡的影子,但是比卡夫卡清晰,所以读起来不累。但由于太清晰了就显得浅薄,行文也很单调,紧巴巴的……不过那种压抑、孤独、苦苦等待的氛围还是很适合失业之后的雾霾天阅读的。(据说改编的电影很好看,但找不到资源。)

  • 2 成知默 2013-09-13 16:18:31

    乏味的城堡、阴郁的围墙、完全的孤寂,所有的人都怀着模糊的希望、虚幻的热情与可疑的信仰,在如一潭死水的军旅生活中,在漫长的等待中,幻想与注定的运气与奇迹狭路相逢。然而,在以不变的节奏消失的时光里,所有的人都注定成了城堡的囚徒,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的,“这一生就在一种玩笑之中完结了,在这场本来是令人骄傲的赌博中,彻底赌输了”。命定的无谓与寥落,没有人可以躲得过。周末看同名电影。

  • 3 Rottwitz 2015-11-17 11:37:23

    开篇的确很kafkaesk,然而后面的叙事聚焦模式和《城堡》大相径庭,而且结尾有点鸡汤。卡夫卡作品的开放性果然是不可模仿的。不过布扎蒂也没想着要模仿,他笔下那座俯临北方迷雾荒漠的要塞,注定要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迷人而幽冥的能指。

  • 1 paradiso 2017-07-23 14:43:49

    文笔比较单调,但故事相当后怕,关于虚度人生...前言里介绍了一位诗人莱奥帕尔迪的思想揭露了其本质:不可救药地趋向于希望的心理,既是诅咒也是救赎,这使人确定生活的根本性体验就是失望- 。-

  • 1 我突然 2016-01-09 23:08:06

    不能说写了城堡就硬和卡夫卡扯上关系,和等待戈多有点共通。但这本书是完全写实的,好就好在它的荒诞正是现实的荒诞。在飞逝的时光中,人生因被强行赋予意义而更显无意义,然而人并不自知,始终在患得患失。临近尾声也就是中年之后更有触动。戏剧性的结尾反而削弱了力量。翻译可以再打磨。

  • 0 刀叢中的小詩 2015-08-06 15:53:34

    人生是不自觉地陷入到一个无物之阵之中,当结末意识到一点意义的时候,人生就结束了。

  • 1 艾弗砷 2014-07-15 20:35:20

    在工作刚好满一年的时候读这本书真是种讽刺。去那里之前,他从没见过沙漠。这是他在那里的工作:在沙漠中等待冲杀过来的鞑靼人。他相信鞑靼人会进攻城堡的传言,没人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但他宁愿相信它,好让自己有力量继续等下去。慢慢地,他自己成了沙漠。“他在等待中白白耗费的时光实在太多,他的双眼读的日程表实在太多,太多的早上他的双眼看到的仅仅是那片荒无人烟的沙漠。”而去那里之前,他还从没见过什么是沙漠。

  • 0 欢乐分裂 2010-03-26 08:41:43

    因为某种神秘不知名的眩晕,你选择孤守,而你知道你是永远等不来了,远处他们的若有若无就是为了证明城堡的存在。

  • 1 虾米 2018-10-24 10:34:44

    寓言。跟《伊凡·伊里奇之死》同属揭示人生可怕真相的作品。可与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对照读。昆德拉反对在无意义的事物上附加意义,看升国旗就要热泪盈眶,观战狼就要发神经的,可以经由昆德拉来解解毒。而《鞑靼人沙漠》则要复杂一些,作家一方面说明人生的无意义,但另一方面,他又时时通过“鞑靼人沙漠”,给予那些固守城堡的人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不觉得他纯然在“科学唯物”地指出人生的无意义,因为,人毕竟是一种感情的动物,向往幸福,即使这个幸福是由鸦片制造的。小说结尾,趋死的主人公在没有神祇护佑、众生喝彩的绝境中,像一个真正的士兵那样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一情境固然引起我们带怜悯意味的嘲笑,但私下里我们难道不同样希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像主人公那样明知虚幻却又“自我陶醉”地死去?人的生活,是需要“意义”的,纯粹的物欲就

  • 1 啊呜 2018-07-30 22:12:26

    我的心中恐惧之一即是人生耗费于一场空无结果的等待,看得心有戚戚然。

  • 0 霏昀 2010-09-30 11:21:58

    只能说比魔法外套好...

  • 0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2016-04-18 00:11:51

    人生好可怕,我不能死,我要长生不老~~

  • 0 野次馬 2010-01-27 11:09:31

    又是一本死亡之书 关于虚无 以及无休止的内耗。巴斯蒂亚尼城堡也许是另一座魔山 另一幢癌症楼。瞬间想起癌症楼第九章的末尾:就这样。他满怀信心地走下楼去 去迎接死亡。乍看这是卡夫卡式的作品 实则少几分奇异与讽刺的轻 多几分重。他甚至重于索尔仁尼琴与曼。这本书除了自我消亡别无他物。生机是没有的 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上一秒的重复与否定 只能属于当下却望向未来 时间扭曲故而不拥有能被自我支配的自身。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像西梅奥尼那样以远方的黑影为虚无的信托 一旦靠近便訇然倒下 等待黑色的轿子像一条如蛇的细烟把自己抬向虚无。

  • 0 海扬尘 2010-11-05 17:09:50

    作品准确地呈现逼真生活的每一位作家都拒绝写出我们渴望的戏剧性故事。美好的年代刚刚开始,好像长得根本看不到尾。可是可怜的青春转眼就消失不见。为了某天敌军进攻会带来荣耀的徒然希望,德罗戈整整在城堡里呆了三十年。哺育他过去生活的所有东西都已远去,他走上的是另外一条路。如今,等到敌人来犯,他却一病不起终被送回城里。最终也要向命运挑战,没有人赞扬你,没有人说你是英雄,可是,正是这样才值得。像一名战士那样悲壮地死去野心是太大了点,但从破灭的希望中涌出的力量让衰老的德罗戈不顾一切去迎接挑战。

  • 0 朝霞不出门 2010-11-20 09:53:53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NIUBILITY!有时候有些书是会让你一读就想去学那个国家的语言的,比如博尔赫斯之于西班牙语,Buzzati之于意大利语~

  • 0 小唐|卷不进 2013-01-04 21:12:20

    觉得此书一般是因为我对失望、克制之类实在太熟悉了,再好的作家又能把它写得有多不同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