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活 短评

热门
  • 20 MU 2011-07-04 21:53:33

    一直到将近结尾,一群人举着柳县长的画像顶礼膜拜时我才突然顿悟,哦,如此熟悉,曾许诺给大家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赢得众人的盲从和感激,到最后却是理想幻灭,跌落现实,这和一段历史是如此相像。受活庄最终退社,茅枝婆解脱殉去,众人算是回到理想的从前。之所以定义成超越现实主义,大概也是因为理想照不进现实吧。

  • 10 小红 2012-12-08 01:57:34

    故事还算挺酷的。买列宁遗体安在山上挣大钱,以及一帮残疾人群像描写似的表演团。阎连科的叙事语气看的我非常蛋疼,非常非常,似乎在书的每一页每一个句子乃至标点符号都能看见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这个故事的荒诞宏大气质至少这样被毁了一大半。好比一个遭了最惨痛背叛的女人以最拙劣的方式向你不停地嚎哭释放悲痛,而你只想一脚踹死她

  • 8 苇间疯 2009-10-23 08:27:40

    既然阎大王在后记里把中国丑恶的、谄媚的现实主义文学大骂为妓女,读者也就不必费心在人兮神兮魔兮的人物里、在风云诡谲的时代背景里找寻什么历史真实了。“了”字的并用连用,初读十分别扭,顺了,那种崎岖的、愚昧的、宿命的观感,有一种撕扯的痛楚和苦涩的荒诞。无语五星推荐。

  • 6 卡诺 2010-01-29 13:27:13

    下载。耙耧山脉=伏牛山脉,魂魄山=白云山,双槐县=嵩县,九都=洛阳。

  • 5 逃逸线在睡觉 2017-10-26 18:48:50

    用语太过乡土化,这是阎连科的重要特点,也是他的重要局限,尤其是影响他的作品推广时的还原度。之所以要关注这一点,是因为本书的表现力和深度绝对已经达到了世界范围的优秀水平。这是一部反写的乌托邦史诗,一部人类原罪的鞭挞与批判,是中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 2 悲欣交集 2011-10-18 18:17:33

    荒诞感很不错哈。。但我不喜欢附录里那两篇文章。什么超越主义云云。。

  • 2 睡不醒 2014-09-21 21:38:13

    时光有病啦。。。

  • 1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9-01-26 06:53:05

    前几天刚去了耙耧“山区”,才发现那里原来并不像想象中的山区。嵩县和田湖镇基本都在平地上,还有一个风景极佳的水库。 阎连科老师构思了一个非常荒诞的故事。说是荒诞,其实未必不“现实主义”,老百姓们被县长秘书散布的传言洗脑后发生的群体跪拜行为看得我心惊肉跳——作者就是这样用反抗单一化的“现实主义”诠释法来呈现更本质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也打着了正统“现实主义”的七寸。作为故事主角,县长在挂画像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同样很值得玩味,建功立业步步高升的幻想,无疑构成了他将理念推进到底的动力,只不过这个寓言处理得有一点毛躁。老太太这辈子就为着退社而活,也是时代加诸民众的精神创伤的缩影了。 这本书的章节和注释全是单数,数字强迫症患者对此深表感激。

  • 1 Octopus 2013-06-13 18:32:08

    阎连科叛离了他称之为“墓地”的现实主义,而打造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寓言世界。其中1.这个寓言世界中只存在着一个作为大家长的县长(一个更高的守持着实用主义的官僚系统在情节需要之时才偶然出现)和一群愚昧、身体或智识上残缺的民众(只要许诺一个乌托邦式的幻象他们便会像风吹过草地般集体俯身膜拜);2.在天堂般的理想生活与地狱般的人性现实的交锋之后实现了对革命(也有市场)的讽刺与告别。3.这种讽刺与告别或源于保存自我生存的需要(受活庄人)或源于世事幻灭所致的虚无(柳县长),境界太低。

  • 1 Xiao米 2013-08-07 22:56:00

    受活,就是受罪

  • 1 陳顫慄 2014-12-11 23:52:05

    故事还算挺酷的。买列宁遗体安在山上挣大钱,以及一帮残疾人群像描写似的表演团。阎连科的叙事语气看的我非常蛋疼,非常非常,似乎在书的每一页每一个句子乃至标点符号都能看见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这个故事的荒诞宏大气质至少这样被毁了一大半。好比一个遭了最惨痛背叛的女人以最拙劣的方式向你不停地嚎哭释放悲痛,而你只想一脚踹死她

  • 2 京都花下客 2015-04-04 17:06:32

    阎连科是写现实最好的作家,确实如他所说现实主义阻碍了文学,中国作家写现实总是显得要么太近要么太远,阎连科却做到了用现实荒诞的逻辑来写这种种,故事让人想自剜双眼的真实,心惊胆战怕它是真的,可是又隐隐约约觉得这就是真的,受活是伟大的作品。

  • 2 sai2002 2014-04-07 10:20:28

    革命版的桃花源記

  • 1 头就这么疼星人 2009-10-23 08:35:14

    阎先生的分量超过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总和

  • 1 FermeFaon 2020-10-25 15:24:42

    为课重读。结构形式怪异,讲述跳跃,买遗体办绝术团的荒诞。目录卷数都是奇数,暗示受活庄的残缺和悲剧走向。絮言体,补充说明。入社退社,与革命的纠缠,茅枝婆相信革命却被革命者奸污,可疑的革命。茅枝婆,外来者,颠覆十七年中“外来人”的象征寓意,反讽。最后的魂魄山又成为另一个世外桃源,本打算放列宁遗体的地方却荒废着,对政治的拒绝,对现代的反抗。一种寓言。

  • 1 碎叶吹又绿 2017-06-27 19:06:36

    题材仍是现代文学老传统(以乡村为单位,抒写近现代苦难史),然而,阎连科还是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 0 曾于里 2013-11-15 16:58:20

    不好意思现在才读完,因为实在不喜欢。阎连科为什么写书这么快啊,几乎是每年一部长篇(包括那些被禁的),因为“神实主义”可以不考虑逻辑,随便编咯

  • 0 阿改 2011-08-02 15:01:55

    结尾高潮部分,阎连科写得太狠了

  • 0 潘乱 2012-07-10 22:41:16

    我喜欢这类乡土气息很浓,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农村的故事,记忆有归属感。把这个时代的荒诞指给你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