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通知单》的原文摘录

  • 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幕剑云亦深深知道:能给别人带来噩梦的人,他自己往往要承载着最多的噩梦 对方仍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而要想让他开口,首先得消除他心中的警戒和隔阂——在这方面,微笑常能成为非常有效的武器 他知道,有时候缄口不言反而能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很多罪犯,他们并不是恶人,当他们触犯法律,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遭遇了常人不会遇见的人生选择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的路口,他们会选择看上去最好的那一条走下去。可是,如果最好的那条路却是要触犯法律的时候,那些人的命运便会蒙上浓重的悲剧色彩 法律惩治不了所有的罪恶。权势高的人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狡猾的人可以躲在法律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里 每个人都有疯狂的想法,但只有少数人变成了疯子,这不是因为大部分人更加清醒,只是他们缺少能说服自己去发疯的理由 男人要具备独特的魅力,女人即使得不到他,也仍然欣赏他,信任他,甚至感激他,他们仍会保持很好的交往 只要深爱过的女人,即使分手,那些承诺过的话语却永远不会失效 优秀的刑警和优秀的罪犯会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敏锐、缜密、冒险性、求知欲;他们相像的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窥探对面的状态,永远是他们最想做却又最难做的事 (查看原文)
    星辰 6赞 2015-03-28 18:31:14
    —— 引自章节:经典句子记录
  • 袁志邦又道:“我做了你想做却又无法做的事,可我却被你打死了,我又算不算无辜?”罗飞摇摇头,不知该如何回答。“你为什么犹豫了?我来帮你回答,这不算无辜。因为我们已经处于不同阵营,即使互相欣赏,即使我们在追求同样的正义,但为了维护各自的规则,见面后却只能拼个你死我活。你要杀我,我也要杀你 —— 这就是警察和杀手的故事。为了惩治罪恶,我们都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牺牲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利益。所以我们之间的杀戮,是没有无辜可言的。”说完这番话之后,袁志邦深深地叹了口气,又道,“我只杀过两种人,有罪的人,或者是警察。而除此之外,我没有杀过任何无辜的平民。即便是我抓来当作替身的黄少平,他也犯下过必死的罪行。” (查看原文)
    莫比乌斯 3赞 2020-05-27 00:40:38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袁志邦咧开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而他的眼角也泛起狡黠的笑意,然后他幽幽地说道:“你现在这么想,是因为你尚未面对艰难的选择。”罗飞看着袁志邦不说话,他不明白对方的意思。袁志邦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拥有广阔退路的人总是能显得很高尚,所以你不同意我杀邓骅。可是如果没有退路了,你还能坚持所谓的原则吗?那时候你肯定就会理解我了吧?” (查看原文)
    莫比乌斯 3赞 2020-05-27 00:40:38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当一个人作出令你无法理解的选择之时,你不应仅仅气恼于他的固执,你更应思考的是,他的心底是否藏有你未曾探知到的秘密 (查看原文)
    2014-02-14 09:01:45
    —— 引自第155页
  • 邓骅。 这是一个老师必须要杀死的人,但要杀死他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努力了近三年,但毫无进展,直到一个月前,他捕获到了清单上的下一个猎物:彭广福。 彭广福吐露了双鹿山袭警案的实情,这让他终于想出了能够杀死邓骅的计划。 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老师并且获得了老师的认同。但老师给他的第一个指点却是让他杀死昔日的专案组警官郑郝明,以使韩灏卷入到案件中来。……他认同了老师的教诲,于是以郑郝明的死未序幕,整个计划正式开始了。 专案组重建,韩灏成为了组长,计划完成了第一步。 然后是韩少虹,要在警方的严密监控下将她杀死,这的确有些冒险。不过这步棋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它引导了警方的思维,使得后来彭广福出现时,一般人不会把疑问集中在双鹿山袭警案上;第二,它证明了Eumenides的可怕实力,从而为韩灏杀彭广福制造了适当的掩护,不会让人首先想到是否内贼所为。 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韩灏杀死了彭广福,熊原也成为附属的牺牲品。而他则掌握了现场的视频资料,于是韩灏对他又恨又怕,要解决所有的问题,韩灏就必须将他打死。 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几年来他虽然没能找到刺杀邓骅的机会,但却摸清了邓骅的许多情况。这个人平时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万不得已的时候,他除了携带保镖团团护卫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隐秘的方法:寻找替身。 邓骅会让替身假冒自己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而自己则化身为保镖隐藏起来。这是他在多年的死亡威胁下养成的一个狡猾的习惯。 这个习惯被他利用了。他让韩灏误认为这个伪装的保镖就是杀手Eumenides,在韩灏打电话验证之前,他早已把自己的电话转移到了邓骅的手机上。 于是韩灏杀死了邓骅,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于由现场护卫组的组长亲手完成了。 (查看原文)
    软软猫 2014-08-12 19:23:35
    —— 引自章节:太多的秘密
  • 在尹剑记录的同时,慕剑云已经开始了新的分析:“死者是个大学生,性情敏感、内向,多少带着些清高自赏的情绪。能够接近她、获得她充分的信赖和亲近的人,不仅外在的条件要说得过去,学识和内涵也必不可少。所以凶犯的第三条特征我建议你写上:相貌中上、高学历、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个不一定吧?”尹剑这次却停下笔,提出了一些质疑,“死者所在的职业大学,并不是什么优秀的学校,她的相貌也不出众。所以她对交往者的要求应该没那么高吧?” 慕剑云笑了笑:“你说错了,越是这样的人要求会越高。死者敏感、清高,但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并不出色,这样的人往往会带有一种叫作“虚荣性自卑的心理。她看不起周围和自己一样的人,同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融入高层次环境的欲望,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弥补心中的自卑情绪。而反过来,自身条件已经很优越的人,反而会对周围的事物看得比较淡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靠那些东西来证明自己。” (查看原文)
    🐰ིྀ 2020-12-06 23:26:32
    —— 引自章节:第九章 茧破丝出
  • 外在条件非常优越的人,在内心深处却藏有一些难以向外人言说的自卑情绪,这样的症结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隐性自卑症。你如果留意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会发现总有那么一种人,他自身的条件要远远优于他周围的环境一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配偶、事业、交际圈等等。正常情况下,大家会觉得这种人缺乏上进心,没有遑求。但事实上,他们往往就是隐性自卑症的患者。他们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缺陷,而周围人群的期待使他们怯于将这种缺陷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和光鲜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自卑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操控下,他们会自降身段,融入那些与自身条件不吻合的低端环境。因为在这种低端的环境中,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查看原文)
    🐰ིྀ 2020-12-06 23:26:32
    —— 引自章节:第九章 茧破丝出
  • 他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自己徒劳奔波了半生却无所成就,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可是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握不好,又怎么去把握其他人的呢?所以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也是失败者。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45:37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风雨欲来
  •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刑警,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罪犯。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47:5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罗飞的秘密
  • “当一个人作出令你无法理解的选择之时,你不应仅仅气恼于他的固执,你更应思考的是,他的心底是否藏有你未曾探知到的秘密。”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48:56
    —— 引自章节:第七章 死亡矿洞
  •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的路口,他们会选择看上去最好的那一条走下去。可是,如果最好的那条路却要触犯法律的时候,这些人的命运便会蒙上浓重的悲剧色彩。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50:50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法律惩治不了所有的罪恶。权势高的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狡猾的人可以躲在法律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中。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52:24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是的,每个人都有疯狂的想法,但只有少数人变成了疯子。这不是因为大部分人更加清醒,只是他们缺少能说服自己去发疯的理由!可是我,我却有了足够的理由。。。。。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53:59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他的出发点并不下流,他是真的喜欢对方,爱对方,全心全意地投入,全心全意地付出。不过他那时候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处理感情还难说成熟,因此便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在如今的社会这也许并不算什么,可是在当年,在八十年代,这却给小伙子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口碑。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56:11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法律会有它的准则。邓华的罪行是一件事,你们的杀戮又是一回事。要凌驾于法律之上去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我绝对不会允许的。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0:58:42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拥有广阔退路的人总是能显得很高尚,所以你不同意我杀邓华。可是如果没有退路了,你还能坚持所谓的原则吗?那时候你肯定就会理解我了吧?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1:01:27
    —— 引自章节:第十章 Eumeni des的诞生
  • 当一个人做了“坏”事,并不代表他一定是一个“坏”人。他做“坏”事的原因也许很简单:他只是做“坏”事和做“更坏”的事这两种选择。 (查看原文)
    1败家1 2021-01-05 11:03:17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最后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