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的原文摘录

  • ‘狭窄’阅读的价值:即只看一种类别或某一作家的作品,有助于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狭窄阅读让读者可充分运用从先前读过的内容中所获得的知识,发挥学习效果。 我们必须教年幼的孩子漫画书是如何“工作”的:漫画格的顺序,书中人物在思考还是在说话,以及星星、问好和感叹号的意义等。 如果你的孩子阅读能力低,那就让他们看漫画书。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图图(Tutu)大主教回忆儿时的话“我父亲是卫理公会教派一所小学的校长,他和当年所有的父亲一样极有威严,十分关注我们在学校里的表现。但有一点我非常感谢他,他和讲究传统式教育的校长正好相反,他让我看漫画书,我想这便是我逐渐培养出对英语和阅读的喜好的原因。” 韦尔兹利大学英语系主任亚瑟·高尔德教授的回答最接近我在本章提出的“轻松易读”的概念。他希望老师及图书馆馆员只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不要求学生读某些特定的书来自找麻烦。高尔德说:“我建议高中老师用秤来称书,看书的重量评分。”他解释说:“我的认识是,要趁年纪小的时候储存记忆。人们需要吸收大量的奇闻逸事、闲话八卦及情感经验,我们获得大量信息后,理清头绪的恰当时机便会出现。杂乱无章,一塌糊涂,首尾不分,前后倒置,不必担心什么书还没看,或每个人都该看什么书,这些对我而言,全是适用于中学阶段学习阅读的名词与原则。”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2赞 2018-12-10 23:45:32
    —— 引自第163页
  • 绝大部分的经典图书都可以在古腾堡官网上阅读电子版。 (查看原文)
    汀汀 2赞 2020-03-06 10:15:40
    —— 引自章节:第七章|数字化学习的利与弊
  • 2005年,《自然》杂志组建了一个专家小组,从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的网站上共找了42篇科学文章进行检测。结果维基百科的错误率为平均每篇4个,大英百科全书为3个。专家们在这42篇文中总共发现了8个严重错误,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各占4个。 (查看原文)
    汀汀 2赞 2020-03-06 10:15:40
    —— 引自章节:第六章|家庭、学校和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 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地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 (查看原文)
    安布的英国时间 2赞 2020-06-05 10:15:14
    —— 引自章节:前言
  • 1.你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 2.你知道的越多,你越聪明 3.你越聪明,在校的时间就越长 4你在校的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就越多,受雇的时间久越长——你一辈子赚到钱就越多 5.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提高 6.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寿命越长 反之: 1.你读的越少,知道的越少 2.你知道的越少,越早缀学 3.你越早缀学,越早变穷,而且穷的越久 4.你越早入学,你入狱的机会就越大 (查看原文)
    蔷薇留香 1赞 2014-04-13 10:10:34
    —— 引自第15页
  • 年轻父母大多认为,孩子是自动学会说话的。孩子对于电视上所看到的——尤其是广告,模仿的速度更是快,这令大人啧啧称奇。对于一个广告,不论孩子看多几次,每次看广告时,眼睛还是会现出着迷的神情。 在此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采用他们的诀窍,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 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朗读给他听,让他想模仿自己的所见所闻。 要确保朗读是刺激有趣的,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稳固他们的兴趣。 刚开始朗读时,短短即可,以配合孩子注意力不持久的特性,然后再慢慢增加阅读内容,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1赞 2018-12-10 11:07:03
    —— 引自第28页
  • 在亨克所著的《告诉我一个故事:真实记忆和人工记忆的新貌》一书中,他解释道:”故事给予过去的经验一个生命,故事使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令人难忘。“ 而且故事使我们能够专心,使我们周遭的世界变得合理。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1赞 2018-12-10 14:13:56
    —— 引自第77页
  • 1、朗读要领 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运用《鹅妈妈故事集》来刺激婴儿的语言能力与听力。开始先使用简单的黑白插图,然后用彩色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受。 从襁褓中的婴儿到摇摆学步的娃娃,朗读内容主要是文句重复的书;随着孩子的成长,再增加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 重复朗读可预情节发展的书时,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你的孩子或班级朗读。 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切记: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必须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タ之间学会。 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逐步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 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与主题。 为了鼓励参与,在时机适当时,请孩子帮忙翻页。 在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 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 朗读时,经常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朗读要有始有终。一且开始读一本书,你就有责任把它读完——除非发现它是一本坏书。别让孩子在章节之间等上个三四天,却还期盼着他们能维持兴趣。 (查看原文)
    kiki 1赞 2021-11-21 17:11:28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 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 3 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1) 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2) 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3) 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查看原文)
    bambreeze 2011-06-12 10:39:42
    —— 引自第13页
  • 先找出孩子的兴趣,然后用你能找到的每一本书来满足他们的兴趣。由于需要广泛阅读,家庭或教室的藏书都必须题材广泛。孩子必须涉足书海,才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从而被更深地吸引到书本的世界中来。不过我们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做探索性的阅读。 (查看原文)
    螃蟹生活 2012-03-21 14:37:47
    —— 引自第144页
  • 但是要切记,同在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很关键一样,在家时家长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千万别光叫孩子去看15分钟的书,而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对与不习惯长时间阅读的孩子,一开始要把阅读的时间定为10分钟到15分钟。等孩子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讷国内更专习地看书时,便可延长阅读时间。每周去一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家里的读物种类越多,孩子在学校的阅读成绩也越高。 (查看原文)
    螃蟹生活 2012-03-21 14:44:31
    —— 引自第147页
  • 但是你要怎么谈论你还没看过的书?你要如何响应孩子们对他们所看的书的讨论?每一位老师和图书馆官员都应该阅读任何一本自有出版业以来,卖得最快的儿童小说,以便找出学生自动自发看完很厚的书的动机。如果你不了解学生喜欢的书,又如何向他们推荐其他可能会受欢迎的书。 (查看原文)
    螃蟹生活 2012-03-21 14:59:29
    —— 引自第154页
  • 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任何怀疑漫画能够培养读书的人的人,应该考虑这一点: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都看一本漫画书。 《丁丁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查看原文)
    螃蟹生活 1回复 2012-03-21 15:15:15
    —— 引自第164页
  • 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听懂并理解无法自己看懂的复杂、有趣的故事。 6岁时,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阅读。这时他通过视觉或者听觉能够理解的词汇是有限的。但对于听故事而言,他可不是初学者。 (查看原文)
    青鸟 2018-04-26 15:14:42
    —— 引自第76页
  • 太早停止给孩子朗读跟一点都不给孩子听故事一样,都是大错特错的。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中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 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 (查看原文)
    青鸟 2018-04-26 15:22:33
    —— 引自第75页
  • 为什么不多读书呢?因为根据阅读定律一,美国人在学校生活中获得了太多关于阅读的“不愉快”的信息,在家里又缺少“愉快“的信息,因此削减了对书本的好感。他们对书本避之惟恐不及,就好像小猫躲避热炉一样。我在下一个问答中,可以为此提供充分的证据。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2018-12-10 10:54:50
    —— 引自第24页
  • 为什么小说重要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2018-12-10 13:01:37
    —— 引自第37页
  • 表演倾向的阅读模式: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师生间很少对话,但读故事之前先有一些讨论,而在股市读完之后,则有大量的讨论。读故事之前,老师通常先介绍那本书和老师自己对书的看法,以及选择该书的原因。而故事之后的大量讨论通常是老师问问题,而学生必须回想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有时讨论的重点是将故事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由于这种朗读的模式就像在表演一样,因此故事进行的过程很少被打断。 (查看原文)
    擦亮星星的人 2018-12-10 16:19:09
    —— 引自第93页
  • 总而言之,阅读一一而非影像一一是生活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以下是支持这个论点的定律,听起来很简单,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验证起来通常都是正确的 1. 你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 2. 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3. 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4. 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一一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5.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越高,你的寿命越长。 反之,以下定律也成立: 1. 你读得越少,知道得越少。 2. 你知道得越少,越早辍学。 3. 你越早辍学,越早变穷,穷得越久,入狱的概率越大。 这些定律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因为贫穷与文盲相关一一都会生绝望,导致犯罪: 70%~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60%的受刑人员处于文盲到半文盲状态。越低。 受教育程度越高,被聘用的可能性越高,而入狱的可能性为什么这些学生会锻学呢?那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以至于无法完成指定的课业一最终影响到整个成绩单。改变阅读成绩,也就改变了毕业率和入狱人数一从而改变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查看原文)
    bobo_さん 2020-11-20 14:26:01
    —— 引自章节:前言
  •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它创造的不是被动而是自主学习的人。真正的人类社会应该是学习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祖父母、父母,以及孩子同为学生。 (查看原文)
    清风的声音 2021-01-01 15:49:13
    —— 引自章节:前言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