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
作者简介 · · · · · ·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65—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生活,1975—197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品三国》《帝国的终结》等。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我山之石"试读 · · · · · ·
丛书信息
喜欢读"我山之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山之石"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山之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我山之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
社会出了问题: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天下、国、家由政治链条所连接,链条断了,全社会进行新的资产重组,用儒家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既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先前的体制出现了内咋不稳定,需要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的解决办法 儒家:症结在于“礼崩乐坏”,所以要克己复礼,重回西周天子、诸侯、大夫“三级分权”的格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症结在于人与人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平,所以要改革现行体制,倡...
2013-04-08 09:14 2人喜欢
社会出了问题: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天下、国、家由政治链条所连接,链条断了,全社会进行新的资产重组,用儒家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既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先前的体制出现了内咋不稳定,需要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的解决办法 儒家:症结在于“礼崩乐坏”,所以要克己复礼,重回西周天子、诸侯、大夫“三级分权”的格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症结在于人与人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平,所以要改革现行体制,倡导社会各阶层要能够“能上能下、按劳分配、互利互爱”。代表人物墨子。 道家:问题既然在体制,那么就抛弃体制,回归原始。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无为政治,绝圣弃智。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 法家:重建新秩序——中央集权——法、术、势。代表人物慎到、韩非 本书看点(1) 【壹】 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 * 先秦诸子救不了咱们当前这个“市”。别以为读一下《论语》、《老子》什么的,这金融风暴就挺过去了,就化险为夷了。更别以为先秦诸子的那些“语录”、“格言”,拿过来用就能立竿见影。 * 我们人类,命中注定只能在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进程中前行。有前进,就会有后退;有胜利,就会有失败;有成功,就会有挫折;有辉煌,就会有暗淡。危机永远存在,风暴还会再来,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有思想准备比没有思想准备好,有思想武器比没有思想武器强。 * 先秦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 先秦诸子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争鸣虽由“救市”而起,他们的思考却超越了这个话题,想得更深刻、更长远。 * 讲先秦诸子,最忌讳的是三条,一是急功近利,二是非此即彼,三是一家独大。最成功的不一定就最正确,不管用的也不见得没影响。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绝不能搞“成王败寇”那一套。 【贰】 链条一断,天下大乱。 【叁】 在西周实行的制度中,封建、宗法、礼乐是三位一体的,合起来叫“家天下制”,也叫“邦国制”。其中,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会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封建制管国家形态,宗法制管社会结构,礼乐制管文化心理。天下、国、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就靠这三根链条来维系。 【肆】 实际上,任何真正的思想家,思考都是独立的,与阶级立场无关。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立场有倾向,思考须独立”。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 * 天下大乱,孔子认为是“秩序出问题”,墨子认为是“秩序有问题”;孔子认为是大家都不守规矩,墨子认为是那个规矩根本就要不得。 * 在墨子看来,当时的社会之所以“天下大乱”,需要“救市”,直接的原因不是“犯上作乱”,而是“弱肉强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没有公平与正义。其具体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格不平等,分配不公平。因此,“救市”的方案,就应该从人际关系和分配办法入手,建立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建设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伍】 平等的意义有两条,一是人格平等,二是机会均等。只要做到这两条,先富后富,多富少富,不是问题。 * 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有可行性。所谓“可行”,还不仅是“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合人情”。 【陆】 要弄清楚一个人哪些地方不对,或者哪些地方不妥当、不周全、有问题,最好听听反对派怎么说。反对派的意见,虽然未必就正确,但一般都能说到点子上。 * 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常常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 * 损人利己,是绝对不能提倡的。它对社会、对大家、对每个人都不利,都是损害和祸害。 * 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不咬人。那些真正损人利己的家伙,几乎从来都是只做不说的。 【柒】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道德的“如何可能”和“怎样可能”。 * 道德的前提,是承认每个人的“利”。道德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受损失。利之所在,岂非德之本源? 本书看点(2) * 一个爱别人、帮别人的人,也能得到别人的爱、别人的帮助,正说明这个社会是健康的。如果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们,不但要流血,还要流泪,那就反倒不对了。 * 不要简单地把思想家分为“左派”和“右派”,左右是会相互转化的。 【捌】 天意即民意。因此,君主的领导权,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也因此,如果君主太不像话,人民就有权废了他。 * 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是既讲君权也讲民权,不讲平等却讲对等的。 【玖】 不要以为让人说话、多听意见就是民主。民主首先是权利,不是义务。 * 任何在人间建设天堂的主张,一旦实施,建设出来的都势必是“人间地狱”。 *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于它不是现实,而且离现实比较远。近,就不是理想,而是目标了。 * 一个学者,一个思想家,应该客观、公允、严谨、不偏不倚,但如果严谨到谨小慎微,客观到没有立场,公允到变成老好人时,那就是“面瓜”了。面,是不会有吸引力的。面瓜的思想,也是不会有影响力的。 【拾】 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则是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 整体不过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当回事,今天牺牲一个,明天牺牲一个,最后整体利益也没有了。不要说什么“大河不满小河干”,实际上是长江、黄河都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长江、黄河还有水吗? * 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 * 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靠得住吗?如果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每个人都不幸福,都做牺牲,那样的“幸福”,又要它干什么? * 无私奉献当然崇高而伟大。作为个人,你完全可以这样做。如果你真诚地这么做了,我将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别人,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那我们就只能说,对不起,你不能这么要求,也没有权力这么要求。或者说,你可以提倡,不能强迫。因为一旦强迫,就违背了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初衷。 【拾壹】 我无比敬重见义勇为的人,但决不希望人人都成为这样的英雄。因为一旦有见义勇为,就同时意味着或者有灾难,或者有犯罪。 * 作为个体,能够在困境之中以微弱的力量相互救助,这实在是很崇高,很悲壮,也无疑给那无望的世界平添了希望的亮色。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把每个个体都逼到这个分上,难道还是一个好的社会,或者说是社会的最佳状态吗? *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总和也。因此,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每个人的天下。也因此,重视爱护天下,就是重视爱护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 * 只有首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首先爱护自己,才能爱护社会。真正贵天下、爱天下的,也一定是贵自己、爱自己的。 * 真理可能只有一个,却未必就掌握在自己手里。或者说,我们未必就掌握了真理的全部。更多的情况,可能是我们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别人也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大家都只掌握了某一部分,合起来才是全部真理,甚至合起来也还只是真理的更多部分。 本书看点(3) * 毫不利己,可能“专门利人”;两袖清风,可能“造福一方”。但也可能相反——毫不利己,专门害人;两袖清风,十恶不赦。 【拾贰】 道家的主张,就是“不折腾,才有救”。 * 君无为,则民自治。领导什么都不做,下级和民众就什么都做了。 【拾叁】 当人们对此刻不满时,就会想念和向往从前。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只记得住从前的好处,记不住从前的坏处,正所谓“只见笑容,不见鬼脸”,而且那好处也往往被放大。 * 文明、富裕、科技进步,绝不是导致罪恶的原因。贫穷、愚昧、落后,才是万恶之源。 * 治国不妨消极无为,做人最好没心没肺。 【拾肆】 理想主义者的特点,是他的主张一定要自己认为“最好”。有没有用,不管。现实主义者则相反。他的方案,是不是“最好”不敢说,但肯定管用。 * 在儒家看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好是有一点管理,又不统得太死;有一点自由,又不放任自流。 【拾伍】 刑罚是公开的明控制,权谋是私下的暗控制。 【拾陆】 普通人治国,不能靠本事,只能靠制度,靠“法”。既然要“以法治国”,立法就得公开,执法就得公正,司法就得公平,否则法就没有威望。 * 标准统一,就不能因人而异。标准唯一,就不能政出多门。标准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标准公开,就不能暗箱操作。这样一来,任何人想做手脚,都弄不成。这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人与人的平等。 * 一个“以法治国”,就把儒家和道家统一起来了,即“无为而有序”。同时,也把儒家和墨家统一起来了,即“有序而平等”。 【拾柒】 国家和社会之所以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心和人性出了问题。所以,要“救世”,就得先“救人”;而要“救人”,又得先“救心”。 【拾捌】 在韩非这种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著,庄子的浪漫,几乎一下子就失去了分量,变得单薄、空洞、苍白无力,甚至滑稽可笑。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 讲功利,讲实惠,承认趋利避害的合理性,是墨家和法家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墨子以利害说道德,韩非以利害说制度。 * 只有“良法”,没有“好人”,天下还是不能太平。 *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想”,有时候比“做”还恐怖。 * 孔子的道德主张,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还能治国? * 道德虽然不能治国,却可以育人;法制虽然不能育人,却可以治国。一个国家,如果法制既健全,社会又道德,岂能不长治久安? 【拾玖】 消极决不意味着不好。相反,消极的仁(恕)比积极的仁(忠)更重要。 * 己之甚欲,也勿施于人。这才是完全、彻底也更重要的“恕”。 *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孟子认为,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 【贰拾】 仁是境界的追求,义是行为的准则。 * 义,是一把刀剑,而且是双刃剑。对别人,也对自己;杀坏人,也可能伤好人。 * 讲“忠义”,往往不问是非;讲“侠义”,往往不守法制。 * 人类之所以要有道德,要有正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且是每个人、所有人、一切人的幸福。因此,但凡违反人性的,便一定是“伪道德”。 * 正义有如真理,并不一定就掌握在谁手里,任何人都没有“专利权”和“独占权”。 * 真理与真理,正义与正义,有时候也是会冲突的。 【贰拾壹】 真实而自由地活着,是每个生命体同等拥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剥夺,也没有资格去嘲笑。 * 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言论,也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高明。 * 任何人都不能以己之长笑人之短,不能以一种自由嘲笑另一种自由,以一种真实嘲笑另一种真实。 * 只要主张真实和自由,就一定会主张宽容。因为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 以理杀人,用道德杀人,并不比用刀子杀人温柔。所谓“拿起笔,做刀枪”,除非是面对强权,否则是很恐怖的。 【贰拾贰】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 可以“各取所需”,但不要“厚此薄彼”;可以“学以致用”,但不要“急功近利”;可以“弘扬继承”,但不要“全盘照搬”。 * 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现代社会是宪法社会。宗法社会的人,是“臣民”;宪法社会的人,是“公民”。公民是个体,臣民是群体;公民是独立的,臣民是依附的;公民受宪法保护,臣民受宗法制约;公民与公民是平等的,臣民与君主是不平等的。 * 拒绝和说“不”,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没有人权,也就没有民主。 * 没有人权,就什么都谈不上。所以,传统社会虽然也讲“以人为本”,却只有“民本”,没有“人本”;或只有“民本”,没有“民主”。 * 民本是“为民做主”,民主是“人民做主”。为民做主,做主的还是君,所以是“君主”,即“主权在君”。人民做主,做主的是民,所以是“民主”,即“主权在民”。 * 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人事;西方人讲科学,中国人讲道德。所以,西方哲学是“物理学之后”,中国哲学是“伦理学之后”。 * 我们在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兼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样才能荡起双桨,驶向彼岸。
回应 2013-04-08 09:14
-
社会出了问题: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天下、国、家由政治链条所连接,链条断了,全社会进行新的资产重组,用儒家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既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先前的体制出现了内咋不稳定,需要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的解决办法 儒家:症结在于“礼崩乐坏”,所以要克己复礼,重回西周天子、诸侯、大夫“三级分权”的格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症结在于人与人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平,所以要改革现行体制,倡...
2013-04-08 09:14 2人喜欢
社会出了问题: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天下、国、家由政治链条所连接,链条断了,全社会进行新的资产重组,用儒家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既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先前的体制出现了内咋不稳定,需要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的解决办法 儒家:症结在于“礼崩乐坏”,所以要克己复礼,重回西周天子、诸侯、大夫“三级分权”的格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症结在于人与人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平,所以要改革现行体制,倡导社会各阶层要能够“能上能下、按劳分配、互利互爱”。代表人物墨子。 道家:问题既然在体制,那么就抛弃体制,回归原始。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无为政治,绝圣弃智。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 法家:重建新秩序——中央集权——法、术、势。代表人物慎到、韩非 本书看点(1) 【壹】 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 * 先秦诸子救不了咱们当前这个“市”。别以为读一下《论语》、《老子》什么的,这金融风暴就挺过去了,就化险为夷了。更别以为先秦诸子的那些“语录”、“格言”,拿过来用就能立竿见影。 * 我们人类,命中注定只能在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进程中前行。有前进,就会有后退;有胜利,就会有失败;有成功,就会有挫折;有辉煌,就会有暗淡。危机永远存在,风暴还会再来,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有思想准备比没有思想准备好,有思想武器比没有思想武器强。 * 先秦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 先秦诸子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争鸣虽由“救市”而起,他们的思考却超越了这个话题,想得更深刻、更长远。 * 讲先秦诸子,最忌讳的是三条,一是急功近利,二是非此即彼,三是一家独大。最成功的不一定就最正确,不管用的也不见得没影响。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绝不能搞“成王败寇”那一套。 【贰】 链条一断,天下大乱。 【叁】 在西周实行的制度中,封建、宗法、礼乐是三位一体的,合起来叫“家天下制”,也叫“邦国制”。其中,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会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封建制管国家形态,宗法制管社会结构,礼乐制管文化心理。天下、国、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就靠这三根链条来维系。 【肆】 实际上,任何真正的思想家,思考都是独立的,与阶级立场无关。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立场有倾向,思考须独立”。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 * 天下大乱,孔子认为是“秩序出问题”,墨子认为是“秩序有问题”;孔子认为是大家都不守规矩,墨子认为是那个规矩根本就要不得。 * 在墨子看来,当时的社会之所以“天下大乱”,需要“救市”,直接的原因不是“犯上作乱”,而是“弱肉强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没有公平与正义。其具体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格不平等,分配不公平。因此,“救市”的方案,就应该从人际关系和分配办法入手,建立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建设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伍】 平等的意义有两条,一是人格平等,二是机会均等。只要做到这两条,先富后富,多富少富,不是问题。 * 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有可行性。所谓“可行”,还不仅是“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合人情”。 【陆】 要弄清楚一个人哪些地方不对,或者哪些地方不妥当、不周全、有问题,最好听听反对派怎么说。反对派的意见,虽然未必就正确,但一般都能说到点子上。 * 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常常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 * 损人利己,是绝对不能提倡的。它对社会、对大家、对每个人都不利,都是损害和祸害。 * 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不咬人。那些真正损人利己的家伙,几乎从来都是只做不说的。 【柒】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道德的“如何可能”和“怎样可能”。 * 道德的前提,是承认每个人的“利”。道德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受损失。利之所在,岂非德之本源? 本书看点(2) * 一个爱别人、帮别人的人,也能得到别人的爱、别人的帮助,正说明这个社会是健康的。如果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们,不但要流血,还要流泪,那就反倒不对了。 * 不要简单地把思想家分为“左派”和“右派”,左右是会相互转化的。 【捌】 天意即民意。因此,君主的领导权,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也因此,如果君主太不像话,人民就有权废了他。 * 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是既讲君权也讲民权,不讲平等却讲对等的。 【玖】 不要以为让人说话、多听意见就是民主。民主首先是权利,不是义务。 * 任何在人间建设天堂的主张,一旦实施,建设出来的都势必是“人间地狱”。 *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于它不是现实,而且离现实比较远。近,就不是理想,而是目标了。 * 一个学者,一个思想家,应该客观、公允、严谨、不偏不倚,但如果严谨到谨小慎微,客观到没有立场,公允到变成老好人时,那就是“面瓜”了。面,是不会有吸引力的。面瓜的思想,也是不会有影响力的。 【拾】 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则是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 整体不过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当回事,今天牺牲一个,明天牺牲一个,最后整体利益也没有了。不要说什么“大河不满小河干”,实际上是长江、黄河都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长江、黄河还有水吗? * 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 * 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靠得住吗?如果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每个人都不幸福,都做牺牲,那样的“幸福”,又要它干什么? * 无私奉献当然崇高而伟大。作为个人,你完全可以这样做。如果你真诚地这么做了,我将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别人,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那我们就只能说,对不起,你不能这么要求,也没有权力这么要求。或者说,你可以提倡,不能强迫。因为一旦强迫,就违背了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初衷。 【拾壹】 我无比敬重见义勇为的人,但决不希望人人都成为这样的英雄。因为一旦有见义勇为,就同时意味着或者有灾难,或者有犯罪。 * 作为个体,能够在困境之中以微弱的力量相互救助,这实在是很崇高,很悲壮,也无疑给那无望的世界平添了希望的亮色。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把每个个体都逼到这个分上,难道还是一个好的社会,或者说是社会的最佳状态吗? *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总和也。因此,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每个人的天下。也因此,重视爱护天下,就是重视爱护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 * 只有首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首先爱护自己,才能爱护社会。真正贵天下、爱天下的,也一定是贵自己、爱自己的。 * 真理可能只有一个,却未必就掌握在自己手里。或者说,我们未必就掌握了真理的全部。更多的情况,可能是我们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别人也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大家都只掌握了某一部分,合起来才是全部真理,甚至合起来也还只是真理的更多部分。 本书看点(3) * 毫不利己,可能“专门利人”;两袖清风,可能“造福一方”。但也可能相反——毫不利己,专门害人;两袖清风,十恶不赦。 【拾贰】 道家的主张,就是“不折腾,才有救”。 * 君无为,则民自治。领导什么都不做,下级和民众就什么都做了。 【拾叁】 当人们对此刻不满时,就会想念和向往从前。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只记得住从前的好处,记不住从前的坏处,正所谓“只见笑容,不见鬼脸”,而且那好处也往往被放大。 * 文明、富裕、科技进步,绝不是导致罪恶的原因。贫穷、愚昧、落后,才是万恶之源。 * 治国不妨消极无为,做人最好没心没肺。 【拾肆】 理想主义者的特点,是他的主张一定要自己认为“最好”。有没有用,不管。现实主义者则相反。他的方案,是不是“最好”不敢说,但肯定管用。 * 在儒家看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好是有一点管理,又不统得太死;有一点自由,又不放任自流。 【拾伍】 刑罚是公开的明控制,权谋是私下的暗控制。 【拾陆】 普通人治国,不能靠本事,只能靠制度,靠“法”。既然要“以法治国”,立法就得公开,执法就得公正,司法就得公平,否则法就没有威望。 * 标准统一,就不能因人而异。标准唯一,就不能政出多门。标准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标准公开,就不能暗箱操作。这样一来,任何人想做手脚,都弄不成。这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人与人的平等。 * 一个“以法治国”,就把儒家和道家统一起来了,即“无为而有序”。同时,也把儒家和墨家统一起来了,即“有序而平等”。 【拾柒】 国家和社会之所以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心和人性出了问题。所以,要“救世”,就得先“救人”;而要“救人”,又得先“救心”。 【拾捌】 在韩非这种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著,庄子的浪漫,几乎一下子就失去了分量,变得单薄、空洞、苍白无力,甚至滑稽可笑。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 讲功利,讲实惠,承认趋利避害的合理性,是墨家和法家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墨子以利害说道德,韩非以利害说制度。 * 只有“良法”,没有“好人”,天下还是不能太平。 *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想”,有时候比“做”还恐怖。 * 孔子的道德主张,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还能治国? * 道德虽然不能治国,却可以育人;法制虽然不能育人,却可以治国。一个国家,如果法制既健全,社会又道德,岂能不长治久安? 【拾玖】 消极决不意味着不好。相反,消极的仁(恕)比积极的仁(忠)更重要。 * 己之甚欲,也勿施于人。这才是完全、彻底也更重要的“恕”。 *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孟子认为,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 【贰拾】 仁是境界的追求,义是行为的准则。 * 义,是一把刀剑,而且是双刃剑。对别人,也对自己;杀坏人,也可能伤好人。 * 讲“忠义”,往往不问是非;讲“侠义”,往往不守法制。 * 人类之所以要有道德,要有正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且是每个人、所有人、一切人的幸福。因此,但凡违反人性的,便一定是“伪道德”。 * 正义有如真理,并不一定就掌握在谁手里,任何人都没有“专利权”和“独占权”。 * 真理与真理,正义与正义,有时候也是会冲突的。 【贰拾壹】 真实而自由地活着,是每个生命体同等拥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剥夺,也没有资格去嘲笑。 * 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言论,也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高明。 * 任何人都不能以己之长笑人之短,不能以一种自由嘲笑另一种自由,以一种真实嘲笑另一种真实。 * 只要主张真实和自由,就一定会主张宽容。因为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 以理杀人,用道德杀人,并不比用刀子杀人温柔。所谓“拿起笔,做刀枪”,除非是面对强权,否则是很恐怖的。 【贰拾贰】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 可以“各取所需”,但不要“厚此薄彼”;可以“学以致用”,但不要“急功近利”;可以“弘扬继承”,但不要“全盘照搬”。 * 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现代社会是宪法社会。宗法社会的人,是“臣民”;宪法社会的人,是“公民”。公民是个体,臣民是群体;公民是独立的,臣民是依附的;公民受宪法保护,臣民受宗法制约;公民与公民是平等的,臣民与君主是不平等的。 * 拒绝和说“不”,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没有人权,也就没有民主。 * 没有人权,就什么都谈不上。所以,传统社会虽然也讲“以人为本”,却只有“民本”,没有“人本”;或只有“民本”,没有“民主”。 * 民本是“为民做主”,民主是“人民做主”。为民做主,做主的还是君,所以是“君主”,即“主权在君”。人民做主,做主的是民,所以是“民主”,即“主权在民”。 * 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人事;西方人讲科学,中国人讲道德。所以,西方哲学是“物理学之后”,中国哲学是“伦理学之后”。 * 我们在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兼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样才能荡起双桨,驶向彼岸。
回应 2013-04-08 09:14 -
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婚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 管好自己,这个世界就不需要别人来救了。 因此,要紧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不做,反倒有救。
2013-03-10 12:42
-
时笙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第二就是当前这场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迟早会过去。人类社会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脆弱,不会顶不住的,读不读先秦诸子都一样。读,会过去。不读,也会过去。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尽管当前这场危机可以渡过,这场风暴也会过去,但还会有下一轮的风暴,下一轮的危机。我们人类,命中注定只能在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进程中前行。有前进,就会有后退;有胜利,就会有失败;有成功,就会有挫折;有辉煌,就会有暗淡。危机永远存在,风...2017-04-26 18:14
论坛 · · · · · ·
我山之石与易中天以前出的那本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 | 来自我非衣 | 1 回应 | 2012-11-23 |
易中天微博上关于此书的书摘 | 来自尚任之 | 2 回应 | 2011-08-05 |
更进一层的我山之石 | 来自秋秋 | 2009-09-22 | |
正在看………… | 来自白龙 | 2009-09-18 | |
重温儒墨道法 | 来自啊樂 | 2009-08-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7.8分 161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贝贝特人文馆 (QBY)
- 武侠&神怪&历史&传说 (梦享自由)
- 萱 (w5gy1)
- 醉花阴:2009年读书回顾 (浮生胡言)
- 从今天开始,大学读书【bis 2014】 (饺子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山之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头被门夹着 2016-03-30
深入浅出。
3 有用 Frankel 2013-08-03
年度最佳好书之一,把先秦诸子百家的立场说的非常清楚
0 有用 [已注销] 2016-04-23
评价这么高啊,开玩笑么?
0 有用 Stigrex 2009-09-15
东周大乱,天下总公司、诸侯国分公司、大夫家子公司纷纷资产重组而行不正当竞争,诸子百家起而“救市”,利弊得失各异。今人易中天,逻辑清晰,置评中肯,立足现代公民社会,以拭传统我山之石。
0 有用 稔之 2019-12-03
将四家对比,进行脉络梳理,国学入门,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光头光脚小阳线 2021-01-14
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要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世,越救不了。
0 有用 温柔的小贝贝 2021-01-05
这本书未免也太简单了
0 有用 苏航 2020-11-23
任何的改革方案,都必须合大多数人的人情与利益♥要弄清楚一个人哪些地方不对,最好听听反对派的意见,虽然未必就正确,但一般都能说到点子上。反对派自己的主张,没准根本行不通;但他们对别人的批评,却常能够击中要害🌟 杨朱一毛不拔,捍卫民众利益。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总和也。拯救天下的最佳方式,就是每个人自己救自己,通过救自己... 任何的改革方案,都必须合大多数人的人情与利益♥要弄清楚一个人哪些地方不对,最好听听反对派的意见,虽然未必就正确,但一般都能说到点子上。反对派自己的主张,没准根本行不通;但他们对别人的批评,却常能够击中要害🌟 杨朱一毛不拔,捍卫民众利益。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总和也。拯救天下的最佳方式,就是每个人自己救自己,通过救自己来救天下。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救了自己,天下也就等于被拯救了。能够拯救自己的人,才能够托付天下🌟 墨家关注社会: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仁爱、正义、自强。 (展开)
0 有用 蒋客祁 2020-11-14
作为入门书来讲还不错 只是09年时兴的幽默现在听来有点过时了 扣一星
0 有用 崔一墩 2020-09-13
亚朵发现的书,只当消遣看的,没想到还真在趣味中学了不少。据说是易中天写的最好的书之一,确实做到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