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译者: 张甲民 / 陈中耀
出版年: 1984年12月
页数: 313页
定价: 0.96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方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 10088-902
内容简介 · · · · · ·
《风流赛义德》一个苏丹乡村的无名少年,自幼丧父,只有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在学校,他凭着自己非凡的记忆力,很快就表现得出类拔萃,先后被送到开罗和伦敦深造,二十四岁就获得了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担任经济学讲师的职务。就是这么一个天赋过人的青年,却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变得风流不羁,先后招致了几个女性的死亡,因而被判处七年徒刑。刑满释放后,他浪迹各地,最后回到苏丹,在北部一个边远的村镇里定居下来,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生活过得很安适,同时也为乡亲们做了一些好事。然而因一次酒后失言念了一首英文诗,被迫讲出身世变故之后,便在那年尼罗河发水的季节里,以跳河自尽,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宰因的婚礼》主人公宰因这个发育不良、头脑简单的农村青年展开。这位主人公整天在村里东游西逛,看到谁家姑娘漂亮,就会一见钟情,并且从此到处宣扬他爱上了这位姑娘。在那保守的乡村里,谁...
《风流赛义德》一个苏丹乡村的无名少年,自幼丧父,只有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在学校,他凭着自己非凡的记忆力,很快就表现得出类拔萃,先后被送到开罗和伦敦深造,二十四岁就获得了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担任经济学讲师的职务。就是这么一个天赋过人的青年,却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变得风流不羁,先后招致了几个女性的死亡,因而被判处七年徒刑。刑满释放后,他浪迹各地,最后回到苏丹,在北部一个边远的村镇里定居下来,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生活过得很安适,同时也为乡亲们做了一些好事。然而因一次酒后失言念了一首英文诗,被迫讲出身世变故之后,便在那年尼罗河发水的季节里,以跳河自尽,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宰因的婚礼》主人公宰因这个发育不良、头脑简单的农村青年展开。这位主人公整天在村里东游西逛,看到谁家姑娘漂亮,就会一见钟情,并且从此到处宣扬他爱上了这位姑娘。在那保守的乡村里,谁家姑娘经他这么一嚷,便会芳名大振,以致远近闻名的乡绅、名流或风流少年闻风而来登门求亲,把她娶走。而这时宰因却毫不动心地去寻找新的目标,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爱情故事。这么年复一年地“传播爱情”,不断地让别人去收取他爱情的果实,但是他最后还是以自己的忠厚,善良赢得了堂妹尼阿玛的爱情。
作者简介 · · · · · ·
塔依卜·萨利赫,塔依卜·萨利赫是苏丹zui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除《宰因的婚礼》《移居北方的时节》以外,还有中篇小说《家庭之光》、短篇小说集《瓦德·哈米德棕榈树》等。他的作品一般以苏丹北部农村为背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苏丹的社会状况,受到苏丹和阿拉伯读者的推崇,也得到其他许多国家的重视。
张甲民,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阿拉伯语基础教程》和《中国高等学校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第一编者),《中国文化读本》(阿文版),《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参编及修订主持)。
目录 · · · · · ·
宰因的婚礼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怎么就命中注定而遇上许多这样的人呢?他们帮助我,提携我,而我对他们却毫不感恩戴德,这是事实。我接受他们的帮助,好像这是他们对我应尽的义务。[这里或许想说:如果穆斯塔法能对所拥有的一切有多那么一丝丝感恩,或许就不致于最后这么惨走向毁灭了?] 当时我十五岁,长得很结实,鼓鼓囊囊的像个皮囊,看到我的人总以为我二十岁。我走后,在学校里留下的是不同凡响的成功故事,我的全部假货就是那像锋利匕首一般好使的脑袋。但我心里却冷若冰霜,似乎我的胸腔是石浆浇注的。 “我们大家归根到底都是单独旅行的”——我去开罗途中遇到的神父说 我诵读诗篇、谈论宗教、涉猎哲学、指点画幅、平说东方精神……我什么都干,以便把女人拉到我的床上。接下来我再去追猎另外一个。 我的卧室是座坟墓。……每个女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平静的池塘,我知道如何去搅动它。 城市成了一个神奇的女人,她拥有神秘的暗号和暧昧的黑话,把各色人等都拉进他的怀抱,为追求她我几乎落个半死不活的下场。 我的卧室成了培植痛苦——那致命毒菌的温床。这些女人和她们的祖辈一样感染这种毒菌本来就有千年之久,而我却激发了这种瘾,使之突然大作而成了无形的杀手。[这一“致命毒菌”就是“爱情”吧,穆斯塔法·赛义德亲手培育的这一毒菌让三个无辜的女人为情自杀、也让他自己内心麻木到只能通过尝试征服像琼妮·莫里斯这样桀骜不驯、滥情又疯狂的女人来寻求内心仅存的一点点“刺激感”,进而越陷越深,走上谋杀和自我毁灭的果报——这里的分析,是胡乱套用了上一本书《身体从未忘记》中有关PTSD的描述和机理,貌似也还真说得过去——反正精神疾病也差不多了,一般患有一个就连着一大串,不是?] 她(希拉·爱丽诺德)走进我的卧室时是个童真少女,走出去时血液里已染上这种毒菌。第二天她就自尽而死,只言片语也没给我留下。 昧着良心的生活是毫无意思的。 甚至我向来觉得心地善良的翰明特上校也出来作难。他在作证时谈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4页 -
在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度的瞬间,一些事情对他来说,也就显得如此不真实,以致同时又感到一切也都是可能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风流赛义德"的人也喜欢 · · · · · ·
风流赛义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哪有饮够时?满目皆荒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蜃景,时而浮升,时而沉降, 上高坡,下丘壑,满目皆荒凉。——穆罕默德·赛义德 书中的赛意德名叫穆斯塔法·赛义德,早年留学英国,是风流的传奇天才,也可以看作彼代南方世界青年融入北方(欧洲)之理想寄托。尽管开篇不久他的肉身即逝,他的形象却被铭记在一代知识分子脑海深... (展开)
Peace in Africa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天津有座戈登楼,戈登英国人,曾带领英军镇压过太... | 来自音采 | 2023-05-01 07:54:0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华文出版社 (2017)8.8分 204人读过
-
NYRB Classics (2009)9.2分 101人读过
-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7.7分 77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3)7.6分 1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哦)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看理想)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小林冰霸)
- 【穆斯林小说】安拉的土地 (忒拜伊特)
- 东方文学丛书 (大不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风流赛义德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Athumani 2011-04-18 12:52:20
穆斯塔法死了之后还扯那么多篇幅……
0 有用 东方小奕 2022-01-13 00:11:46
到最后,国破家散,所有的人都死了,尘归尘土归土。你所努力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了,你想为之奉献的那个国家已不是当初那个你热爱的家乡,有些时候,有些事就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不以你的意志而改变,一切都始料未及。
2 有用 福泥尾巴 2016-05-23 11:24:48
尼罗河汛期,两岸的椰枣树棕榈树,以及不断出现的日落和夜晚的凉风,勾勒出一幅苏丹乡间的风貌,总会让人想起中国农村电影里常常出现的芦苇荡。关于殖民与独立,关于偏见与正解,关于外出流浪与固守乡土,一个中篇小说表达了很多。即可窥见苏丹历史进程中的一段变革时期,又似乎讲述了广大殖民地人民共有的经历。
0 有用 塞西蒙得 2022-02-14 17:10:37
充满魔力的文字,之前类似的体验有《百年孤独》《大师与玛格丽塔》《小径分叉的花园》
18 有用 西西弗斯的石头 2016-02-01 12:20:42
我觉得还是翻回原有的书名会比较好。看到的没有道长解读的深刻。西方和非西方,殖民、对自身文化的反省以及无奈,是个让身处其中的人无法摆脱的问题。坦诚地面对自己文化,并且坚持做自己能改变的,是为风骨
0 有用 有方騅馬 2023-05-12 18:11:40 浙江
看其他版本,假装看过吧!
0 有用 王二真 2022-11-09 07:51:04 广东
当文明的移植只停留在一个国家的器物层面,它们从未现代过。 而作为两者之间的殖民地教育下培养出来的精英,在文明的夹缝中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被孤立感”。
0 有用 乐观的悲伤主义 2022-09-23 23:42:47 广东
我们时常听说读书是为了培养甚至灌输给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有很多时候书教给我们的却是让我们了解要达到一个所谓正确的价值观这条道路有多么漫长、有多么崎岖。
0 有用 不疑 2022-09-16 11:10:22 上海
写给赛义德 这世界的飓风, 或许会淹没一棵树, 但从未淹没一条河。 让那火去说话。 对于当代的边缘文明来说,生活在世界的褶皱里恐怕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诅咒。
0 有用 不知道叫什么的R 2022-03-31 22:49:09
可能受了那条短评的影响,感觉对于赛义德死后的事情确实描述过多,多到感觉这本书并不想讲赛义德,而是想讲“我”的故事。“我”是另一个更符合世俗评判的更完美的赛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