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内的未成年犯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行为、心理过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青少年犯罪过程的相关因素、阶段特征和后果,展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巨大危害性及给家人造成的极大痛苦。
作者对少年犯的再教育就像挽救走向犯罪道路失败的老师一样,情感很到位,细致到渗透进每一句话里。但是,在描述犯罪经历里,对每个人都心理过程描述得太过了,多到在臆想“逝去的人”在受迫害的心理过程,这是其他在场的人再现都不能获取的内容;再就是人物,每一个给予帮助的人要被安排“身处苦难,坚持热爱生活”之类的(生活里有,写得像给出现的每个人安排了角色,很极端);呈现的内容很单方面,像在劝走入歧途的人,只要把人... 作者对少年犯的再教育就像挽救走向犯罪道路失败的老师一样,情感很到位,细致到渗透进每一句话里。但是,在描述犯罪经历里,对每个人都心理过程描述得太过了,多到在臆想“逝去的人”在受迫害的心理过程,这是其他在场的人再现都不能获取的内容;再就是人物,每一个给予帮助的人要被安排“身处苦难,坚持热爱生活”之类的(生活里有,写得像给出现的每个人安排了角色,很极端);呈现的内容很单方面,像在劝走入歧途的人,只要把人拽回来为先的策略。假设事件内容全部真实的情况下,“展示过程”“记录”就不要用到这本书了 (展开)
有明显的文学加工,但是事实
很可怕,可怕。感觉作者进行了一些文学修改,感觉是故事,可问题是这是事实啊,合理的文学加工是可以的,但是我总觉得不太舒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在读
> 9人读过
> 6人想读
订阅关于罪与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许安和他的鱼 2024-03-29 21:00:53 江西
作者对少年犯的再教育就像挽救走向犯罪道路失败的老师一样,情感很到位,细致到渗透进每一句话里。但是,在描述犯罪经历里,对每个人都心理过程描述得太过了,多到在臆想“逝去的人”在受迫害的心理过程,这是其他在场的人再现都不能获取的内容;再就是人物,每一个给予帮助的人要被安排“身处苦难,坚持热爱生活”之类的(生活里有,写得像给出现的每个人安排了角色,很极端);呈现的内容很单方面,像在劝走入歧途的人,只要把人... 作者对少年犯的再教育就像挽救走向犯罪道路失败的老师一样,情感很到位,细致到渗透进每一句话里。但是,在描述犯罪经历里,对每个人都心理过程描述得太过了,多到在臆想“逝去的人”在受迫害的心理过程,这是其他在场的人再现都不能获取的内容;再就是人物,每一个给予帮助的人要被安排“身处苦难,坚持热爱生活”之类的(生活里有,写得像给出现的每个人安排了角色,很极端);呈现的内容很单方面,像在劝走入歧途的人,只要把人拽回来为先的策略。假设事件内容全部真实的情况下,“展示过程”“记录”就不要用到这本书了 (展开)
0 有用 中药治生活西化 2022-04-05 08:47:05
有明显的文学加工,但是事实
0 有用 子周子 2018-03-25 22:53:53
很可怕,可怕。感觉作者进行了一些文学修改,感觉是故事,可问题是这是事实啊,合理的文学加工是可以的,但是我总觉得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