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汶川”特大地震对南方都市报以及全国媒体来说,是一场前所未遇的重大考验,巨灾面前,经历了新新闻观念洗礼的大众媒体,如何迅速反应,全面应对?南方都市报以自身的宝贵经验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参照!灾难发生一年后,直接参与灾难现场一线采访的南都首席记者南香红,以亲身的经历和采访相关当事人,以第一手鲜活资料和新闻案例,撰写出《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一书,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南都“汶川”报道的经验,高屋建瓴地归纳总结了灾难采访的诸多守则,其内容涉及采编工作的各个层面,并广泛吸收国内其他媒体以及国外优秀媒体的灾难报道经验,对于新闻媒体的巨灾报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香红: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二十多年。曾任《新疆日报》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发表新闻作品几百万字,尤其以特稿写作见长。著有长篇调查报道《王选的八年抗战》。
它是一本指导手记 又是一本缺点大全 它告诉我们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如何才能改正 就这两点 就值得五星
本书很好的反思了一个媒体机构在面对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事件时的所作所为,从应急反应,指挥判断,到前线人员的亲历和新闻伦理,整理了很好的应急/实战/物资守则,内容全面。读的过程中有很大情绪起伏,浑身发冷,地震那年的影像资料新闻报道已然很模糊了,但靠着文中所述的入川,进入震中,一点一点又搭建了对这一巨灾事件的认知。地震第二年正好自驾去九寨沟,路上仍然有余震和塌方,有没清理完的巨石,但那时还不到知道这些画... 本书很好的反思了一个媒体机构在面对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事件时的所作所为,从应急反应,指挥判断,到前线人员的亲历和新闻伦理,整理了很好的应急/实战/物资守则,内容全面。读的过程中有很大情绪起伏,浑身发冷,地震那年的影像资料新闻报道已然很模糊了,但靠着文中所述的入川,进入震中,一点一点又搭建了对这一巨灾事件的认知。地震第二年正好自驾去九寨沟,路上仍然有余震和塌方,有没清理完的巨石,但那时还不到知道这些画面和经历的意义。南方系那时正在崛起的路上高歌猛进,读着这些文字能感受到新闻理想主义和专业精神。也同样是读这本2009年的书的今天下午,南都微信号头条是“刚刚!深圳通知”。只想长叹一声,新闻已死。“时代进程的记录者,现代社会的培育者,公民意识的启蒙者”,已经不复存在了。 (展开)
真不错!
一家媒体的责任、人格和情怀
关于汶川地震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再次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 更多书评 3篇
> 16人在读
> 99人读过
> 612人想读
订阅关于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eym 2012-07-10 21:04:33
它是一本指导手记 又是一本缺点大全 它告诉我们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如何才能改正 就这两点 就值得五星
0 有用 Herring 2022-08-20 22:43:40 上海
本书很好的反思了一个媒体机构在面对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事件时的所作所为,从应急反应,指挥判断,到前线人员的亲历和新闻伦理,整理了很好的应急/实战/物资守则,内容全面。读的过程中有很大情绪起伏,浑身发冷,地震那年的影像资料新闻报道已然很模糊了,但靠着文中所述的入川,进入震中,一点一点又搭建了对这一巨灾事件的认知。地震第二年正好自驾去九寨沟,路上仍然有余震和塌方,有没清理完的巨石,但那时还不到知道这些画... 本书很好的反思了一个媒体机构在面对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事件时的所作所为,从应急反应,指挥判断,到前线人员的亲历和新闻伦理,整理了很好的应急/实战/物资守则,内容全面。读的过程中有很大情绪起伏,浑身发冷,地震那年的影像资料新闻报道已然很模糊了,但靠着文中所述的入川,进入震中,一点一点又搭建了对这一巨灾事件的认知。地震第二年正好自驾去九寨沟,路上仍然有余震和塌方,有没清理完的巨石,但那时还不到知道这些画面和经历的意义。南方系那时正在崛起的路上高歌猛进,读着这些文字能感受到新闻理想主义和专业精神。也同样是读这本2009年的书的今天下午,南都微信号头条是“刚刚!深圳通知”。只想长叹一声,新闻已死。“时代进程的记录者,现代社会的培育者,公民意识的启蒙者”,已经不复存在了。 (展开)
0 有用 i'm fine 2011-11-25 13:53:19
真不错!
0 有用 海贼花花 2011-11-23 20:54:14
一家媒体的责任、人格和情怀
0 有用 叫我夏末Summer 2010-10-20 19:14:19
关于汶川地震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再次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