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张爱玲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已退瓣#亲自 2017-11-27 19:43:28

    弟弟并不比任何别人懂张爱玲。除了些许童年记忆和长大后极零星的会面,全都是外界消息拼凑而成。只是映照了张爱玲笔下那羸弱和无助的形象。她童年疼爱的弟弟,后来成为旧社会的牺牲品和助力者和无能的象征,死在她的作品里。有些悲凉。

  • 20 InsomniaUdon 2012-10-20 22:27:21

    在李鸿章 张佩纶那大家子里 只有张爱玲才是真正的传奇。

  • 13 一个小标点 2015-05-20 16:29:54

    看过的在家里,论文期借了这本用。“四十明朝过,犹为世网萦。蹉跎慕容色,煊赫旧家声。”一个旧贵族家庭面对大厦将倾的无能为力。“她所沉吟的‘乱世’从她外曾祖父那一辈就开始了。”后日本人进攻香港,学业被打断,战时状态,一切都失去了确定性,“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家也许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夕—无牵无挂的空虚与绝望……”这已经超出了个人造际,而更像是对战争状态的描写。在惊天动地的社会变革面前,个人显得多么渺小,因此她更加贪恋那一点细节,一点味道。胡兰成说她“不会跌倒”,她却为胡兰成跌倒了。50年上海第一次文代会,她的一身旗袍在蓝色和灰色的人民装中那样刺眼,她那样聪明,离乡离国,从此再也没回头。

  • 25 神气神气神神气 2015-08-27 00:08:20

    说实话,读罢此书便会发现,张子静一直在说他的姐姐是天才而他却是庸才,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只是,虽然这本书讲的是张爱玲,但无形中又会让人不由自主关注起这个一直躲在张爱玲背后的弟弟,他好看却懦弱,一直的学业被自己的疾病所阻,而自己又被自己姐姐的光芒所笼罩,他的姐姐得以逃离那个旧社会家庭,可他却要一直被困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于是,他的文字中虽然字字都透露着对自己姐姐的尊敬,但也有阵阵怨恨的感觉,这种矛盾的心理贯穿这本书始终,让人对张爱玲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她身边的那个没有光芒的弟弟。终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太阳,太阳的光芒太甚就会灼人双眼,也会伤自己性情。

  • 6 三四 2011-07-24 10:53:41

    不完满的家庭。看得心酸。苍凉一地。子静是个好名字。

  • 4 日暮里的狄阁老 2011-02-22 17:18:34

    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 2 许莲子 2011-09-30 19:36:47

    不在一个层次上,做姐弟也不比别人了解更多。回忆童年略有一点体己味道,往后就变成各种引用,由张子静或王子静写都没什么区别。上班途中看完,想起今天恰好是张爱玲诞辰。

  • 4 yuan 2011-12-18 17:07:58

    1,第222页登有一张1947年的旧照,时年张子静二十六岁,五官果然是如同所听闻那般俊美。与毒药有几分神似——但毒药是后天又动过刀子,再加工的。这样的人才,一生也没被哪个女人专断独有,孑然度日,说来也是桩传奇;2,第266页,“每年都有一批新的‘张迷’产生,他们通过张爱玲的小说,成长为崭新的文学青年这本书主要是献给那一批又一批‘新张迷’看的。他们将在这本张爱玲前传里看到她的文学典范,一代又一代,永远生生不息”,但凡有几分感性与感念,眼眶是不得不热的。

  • 5 鲤拾一 2013-11-10 13:15:37

    在对待父亲的态度上,姐弟还是有某种相似的。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之前总觉得张爱玲比较凉薄,然后从张子静的回忆中,看得出,很多地方还是跟普通的姐弟一样,但是最后的不告而别,张爱玲终究是个奇特的,不拖泥带水的女人。然而对普通人来说,未免寒心,张子静还是比较宽厚的。——这是刚开始的感觉,看了遍小团圆,突然觉得,张子静还是那个会写信给二表哥说张爱玲侮辱门楣的弟弟,当着众人面,却笑嘻嘻的,一如当着张爱玲的面一样。

  • 4 梦游人 2013-11-11 22:14:40

    为了写张爱玲的obituary,又借了张爱玲之弟张子静写的口述传记来看。印象中一直记得张爱玲有个弟弟,没想前几页张子静就引用了姐姐对他的那段描写。而事实上,比起才女姐姐的造诣,张子静的一生确实如张的感慨,碌碌无为,一生平庸。现在回想,高中时如此迷恋她,给我最大的激励就是要活出点名堂,不要一辈子都埋在人堆里。以及,至今听到“张爱玲”这三个字我依然会感动悸动,多么美丽的名字!

  • 2 绘里 2010-01-25 23:39:30

    亲人往往未必了解更多

  • 2 锦瑟二十 2010-08-14 19:08:23

    许多年前看过一回。可惜弟弟直到死都没有看到过《小团圆》,再亲的人有些东西也是感应不到的。

  • 2 Kola 2010-02-27 00:25:57

    很简单的一本书(说简单是因为这是看完时间简史之后看的一本书),张子静的文字还算简洁练达,虽然不如姐姐那么艳丽…… 要说爆料远不如小团圆来的厉害……不过也反映了张家人亲情之间的冷漠,比如妈妈对弟弟,姑姑对弟弟,还有晚年的张爱玲对姑姑,是否有经济能力是一回事,亲情的传达是另一回事,大概都太过追求实际吧。张家显赫家世的败落;爸爸,姐姐和弟弟,其实资质上又能差多少呢,只不过爸爸和弟弟败家贪玩,姐姐勤奋,最终各人的结局真的差了好多,这还是蛮让人感慨的……

  • 3 樱桃青衣 2014-05-12 09:29:10

    如果张爱玲的最后三本小说不曾出版,那么我们无法知道姐弟之间的隔阂竟然到了这个程度,张子静对爱玲,尤其是成名之后,几乎是完全不了解的。她和桑弧的一段情,在这本书里被否认了,可是在《小团圆》里写的明明白白。他以热烈的赞美的口气写起张爱玲,可是她在《雷峰塔》里把他写的如此不堪,直到把他写死了。于是他的传记也变的浮于表面了,情何以堪。

  • 1 东区小猪 2012-07-12 21:22:04

    研究张爱玲最好的材料 通过弟弟的叙述 知道了很多他们生活的细节以及各种不同类型关系的复杂程度 也知道了很多小说的原型 下次再读张应该会有更多收获吧

  • 0 Luffyjun 2011-05-31 21:56:36

    钻石般璀璨的女人,拥有的却是苍凉悲壮的一生。。若用时间为史,她的一生必是荡气回肠!不明白她为什么一生对胡兰成那么痴情。。不明白她为什么在大洋彼岸度过孤寂的后半生,悄然离世……

  • 1 离箫 2016-01-14 10:01:48

    凡人写史,贵在真诚质朴。

  • 0 辉城啊 2011-12-06 22:56:57

    三颗半星吧。

  • 0 宝莉心语 2010-01-28 13:04:58

    一个平庸的人生在了一个不凡的位置上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