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缺(全四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7 拔刀诀 2010-06-02 16:24:27

    读前几章有惊艳的感觉,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成书于7、80年代。看到后来发现它的优点也是它致命的缺点,事无巨细一例铺排繁复,文字和历史细节都考究,却没有一张一弛的节奏感,看几章可以,看完四卷本,属实头晕脑胀。

  • 63 naoko 2015-12-31 04:42:21

    这个战争场面一般,但是政治描写特别好,城破那卷写的特别虐,碾压现在的历史种马文。

  • 15 世玉 2014-12-19 18:12:19

    我会对你们说我昨天去大四甩卖的时候仅仅用20块钱就买到这一套书么~

  • 35 阿溟 2015-09-12 11:41:29

    文字驾驭的水准之高,对历史,民俗,文化细节的了解之深,在我个人读过的历史小说里还没有这样的作品。所以,我也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一本书耗尽了一个作家一生的心血。

  • 17 赌神传人 2014-09-09 12:55:30

    还是前朝的老先生渊厚啊。虽然有愤青气,却也真挚正大。关于抄家那段借古讽今甚明,怪不得迟迟不能再版:)第四册是败笔。

  • 7 江户川歌磨 2016-06-28 00:19:01

    读到1/5,读不下去。背景架构有意思。但作为小说,笔法有一种思想道德修养+京剧脸谱的拙劣感。

  • 9 离香 2017-09-19 22:20:02

    对北宋末年的历史重现当然是很完善的,但是好端端的宋元白话里夹杂了大量马哲体的评述,虽然我理解作者从50年代坚持写到80年代的不易,但这样文学性是不是差了一点?

  • 8 边城不浪 2010-11-16 19:30:16

    被忽视的一部作品。四九年以后大陆最好的历史小说,第一卷尤其出色。历史细节活色生香,史家情怀贯穿始终。

  • 10 Redhair 2017-08-12 18:08:05

    卷一笔力惊人。东京繁华,官场盘根错节,都刻画栩栩如生,拍案叫好!但是后期一度平庸,旁生枝节,煌煌巨著130万字,事无巨细便成为致命缺点。大宋腐败滋生,内部错乱,上无英主,掣肘颇多,纵有刘琦马扩奔走斡旋,种姚二家骁勇善兵,任凭宗泽韩岳一心北伐,日月重光,金瓯无缺,宛如幻梦。

  • 6 Ben 2014-02-01 09:09:26

    连续看了几部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发现国内当代小说作品水平还不错。这是一篇篇幅相当长的小说,情节不算长,但描写相当细致。人言“宋亡之后无中国”,这部书相当好的反应了那一段历史。

  • 6 光轮2000 2014-06-11 12:14:43

    从寒假到现在,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一直拖这么久,一是没有太多空余时间,还有就是不忍一口气读完。当时在家用kindle看第一卷,太精彩了以至于必须买来纸质版读,不然实在有愧于这么优秀的作品。作者加叙加议的手法运用得非常棒,一步步把你带入到那个历史环境中。杨可世攻入燕京,耶律大石率兵护驾萧皇后那章更是看得我热血沸腾。也许是客观原因,最后的结局有些仓促,多少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但这丝毫无法影响《金瓯缺》在我心中的地位。我书读得不多,不敢说它是最好的历史小说,但一定是无与伦比的!

  • 6 Ray 2018-08-01 09:16:24

    第一等历史小说当之无愧,严锋诚不我欺,确非《曾国藩》、《少年天子》、二月河清帝系列、山冈庄八之冗长《家康》等芸芸可比。

  • 11 skewness 2017-11-13 20:36:19

    我直说了:写法已经过时。那段历史本可以写得更精彩的。作者偏偏不塑造人物,直接预设人物。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大段大段的议论+感慨+直接告诉你谁好谁坏。我看到一半简直看不下去。唯一亮点,最大限度还原汴京城风土人情,比现在网文不知道高哪里去了。

  • 3 姬长安 2014-07-02 12:10:10

    历史小说写作标杆,写不出来这种就写架空吧

  • 9 钱之江 2013-02-03 11:59:00

    真的奇怪,这本书的得分那么高,如果就能文字而言还有点古典美感的话,意识形态的政治观点却是一堆烂货,行文拖沓,明显的优点就是宋代气质还有。

  • 3 燃烧的草莓 2012-05-12 21:33:07

    一场东京繁华梦,多少男儿血泪,终是金瓯残缺,半壁江山拱手相让,江南颓靡。

  • 7 星河~努力煮粥 2012-12-03 22:20:22

    原来只知道海派的王安忆笔法恢弘而不失婉细,《长恨歌》《天香》俱是精品,看了《金瓯缺》,方知上海滩真真乃是藏龙卧虎之地。对北宋官民生活的描绘,对东京节庆风俗的摹写,对时事官场浮沉的记录,时而广角,时而长焦,徐兴业以史家风格叙事,有评述,有立论,一路读来如饮清茶,掩卷后犹慨叹不已啊。

  • 3 希夷子 2012-06-27 10:17:29

    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国家仇,民族恨,各种人民赛高。感情泛滥无节制,文笔平庸夹带私货。真诚固然真诚,不过再真诚掏出来的也是狭隘和扁平的文字罢了。

  • 6 匪我 2016-04-24 00:48:58

    一部长篇小说 勾起了历史的长叹 多事之秋 三方势力 起起伏伏 轮回反复 个人在历史中间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个人勇猛 但全军胆颤 一军虽强 但全军萎缩 全军无畏 但诸军无节制 诸军联勤 但总督背叛 总督果敢 但朝廷争斗 朝廷周全 但帝王懦弱 即使推到顶层设计的位置 也无法理解这个民族 整个家国就这样沦落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 王朝更替推陈出新 可这段历史并不是螺旋般的向前推动 而是落后的文化侵占先进的文化 野蛮的文明取代智慧的文明 大中国的历史上 有好几次这样的反复 不可说这是一个别现象 从而让我联想到了当朝天朝 过多少年后的后人来看 会不会也是这样一种心情 会不会发出同样的叹息 夜深人静的时候 思考一下那么高远的历史 那么崭新的未来 身体释然 情怀依旧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 2 深溪虎 2014-08-25 14:04:09

    写的非常好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只是略微感到有点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再有就是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因素,有些作者自己的点评现在看起来有点突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