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无端 2012-04-22 21:16:53

    我就和你们说吧别小看煎鸡蛋!【烟火人情,挺好的。】

  • 0 小敏吃掉小敏 2011-06-28 15:48:36

    不知是不是刻意追求京味儿,还是京味儿原本如此,作者写得好似一个爱吃吃爱喝喝的说书人啊。引材一般,见解什么的也还行,文笔倒是挺适合美食类,看完肚子很饿,像写给高中生做阅读用的说明性散文,或者杂志专栏文。读过汪曾祺梁实秋之后,我的眼睛已经不适应别家的散文,除了木心,也不适应别的现代诗。

  • 0 H. 2012-12-19 12:39:56

    我爱北京的食物!! 对于介绍京味儿的书籍求知若渴什么的~

  • 0 莫江南 2011-03-27 01:04:08

    借美食编辑的书

  • 0 2013-07-18 10:33:08

    读完好想吃爆肚。

  • 0 天亮天黑 2011-08-17 23:48:19

    太感动了,我饿

  • 0 老阿飞—故园 2010-09-16 02:42:51

    这种书多多益善!不仅是在讲民俗,也不仅是在怀旧,而是在怅然中反思。

  • 0 Shudoku 2010-07-14 22:11:55

    真诚的文字使得再普通不过的题材都变得很有嚼头

  • 1 乌江亭长 2020-05-17 00:19:37

    看的口水横流:春饼、合菜、豌豆黄、炒麻豆腐、鱼、三不沾、白煮肉、麻酱面、炸酱面、烧羊肉、杏仁豆腐、面茶、烧茄子、烤鸭、锅/铛爆羊肉、爆肚(及其十几个品种)、火烧/烧饼、饽饽、灌肠儿、涮羊肉、白菜、卤煮、冰糖葫芦、腊八蒜、炸丸子、芥末墩儿、饺子——在这个溽热的南国之夜,竟无比想念那个昏霾凛冽的城市。春天里从头锅吃到上桌就饱的香椿芽儿,夏日午后的过水麻酱面就大蒜,秋叶中天擦黑时刚好开锅的南门涮肉,和冬夜寒风中鼻子忽然捕捉到的一碗卤煮。。啊

  • 1 艾昂菲尔德 2017-04-20 21:14:21

    对我这个土生土长北京人来说,或精致或粗犷或繁琐或精练的吃食不光能满足食欲,还能一丝一毫的滋润那股纯粹的乡土爱。不过字里行间里透露的那种北京人这种特有的莫名的精英感和讲究确实是挺讨厌的……

  • 0 温柔单纯陈赛门 2013-01-21 04:26:49

    叙述好老派。。好习作。。老抒情,不过有提到小肠陈,恩,那一定是正经人。

  • 0 鸳鸯 2011-12-25 10:31:36

    泛着麻酱、羊肉和种种浓香的满满市井热闹的平民又讲究的砸吧滋味儿。

  • 0 Kyyper 2015-05-28 17:55:45

    2008年12月第一版,14年5月已经是第6次印刷,可见此书满满都是干货啊。

  • 0 翔子 2013-03-17 23:28:55

    老北京人写的老北京美食,靠谱。待洒家一一探寻品尝,哈哈。

  • 0 Azure 2011-11-26 11:36:06

    受不了那牛逼哄哄的语气。

  • 0 Athena 2010-10-25 07:05:18

    好! (我词穷了 只能有一个字来形容)再也没有比我不在这座城市的时候读这本书更亲切了

  • 0 解剖之眼 2015-05-03 20:36:51

    写得真真不赖。生活、生动、生鲜。在北京住了十来年了,真能吃到的地道京味儿其实不多。满大街是川菜湘菜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外加各类西餐和食。崔先生写的这些吃食,市井味儿很重,但不让人觉得粗鄙,一股子活灵活现的香气扑鼻。崔先生说,吃是有地域性的,不一定非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话在理,就像我一直不理解什么叫“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活法。但说实话,这些吃食写到书里了,成了文化了,也就离生活越来越远了。

  • 0 甜酒酿喵呜团子 2012-09-17 11:49:54

    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注脚,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