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11)
原作名: The Great Game: 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 1653-2000
译者: 祁斌
出版年: 2011-1
页数: 400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16773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1944年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他1966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过去的二十年,他作为全职作家,著有《华尔街上的猩红女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华尔街历史》,《汉密尔顿的赐福:美国国债的兴衰史》。1999年,他出版了《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祁斌,《伟大的博弈》译者。1968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同年转学芝加哥大学商学院,1997年获MBA学位。从1997年起开始在华尔街工作,先后在伦敦、纽约等地从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等业务。曾供职于法国巴黎银行和美国高盛集团,并曾在纽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任合伙人。2000年回国加...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1944年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他1966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过去的二十年,他作为全职作家,著有《华尔街上的猩红女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华尔街历史》,《汉密尔顿的赐福:美国国债的兴衰史》。1999年,他出版了《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祁斌,《伟大的博弈》译者。1968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同年转学芝加哥大学商学院,1997年获MBA学位。从1997年起开始在华尔街工作,先后在伦敦、纽约等地从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等业务。曾供职于法国巴黎银行和美国高盛集团,并曾在纽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任合伙人。2000年回国加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任战略规划委委员。2001年至今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
目录 · · · · · ·
易纲再版序
致中国读者
译者再版序
华尔街成就美国—作者和译者的对话
前言
第一章“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1653年~1789年)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发源于北美殖民地一个小小的贸易前站,但依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在当地荷兰裔移民的商业精神的催化下,它逐步成长为一个繁荣的都市。华尔街也正是从这里起步,走向世界舞台。然而在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的眼里,纽约却一直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第二章“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
(1789年~1807年)
资本市场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争议。来到市场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普通的投资者,也有恶意操纵市场的庄家。和此后数百年中的无数政府精英一样,汉密尔顿绞尽脑汁,试图寻找到一条“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
第三章“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1807年~1837年)
19世纪早期,伊利运河修建成功,这条连接美国东西部的物流和交通枢纽使得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而美国的其他地区则备感威胁,对纽约敌意顿生,它们把纽约称为“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第四章“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
(1837年~1857年)
铁路的出现,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电报的产生则迅速确立了华尔街作为美国资本市场中心的地位;而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带来了美国经济和华尔街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人们过着销金蚀银的挥霍生活。然而到了1857年,各种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现,“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
第五章“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1857年~1867年)
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在随之而来的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第六章“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
(1867年~1869年)
围绕伊利铁路的股权争夺战充满了硝烟和血腥,股市操纵者们肆意囤积股票,立法官员们则与他们狼狈为奸,而当时社会屡见不鲜的政府腐败和证券法规的严重缺失,使这一切仿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
第七章 “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
(1869年~1873年)
1869年9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操纵案。多头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精心组织了一个黄金囤积计划,他们一度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市场供给量的黄金合同,于是,黄金价格扶摇直上,“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
第八章“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1873年~1884年)
华尔街的历史舞台上,先后登场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演绎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中有的人开创了华尔街的新时代,唤回了华尔街久已缺失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摩根;有的人却以吝啬和爱财如命而留名青史,如海蒂·格林,但是,这样一位彻头彻尾的守财奴却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她说:“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第九章“您有什么建议?”
(1884年~1901年)
在美国历史上,1895年发生了一个特别的事件,黄金从国库大量外流,使得国库中黄金的数量不到法定黄金储备量的一半。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克利夫兰,作为当时已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不得不向摩根——华尔街的领袖——屈尊求援。他向摩根问道:“您有什么建议?”……
第十章“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1901年~1914年)
20世纪初期,极度繁荣的美国经济被一次由铜矿股票投机案引发的股市危机带入了深渊,股市的危机同时也引发了银行的破产,华尔街岌岌可危。华尔街的巨头们齐聚在摩根的书房里,一筹莫展。摩根的助手向摩根问道:“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第十一章“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1914年~1920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到1918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而纽约则超越了伦敦。刚刚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遭受了一次巨大爆炸的冲击,惊魂未定的来访者战战兢兢地问华尔街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第十二章“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1920年~1929年)
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年它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会员谋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第十三章“不,他不可能那么干!”
(1929年~1938年)
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崩盘。这次股灾及随后而来的大萧条迫使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并开始了对华尔街的实质性改革。同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个已经存在了近200年的私人俱乐部也遭遇了它最为尴尬的历史时刻,惠特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因盗用他人款项等丑行而锒铛入狱,就连与他相识多年的罗斯福总统都不敢相信,他惊呼:“不,他不可能那么干!”……
第十四章“华尔街也是……主街”
(1938年~196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经济繁荣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里尔开创的美林帝国使得股票深入到千家万户,而证券分析手段使得理性投资成为可能,这一切都为华尔街最终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华尔街一向被认为是美国主体经济—主街的附属品,然而,随着华尔街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华尔街也是……主街”……
第十五章“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
(1968年~1987年)
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持续低迷,使得人们对于华尔街的前景再一次感到迷茫。这时,一位华尔街作家写道:“如果说贪婪和恐惧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态的话,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
第十六章“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1987年~1999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90年代的股市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的催生和推动下,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纪之交的前夕,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万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附录1华尔街上的硝烟(2000年~2004年)
附录2金融危机大事记(2000年~2011年)
读史偶得——《伟大的博弈》再版跋
网友评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荷兰人发明了最早的操纵股市的技术,例如卖空(short-selling,指卖出自己并不拥有的股票,希冀在股价下跌后购回以赚取差价),卖空袭击(bear raid,指内部人合谋卖空股票,直到其他股票拥有者恐慌并全部卖出自己的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内部人得以低价购回股票以平仓来获利),对敲(syndicate,指一群合谋者在他们之间对倒股票来操纵股价),以及逼空股票(corner,也称杀空或坐庄某一支股票,或囤积某一种商品,指个人或集团秘密买断某种股票或商品的全部流通供应量,逼迫任何需要购买这种股票或商品的其他买家不得不在被操纵的价位上购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6页 -
投机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名词,至少在华尔街以外的地方是这样的。投机者经常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寄生虫,他们并不创造财富,但却能从中牟利。当然,经纪人们很乐于看到人们热衷于投机,因为他们可以借此进行频繁的交易为自己增加大量的佣金。但是,这些投机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交易量,增加了市场的参与者,而这恰恰有助于确保市场产生最公正的价格。但是"投机者"一向是华尔街上一切不幸的"替罪羊",他们总是会被指责为每一次市场狂热以及必然随后而来的熊市的罪魁祸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伟大的博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伟大的博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伟大的博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6 条 )


中国的起飞可以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


汉密尔顿--范德比尔特--JP摩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固定链接:http://www.saoyuying.com/2010/10/the-great-game/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是一个因高收入而令人向往的行业,也是充满激情和神秘感的地方。在公众印象中,这里聚集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和最密集的资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上演金钱世界的悲喜剧。我认为要想涉足一个... (展开)-
powerddt (神往八方云水客,禅居四库眷书人)
天天听好书 伟大的博弈 | 薛晓明 1203 5万次阅读 12-02 畅听更多精选好书,尽享巅峰会员待遇 听350年资本市场兴衰史,搞清世界第一强国的经济命门 书名:《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作者: 约翰·戈登 今日解读:薛晓明 解读人简介: 陕西洛南人,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澳洲SBS国家广播电台特约时事评论员。 播音:裴喜,北京台特约播音员。 责编:李峻 音频编辑:陈子夫 谁还在读: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7-12-17 14:38 8人喜欢
天天听好书
伟大的博弈 | 薛晓明 1203
5万次阅读 12-02
畅听更多精选好书,尽享巅峰会员待遇
听350年资本市场兴衰史,搞清世界第一强国的经济命门
书名:《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作者: 约翰·戈登
今日解读:薛晓明
解读人简介: 陕西洛南人,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澳洲SBS国家广播电台特约时事评论员。
播音:裴喜,北京台特约播音员。
责编:李峻
音频编辑:陈子夫
谁还在读: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经济学教授易纲
01 听前思考
三个世纪的博弈中,华尔街舞台上有哪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华尔街能够崛起为金融帝国,关键因素是什么?
02 书中金句
投机商们经常比华盛顿更早、更清楚地了解即时战况,事实上,华尔街早于林肯总统知道了葛底斯堡战役的结果。
摩根:“品德比金钱和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一个我不能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做抵押,也不可能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
最好的价格出自最大的市场,这是一条金融的“万有引力定律”。
对付任何经济危机,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
华尔街已经超越国界,影响力也超越了国界,而监管只能止步于各国的边境之内。
03 精华笔记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描述了华尔街的350多年的历史演变。在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一系列的关键人物与重大事件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合力将华尔街推向了金融帝国与世界强权的位置。
在三个多世纪的博弈中,有四大因素决定了华尔街的命运。
第一个因素是战争。
华尔街的命运与战争紧紧相连。荷兰与英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无意之间创造了华尔街。荷兰人建墙的1653年因此成为华尔街元年,也就成了《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的记事起点。
美国独立战争带来金融转型的契机。通过独立战争,北美人民赢得独立,美国建国。从此,北美十三州摆脱了英国殖民政策的束缚,开始大张旗鼓发展自己的制造业、银行业。华尔街迎来契机,从商业街向金融街转型。
凭借南北战争的大牛市,华尔街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华尔街崛起成为世界强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贯依靠进口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美国,一下子从债务国变成了世界头号债权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大哥”英帝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从此,再无力争夺金融霸权,伦敦金融城沦为华尔街小弟,世界金融史正式进入华尔街时代。
第二个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
对华尔街非常关键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伊利运河。凭借伊利运河,纽约崛起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贸易和经济中心。作为纽约的金融街,华尔街近水楼台先得月。伊利运河的巨额融资,以及海量的贸易扩张,需要海量的信用扩张,发债、募股成为金融魔法师的咒语,全美史无前例的经济大繁荣造成全美史无前例的资本市场大牛市,于是华尔街就不得不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在19世纪30年代的时候,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大崩盘与危机之中。这个时候,铁路建设扮演了华尔街救世主的角色。铁路建设需要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最好的交易证券。在这里,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了完美的正反馈链条。到了1843年,在历经了五年的大熊市之后,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终于止跌回升。
总之,一条大河——伊利运河,一张路网——美国铁路网,美国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大建设,为美国经济提供了磅礴动力。纽约的华尔街,因为扼守“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从而享受到了最大的基建与金融红利,在国内竞争中拔得头筹。
第三个因素是创新。
简单说有四大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与主体创新。
电报等技术创新让价格信号在全美实时传输,区域性的次级金融中心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下去了,美国的资本进一步向华尔街集中。
制度创新可谓贯穿华尔街历史的始终。前面我们讲过,是战争创造了华尔街,但那只是地理上的华尔街。谁创造出金融意义上的华尔街呢?正是制度创新。华尔街历史上最重要的五项制度创新分别是:汉密尔顿的改革、美联储的建立、小罗斯福的新政,证券业连锁经营,以及跨市场交易系统的建立。
再来看理念创新。格雷厄姆证明了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使得“投资”这个概念最终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成为主流。
最后一项创新是交易主体创新。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交易主体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华尔街的游戏规则,很大程度上,使华尔街成为我们今天印象中发达而成熟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因素是黄金。
作为一个偶然因素,加州金矿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全世界资本对华尔街的信心,也部分加速了华尔街的金融帝国进程。
华尔街的崛起,一方面依赖于美国的历史机遇和经济腾飞,另一方面,创新为华尔街提供了内在动力。创新贯穿整个华尔街历史,构成华尔街内部复杂的博弈;这些内部博弈又与战争、基础设施建设等外部博弈交集在一起,构成一部更为宏大的历史博弈。正是这种历史博弈,成就了华尔街的金融帝国。
回应 2017-12-17 14:38 -
2019年2月22日读完 美国是欧洲殖民者组建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汇聚,同时也可以抛弃殖民者所属地域的文化弊端,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只要法律不被禁止的事情就可以做。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导向。 华尔街是浓缩的美国,从修建墙角目的是防卫的目的,最后成为美国金融的帝国中心,打败了伦敦金融中心。 讲了金融界的著名人物,以及不同战争时期美国如果获取了最大利益。书本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更是每个阶段的历史故事片段。美...
2019-02-23 19:37 1人喜欢
2019年2月22日读完
美国是欧洲殖民者组建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汇聚,同时也可以抛弃殖民者所属地域的文化弊端,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只要法律不被禁止的事情就可以做。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导向。
华尔街是浓缩的美国,从修建墙角目的是防卫的目的,最后成为美国金融的帝国中心,打败了伦敦金融中心。
讲了金融界的著名人物,以及不同战争时期美国如果获取了最大利益。书本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更是每个阶段的历史故事片段。美国也历经了投机主义,最后在国家双手走向越来越规范。包括美国制订的会计准则也被全球使用。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除了军事力量之外,金融也在其发展中占据了核心推动作用。包括现有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本的力量。
回应 2019-02-23 19:37 -
预习打卡,Day1,《伟大的博弈》: 纽约之所以称为纽约,华尔街所以成为华尔街,既缘于它众多的天然优势,还有一定运气成分,但同时它建立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哲学基础之上,以及政治、经济、技术的历史实践发展。 预习打卡,Day2,《伟大的博弈》: 荷兰人最早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将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发明了最早操纵股市的技术。“郁金香狂...
2017-10-06 00:23 1人喜欢
预习打卡,Day1,《伟大的博弈》:
纽约之所以称为纽约,华尔街所以成为华尔街,既缘于它众多的天然优势,还有一定运气成分,但同时它建立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哲学基础之上,以及政治、经济、技术的历史实践发展。
预习打卡,Day2,《伟大的博弈》:
荷兰人最早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将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发明了最早操纵股市的技术。“郁金香狂热”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这样的人来到全新的殖民地,赋予了纽约郡(新阿姆斯特丹)独特的文化渊源与气质。
预习打卡,Day3,《伟大的博弈》:
华尔街就是为了商业金融而存在、发展,汉密尔顿在其历史中成为“之父”一般的存在。
预习打卡,Day4,《伟大的博弈》:
杜尔疯狂投机并迅速溃败,是无私的汉密尔顿稳定了市场。伯尔出于私利假借公益而建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却成为现在全美最大的银行。华尔街一直竭尽全力试图寻找一条分界线,来区分无赖的赌徒和值得敬重的投资者,可其意义或与其结果一样喜忧参半。
预习打卡,Day5,《伟大的博弈》:
德·威特·克林顿凭借老练的政治手腕修成了伊利运河,而运河的开通不仅取得自身巨大的商业成功,而且直接导致了纽约商业的繁华和人口的膨胀。
回应 2017-10-06 00:23
-
王小喵读书 (好好读书,天天赚钱)
范德比尔特和德鲁集团的遭遇战是围绕着伊利铁路的控制权展开的。 即使在那个年代,德鲁在伊利之战中的所作所为也是一个“传奇故事”。 福勒这样描述德鲁:伊利铁路在他手中就像单弦的中国竖琴,他在上面只弹两个音调:当伊利股票价格高涨时,他就会高唱:“谁来买我的伊利股票啊,谁来买我价值连城的伊利股票啊。买吧,快买吧!” 当伊利股票价格走低时,他也会高唱:“谁卖给我伊利股票啊,谁来卖给我一钱不值的伊利股票啊?卖...2020-10-29 09:32
范德比尔特和德鲁集团的遭遇战是围绕着伊利铁路的控制权展开的。
即使在那个年代,德鲁在伊利之战中的所作所为也是一个“传奇故事”。
福勒这样描述德鲁:伊利铁路在他手中就像单弦的中国竖琴,他在上面只弹两个音调:当伊利股票价格高涨时,他就会高唱:“谁来买我的伊利股票啊,谁来买我价值连城的伊利股票啊。买吧,快买吧!”
当伊利股票价格走低时,他也会高唱:“谁卖给我伊利股票啊,谁来卖给我一钱不值的伊利股票啊?卖吧,快卖吧。”
于是整个华尔街都被他甜美的嗓音所打动,他们以高价从德鲁那里买进伊利股票,然后又以低价卖给德鲁。
每天晚上德鲁大叔都会梦到巨大的钱袋,而第二天他总是梦想成真。随着他的单弦琴响起,财富滚滚而来——它们都来自伊利铁路。
成为德鲁牺牲品的不仅仅是那些入市不深的投机商。
1864年秋,约翰·托宾和伦纳德·杰罗姆开始逼空伊利股票,他们从德鲁手中借钱购买股票,德鲁也向他们许诺,当股票在某一价位之上时,他不会卖出。
11月上旬,伊利股票价格是每股102美元,但随后价格就开始下跌了。到了第二年的早春,它已经跌到了每股80美元。推动股票价格下跌的是一连串的卖空,这是谁干的?还能是谁——就是丹尼尔·德鲁,他正兴高采烈地撕毁他给托宾和杰罗姆的承诺。
同时当选董事的还有华尔街人前所未闻的2个人,几家报纸在报道的时候甚至拼错了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杰·古尔德与詹姆斯·菲斯科,但他们默默无闻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杰·古尔德。他可能是历史上这场游戏中最聪明的玩家了。
古尔德比范德比尔特和德鲁年轻一代,他出生于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场。他身材瘦小,也不怎么健康,一位追踪古尔德的记者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我看到他一头扎进了萨拉托加的土耳其温泉。他的胳膊很细,肚子瘪瘪的,黄褐色的脸,还有他的腿,那么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么一头出名的‘公牛’,在现实中长着这么可怜的‘小腿’。
我不敢肯定,你是不是能将餐巾环套在他的脚上,然后推到膝盖。[插图]”但是,无论他的身体有多少缺陷,他的智力和意志力都足以弥补他身体上的不足。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发财,他将用他短暂的一生全力以赴,实现他的愿望。
詹姆斯·菲斯科则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他异乎寻常地强壮,即使用19世纪并不苛刻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体重也严重超标。他的一生只追求一件事情:玩得好,过得好。
“无耻!无耻!”当菲斯科还活着的时候,福勒就这样描写他,“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厚颜无耻,无人可比,无人可及,无耻透顶!”
菲斯科出生于佛蒙特州南部的一个小贩家庭,同古尔德一样具有久远的新英格兰血统。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全面接管了他父亲的生意,并把生意迅速做大,而他的父亲反成为他的一名雇员。
很明显,古尔德和菲斯科是在选进伊利董事会时才第一次见面的。他们简直是天壤之别。福勒这样描写菲斯科:“他总是不停地开玩笑,好的玩笑,坏的玩笑,还有一些极其无聊的玩笑。”
而古尔德的侄女这样描述她叔叔:“他沉默寡言,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慎重考虑,在任何场合他都举止得体。”
他们俩都是如此的精明,以至于他们一见面就立刻意识到对方身上具有自己所缺乏的东西。他们的结合后来被证明是华尔街上最“出色”的组合。
回应 2020-10-29 09:32 -
王小喵读书 (好好读书,天天赚钱)
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在随之而来的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19世纪60年代,美国经历了它历史上最大的伤痛——南北战争。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00年中美洲最大的军事冲突之一,它的规模和破坏力是巨大的,而同样影响深远的是,如何满足这第一场现代战争的巨额资金需求,...2020-10-28 09:18
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在随之而来的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19世纪60年代,美国经历了它历史上最大的伤痛——南北战争。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00年中美洲最大的军事冲突之一,它的规模和破坏力是巨大的,而同样影响深远的是,如何满足这第一场现代战争的巨额资金需求,也为此后的战争融资提供了经典范例。
华尔街帮助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融资,使它最终战胜了因大量印钞而引发大规模通货膨胀的南方。成功引导北方走向胜利的华尔街,也在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金融需求的催生下,走向了繁荣的牛市。
在南北战争的4年中,华尔街的规模扩张了几十倍。
·从私募走向公募:
传统上,政府为战争进行融资,主要依靠征税和大量印钞,这是南北方政府同时能想到并做到的。
而华尔街上年轻的银行家——库克为北方政府所做的是南方政府所没有想到的。
他没有采用传统上私下向银行和经纪商出售债券的方式,即私募发行,而是革命性地通过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即公募发行。
他告诉普通美国人,购买这些战争债券不仅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也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到战争后期,库克出售国债的速度已经超过北方政府为战争花钱的速度。而与此同时,严重依赖印钞票支付战争费用的南方政府,面对相对于战前高达9000%的通货膨胀率无奈地接受了战败的结局。
回应 2020-10-28 09:18 -
3月29日,哈莱姆股票在当天纽约交易所第一次拍卖的价格是109美元,在下午的拍卖中涨到了125美元。到4月底,这个数字变成了224美元,范德比尔特和他的同伴被告知他们此时拥有13.7万股哈莱姆股票,但哈莱姆股票总共才发行过11.1万股。差额部分是空头们多卖空的股票。 当被问到下一步他会怎么做时,范德比尔特怒吼道:“让股价升到每股1000美元。” 外行人,对书中最精彩的这段的操作不明白啊
2020-08-12 20:12
-
中美贸易纷争可以分为贸易争端、科技竞争和大国博弈三个层次,涉及短期和中长期等多重因素,其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说明中美关系进入了合作与竞争共存的新阶段,具有长期性和高度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基金引导中美关系进入良性竞争状态,强化经济互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08-01 17:31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中信出版社 (2005)8.3分 16224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Simon & Schuster (2000)7.7分 55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05)8.4分 2714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7.9分 300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
全场一本包邮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2年1-3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 【投资理财】长投网小熊推荐书单 (Helen,Huang)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华尔街(历史) (IVAN)
- 付出都值得回报 花开都值得结果(书) (惊散楼头飞雪)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伟大的博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eresaK毒药 2013-11-07
华尔街的简版历史,人物众多,看惯了金融海啸中各色形态的人,就会觉得股票跌了不算啥,绩效没过更不算啥!!!!
4 有用 wens 2012-03-19
如果没有经济学基础,估计乐趣会少掉一半。历史crossover经济什么的,最有趣了。同步阅读《认知盈余》,另一条线的crossover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相比《认知盈余》这种现象科普书籍,《伟大的博弈》更能从宏观与历史的角度描述线索,看的各种爽啊~~~大赞
1 有用 商夏 2016-09-17
很多现在看来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情,都是前人付出了无数心血代价才做到的。当事的时候总是万分艰难。
1 有用 ILoveRMB 2013-02-19
三百多年的华尔街依然会出这么多问题和陷阱,更别说不到三十年的A股了
36 有用 无 2013-02-07
这本书最有趣的不仅是华尔街的发家史,还有形形色色的华尔街人,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股票分析不仅是关于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购买股票的人。这本书比那些浅鄙的成功学书好多了,读史可明智,确实如此。
0 有用 冷不冷 2021-01-03
美国金融市场的历史入门教程 非常棒
0 有用 浴衣大叔 2020-12-30
看的心潮澎湃
0 有用 哎哟喂晴 2020-12-30
了解美国经济史必读
0 有用 S 2020-12-28
在华尔街这个伟大的博弈场中的博弈者,过去是,现在还是,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既聪慧又愚蠢,既慷慨又自私——他们都是,也永远是普通人。
0 有用 Sunny 2020-12-24
通过描写华尔街的历史,了解股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在危机之后完善金融监管,帮助资本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去流通,避免投机的影响。股市市场正确运转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样在投机盛行在也会遏制经济的发展,甚至使经济市场瞬间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