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神州增订版序
回顾平生,在学术研究上我老老实实地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一九六七写好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二○○八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相距四十一年,二者皆可传世,思想史上没有谁的智力可以在自己的顶峰维持那幺久。上苍对我格外仁慈,给我有得天独厚之感。
也回顾平生,自己认为足以传世的英语文章约九篇之谱。一般朋友举《佃农》为首,科斯选《蜜蜂的神话》,阿尔钦选《座位票价》,而巴泽尔则肯定《价格管制理论》是无与伦比的。我自己呢?选《中国的经济制度》!两年前写好初稿时我那样想,两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那样想。似浅实深,这里独立成书的《制度》一文牵涉到的话题广泛,细节多,史实长达三十年,合约理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前不见古人的层面,而其中好几处要靠机缘巧合,或时来运到,才找到答案。没有任何「缺环」,完整若天衣无缝也。读者要记住,《制度》一文其实写到二○○七,分析的是新...
神州增订版序
回顾平生,在学术研究上我老老实实地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一九六七写好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二○○八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相距四十一年,二者皆可传世,思想史上没有谁的智力可以在自己的顶峰维持那幺久。上苍对我格外仁慈,给我有得天独厚之感。
也回顾平生,自己认为足以传世的英语文章约九篇之谱。一般朋友举《佃农》为首,科斯选《蜜蜂的神话》,阿尔钦选《座位票价》,而巴泽尔则肯定《价格管制理论》是无与伦比的。我自己呢?选《中国的经济制度》!两年前写好初稿时我那样想,两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那样想。似浅实深,这里独立成书的《制度》一文牵涉到的话题广泛,细节多,史实长达三十年,合约理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前不见古人的层面,而其中好几处要靠机缘巧合,或时来运到,才找到答案。没有任何「缺环」,完整若天衣无缝也。读者要记住,《制度》一文其实写到二○○七,分析的是新《劳动合同法》引进之前的经济奇迹。
学术过于专注有机会发神经,而我的集中力惊人,往往一发难收。我因而喜欢这里那里分心一下,于是搞摄影、练书法、写散文、好收藏,尝试过的投资或生意无数。这些行为惹来非议,而我喜欢到街头巷尾跑的习惯,使一些无聊之辈认为我早就放弃了学术,不是昔日的史提芬·张云云。这些人不知道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不多到那里观察算不上是科学。至于那些认为我转向研究中国是浪费了天赋的众君子,属坐井观天,既不知天高,也不知地厚。是的,我这一辈在西方拜师学艺的人知道,在国际学术上中国毫不重要,没有半席之位可言。也怪不得,在学问上炎黄子孙没有一家之言,恐怕不止二百年了。今天老人家西望,竟然发觉那里的经济大师不怎么样。不懂中国,对经济的认识出现了一个大缺环,算不上真的懂经济。
《中国的经济制度》这本英、中二语的书,在香港出版过三次。这次攻进神州,应该有点前途。为此我补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在正文之前我加进两篇有关的文章,介绍正文的重要性。其二是在正文中我作了些补充。此文早就修改过无数次。科斯要把该文与其它文章一起结集在美国出版,问我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反复重读,找不到有什么地方要改,但有几处不妨多说几句,尤其是在第八节之后加了四段我认为是重要的。就让国内的同学先读这些补充吧。
是为序。
张五常
二○○九年八月一日
作者简介 · · · · · ·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目录 · · · · · ·
第二节:思想的冲击
第三节:合约的一般概念
第四节:承包责任合约的演进
第五节:承包合约的扩张与县际竞争的兴起
第七节:分成方程式的效果
第八节:县现象的经济解释
第九节:县际竞争的其它效应
第十节:中国的货币制度与人民币的兴起
第十一节:结语
不愉快的后记
· · · · · · (收起)
"中国的经济制度"试读 · · · · · ·
个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一九八○。一九七九的秋天,我到离别了多年的广州一行,看不到任何改革的迹象。北京当局与将来的史学家无疑会选一九七八为改革的起点。这里日期明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那天,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决定。有了这个日子,朗奴?高斯策划的这个中国研讨会议就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肯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今天刚好..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愉快的后记 如果北京坚持要执行新劳动法,效果会如何?上文说过的不论,两项发展是肯定的,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其一是企业会采取逃避性的合约安排,不仅是员工合约,企业本身的合约结构也会改变。这会使交易费用上升,对经济发展不利。其二,从事生产的老板会多置机械,解雇那些生产力较弱的员工。目前的情况,使倒闭的大部分是较小或在“边际”的工厂。这可能使北京认为他们成功地推进科技,减少了劳动力密集的产出,但实际上,科技的进步会因为少了下层的劳动力支持而转慢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7页 -
西方经济学发展了二百多年,没有大时代转变写不出来的大作只三件。其一是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兴起惹来管制,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其二是大资本家的出现惹来贫富分化,马克思1867年发表《资本论》。其三是金融业的兴起惹来大萧条,凯恩斯1936年发表《通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中国的经济制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的经济制度"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的经济制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 更多书评 8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7)8.5分 272人读过
-
花千樹 (2008)8.3分 17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南方周末》2009年度致敬图书单 (豆友2672467)
- 北山听雪(经济之边际) (萨缪)
- 学点经济史(虽不了解,却真有用的经济学) (葡萄)
- moon's 2009-2011 全新阅读 (Moon)
- 【金融投资】拆解金钱。 (小马过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的经济制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穿风衣的猫 2010-02-22 23:22:09
中国只有政治经济学。
1 有用 素履 2012-04-06 14:13:19
县际竞争创造中国奇迹。
1 有用 阿托品 2009-12-28 07:11:46
包产到户;层层承包;17% VAT;县县竞争;对朱镕基的赞美。。。写的不是很专业论文,比较象随笔。
2 有用 川骆 2011-05-07 07:41:08
县域竞争是最好的模式。是可以这么讲了,关键是论证得一团糟,跟写散文似地。
5 有用 抓抓 2012-09-01 22:14:09
「中国未来」和「中国经济制度」内容重复,我都认为和五常80年代著作水平相去甚远:通篇自诩为学家的张五常,分析中国经济之时,刻意淡化缺点与不公(盛赞增速而忽视M2,还大肆表扬"币值稳定"的"政策"),而对贪污、腐败的内容更是匪夷所思。此两作背后并非政治社会白痴可解释。
0 有用 无古无今 2023-01-09 00:15:56 浙江
这本全是吹牛逼,这位专家就这水平?
0 有用 威威的读书帐号 2023-01-08 23:46:14 广东
熟悉的张五常风格,无论是文风,还是那股气儿。有一些观点要反复咀嚼一下。 最后附的科斯的那段会议结语真的很感人,对一个远在万里的国度真诚的关心与期望。
0 有用 七月不远 2022-12-05 15:04:28 黑龙江
县域经济竞争,在前二十年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统一大市场制度的建立,不知道会不会破坏这种平衡。
1 有用 「樹木希林」 2022-09-08 21:23:28 广东
匠气,谄媚,自吹自擂一作。本书对“县域竞争”做出简单的论证,也没有过多深究,便认为这种模式未来对于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不易大改。但却丝毫没提到县域竞争的不足和问题,例如产生重复投资,无序竞争,缺乏更广一层的调配协调。结果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明思想上的小打小闹,无益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更制约了人口流动和持续发展。作者更认为,07劳动合同法过于“偏袒”劳方,徒增资方成本,进而产生矛盾和失业率上升。... 匠气,谄媚,自吹自擂一作。本书对“县域竞争”做出简单的论证,也没有过多深究,便认为这种模式未来对于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不易大改。但却丝毫没提到县域竞争的不足和问题,例如产生重复投资,无序竞争,缺乏更广一层的调配协调。结果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明思想上的小打小闹,无益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更制约了人口流动和持续发展。作者更认为,07劳动合同法过于“偏袒”劳方,徒增资方成本,进而产生矛盾和失业率上升。我认为这点尤其值得商榷。廉价劳动力的玩法可以玩30年,不代表能继续玩多10年。对劳方的很多条文,本就一纸空文。如果在法律层面再降低对劳方的保护,那么劳方还剩下什么呢?在中国,所谓经济学家,本就立场问题无法客观分析环境,止增笑耳,看看足以。值得肯定还是对科斯的缅怀。老人家的谈话富有温情敬意。 (展开)
0 有用 方志 2022-07-15 22:30:45
一般,没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