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ominique Lapierre
/
Larry Collins
出版社: Vikas
出版年: 2009-01-01
定价: USD 30.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8125931645
出版社: Vikas
出版年: 2009-01-01
定价: USD 30.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8125931645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拉莱·科林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作者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每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同时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合著有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么》。
Freedom at Midnigh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1000万人的大迁徙只值2000英镑
全书故事生动,译文流畅,一口气读完。 但掩卷之时,重重疑问徘徊在脑际,挥之不去。 印度各方政治力量的领袖或代表人物们,多为负笈英伦的有学之士,成功的律师,不能说未领略过大不列颠的政治制度吧?那么,为何他们执意走向次大陆的分裂,而不能通过谈判来形成苏格兰--英...
(展开)

管窥印巴历史-----读《自由与荣耀》
1、国人的大一统思想很重,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英国也希望印度快点分离出去的,其实这和英国的战后民主思想和先进稳定政体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作为“一个生为人君的民族”,如何让印度分离的过程不那么痛苦,不那么没有脸面,这一点英国也做了很多工作。读了这一段,你就能理解为什...
(展开)

欲望与权力,自由与对立,荣耀与杀戮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但在印度独立、印巴分治上毫无疑问是由领袖们引领的,临危受命、自信骄傲的蒙巴顿,谦卑禁欲、坚定热爱人民的甘地,有信仰、有施政想法的尼赫鲁, 傲慢自大、充满意志力的真纳,这四位主宰了印度次大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形成、世界六分之一人口几十年的命运...
(展开)

没有那么好 也没有那么糟糕的一本书
这本书所写的就如文章的副标题一样,1947年什么什么,自由与荣耀这个主标题我觉得太作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是么样发展的,仿照西方的制度但是人员的素质却是稀里哗啦的差,导致这么多年来,还是个阿三,我觉得中国人对阿三这个词用的真的是很贴切,从开始...
(展开)

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与作者的其他两本书——《巴黎烧了吗》和《为你,耶路撒冷》——相比,这本书的头绪相对比较少,因而条理更清晰,内容更完整,可读性也更强。书中主要围绕蒙巴顿、甘地、尼赫鲁、真纳和帕特尔等几个决定印巴历史进程的主要人物,描述了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的过程,他们几个人在...
(展开)

《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独立实录--登上历史舞台的传奇人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独立实录》第一天 问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前是一个国家?可能即使是历史专业的人的也早已淡忘了这段历史。不错,60多年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就叫印度。是当时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号称是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展开)
打了四分五分的真的看完这本书了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方主视角下救世主般存在的大英帝国,为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与独立忍痛而大度的放弃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印度。印巴的分治也是英印政府迫于印度穆斯林势力的紧逼而不得不做出的,已由蒙巴顿事前提醒过的灾难般的决定。领土划分方案来自于因为对印度一无所知而能做到公...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海南出版社 (2012)8.6分 213人读过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5)暂无评分
-
Blackstone Audio, Inc. (201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199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Freedom at Midnight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