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由传统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韧勉 2017-05-29 22:44:18

    读毕此书最深感受,狄百瑞的学问真的好水~

  • 5 含光混世 2011-11-18 20:05:30

    读此书,慨叹,得承认,我的人格理想越来越远离神而趋近新儒家。其对“自我”“道”和“国家”三者的统一,真是当今知识分子应当学习的典范。其对于回归自我内心但也与人、自然、社会紧密相关联的人格的追求,可使当今所有人醍醐灌顶。只可惜除了学者鲜有人回归中国哲学去寻找人之根本。不过专制权力下的人际等级体系是不可能在现代社会持续下去的。我们这代人,哪怕近儒家,也是在HIP HOP下长大的,哪怕近中哲,也是在马克思熏陶下长大的。时代之断裂,真是令人忘了自己是谁,忘了今夕何夕。

  • 1 zokie 2012-11-18 01:16:30

    @公民文化导论 从新儒学看传统中的自由:1.强调个人与圣贤互动,自任得道;2.学者为己,朱子的乡约制度与博学倡议体现出”教育制度的自发性’;3.君臣都需自任、自得,极高的道德义务约束;4.黄宗羲是自由传统之集中体现。强调回归中国历史本身找寻未来.

  • 2 方攜箏 2017-10-29 14:26:01

    讲座稿。立论不稳的海外汉学作品,讲宋学的篇目很是空疏,似乎只有涉及明代思想及黄宗羲的部分值得一读。

  • 0 lawjude 2013-07-16 00:58:28

    三十年前的演讲了。

  • 0 沙迎风 2009-09-11 16:51:53

    我编的。推荐大家读。

  • 0 Orchid。 2012-11-03 11:10:38

    公民文化导论

  • 0 隐西 2019-07-12 17:25:14

    对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分析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

  • 0 人间喜剧 2012-06-22 10:32:55

    非常赞的一本小书(才10万字,本来一个晚上就能看完)。感觉狄百瑞先生跟我的关注点差不多啊。都是先从黄宗羲入手。而且,都倾向于去理解儒家传统中的自由观念。咳咳,我是不是有点儿自不量力了?现在真心纠结。。毕业论文是作黄宗羲呢还是王阳明呢?

  • 0 xhj 2017-01-08 14:48:13

    犹如按摩高手,虽点到为止却很到位,讲究的是穿透力。

  • 0 小學教授 2022-03-29 10:18:21

    在程朱遗珍中捡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学者为己、心性之学、注重讨论……这些都是新儒学教育过程中形式方面的特征,但是也未必能覆盖新儒学外在形式的全部特征,例如朱熹对经学应该达成相对统一的解释,始终抱有期待,因此对王安石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也表示过赞赏。孟子固然说过很多以道自任的话语,但是也说过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啊。但这终究只是一个演讲,所以重在启发。

  • 0 Lesley_ 2022-02-09 14:10:39

    收获很多!中国的自由传统源自宋元理学 新儒家不是凭空出现的 吴晗的这出海瑞罢官也着实有意思 如果从历史三调来看的话 或许会更有意思 李贽 黄宗羲的部分和万历十五年联系起来也十分有意思 好一个新儒家!

  • 0 小游 2021-10-29 17:33:18

    一种温情的敬意,不过就像我读的所有和中国文化相关的书一样,缺乏一种逻辑鲜明锐利的框架和视角。感觉作者对自由主义的了解不多,对新儒家不好评价。

  • 0 无明 2023-12-02 00:08:56 上海

    想当然尔

  • 0 纳西小伙 2022-08-12 20:41:19

    此前总疑惑为何看了很多美国思想史家研究先秦中国哲学,宋明理学部分却始终没有读到大家手笔,如今才明白原来是狄百瑞的书大多没有翻译。作为陈荣捷的朋友,狄百瑞也聚焦于宋明理学领域,本书就是他针对新儒家中的自由主义做的分析,前三章分别点明新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英雄主义、教化万民的责任感、以及不断超越同时兼容并包的求学理念,第四章梳理元明思想史继承宋学进路,最终落根到狄百瑞博士论文以来念念不忘的黄宗羲。

  • 0 小溪 2023-03-12 09:29:23 北京

    此自由非彼自由

  • 0 斯宾诺莎的镜片 2023-09-13 18:55:06 浙江

    完全忘记自己2013年读过

  • 0 皮皮 2010-07-31 19:21:24

    唐君毅:新儒家思想是“孔学对人的信念的复兴”,新儒家思想承认人必须“正面承担人性一起的负面因素,并找寻实践正面理想的途径”。

  • 0 十二点前野酸枣 2012-09-14 00:35:38

    本学期读的第一本书,作者汉学功底还有待提高。。

  • 0 蓍簪 2019-09-24 22:15:47

    按照狄百瑞所依据的“自由”定义:“提升心智的多面性及其品质”“以合法性程序和平变迁”“追求长远的道德理想文化理想与文明理念”等,仔细研究某些宋儒和明儒的思想,确实可以发现中国在近世是有着自由传统的,尤其尽量摆脱西方式的“自由”观论述,采用中国经典中与之相匹配的“自任”“自得”的视角则能帮助读者从中国文明自身脉络理解自我。但在政治理论的背景下,当提问“自由”问题时通常会将“自由”视为一种国家理论,它讨论的是作为哲学基础的个人与外在于个人的某些共同体与联合体的关系并认为个人才是最核心的。这样看中国近世的“自由”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尽管也有限制专断权力等政治意涵,总体上离不开“内圣外王”的进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