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书评 (63)

Sir Wilfrid 2010-04-08 19:34:0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组织部犹存,年轻人安在

看了王蒙1956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明白了这篇小说为什么会被评为大毒草。而且也印证了我一贯的看法,即抢功劳、说空话、打官腔等问题(比如对工厂生产率提高和XX工作的关系归纳,说召集群众开个小会评论厂长的缺点是“别有用心”、制造混...  (展开)
张兮兮 2009-11-10 21:56:3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隐于市的理想主义者

十七年文学中我选择了重读王蒙的这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接下来我将从语言风格、人物塑造以及小说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谈谈对这篇小说的感受。 尽管小说情节非常具有时代性,而小说的语言在五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不过时。与时下许多年轻写手好用冷僻字眼不同,小说语言平...  (展开)
贯叶金丝桃 2011-09-23 10:14:1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匿于官场的“世外”高人——我看刘世吾

让我感受最深的人物不是主角林震,而是刘世吾。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塑造这个人物,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在小说中众多老一辈党员形象中,刘世吾在我看来是最值得琢磨、回味的一个。他表面上似乎是一个官僚主义的官场老油条,但又不时显露出其理想主义的一面。他不像林震那...  (展开)
做梦的猫 2012-03-08 12:00:0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错位的价值观

书中的林震,按作者的描述方式去揣测,俨然是个正面形象。 但放到今天看来,倘若有这样的同事在身侧,你是否会满身冷汗,每天早晨从噩梦中惊醒? 在林震纯真勇敢的面具下,活脱脱就是一个满身刺的红小兵。 他不听别人的解释,不谅解别人的苦衷,不看客观存在的困难,偏听偏信...  (展开)
高小茶 2012-12-31 19:59:48

青春和被烹调的青春

这本书编得很聪明,因为这篇中篇小说固然非常有名,而且具有作为短篇小说来说很罕见的历史意义,但如果单纯把它当成文学作品来读,半个多世纪以后的读者大概没有几个有兴趣。不过如果加上那位不能说出名字的大人物的评论,就大大不同了。 虽然基本上是冲着看“伏...  (展开)
重庆小木头 2018-03-05 16:26:42

问题在于朝堂,答案却在于我们自己

电视剧《琅琊榜》里,誉王和太子向坐拥琅琊山的蔺晨求教问鼎天下之法,门徒问蔺晨:琅琊山一向不涉朝政,如此作为,是否不妥。蔺晨回答:问题出自朝堂,答案却在江湖,无妨。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短篇小说,全文不过两万余字,但之所以在当时...  (展开)
black眼圈~ 2009-10-31 19:56:4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玻璃杯中的爱情

小说以林震的心理体验为视角,在事业和爱情这两条主线上,通过麻袋厂事件的始末,展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叙述。 作品开头就出现了“苍白而美丽的”“两只大眼睛友善而光亮”的赵慧文,他殷勤地接待新来的林震,让林震在新生活的开始就“碰到了一个很亲切的人”...  (展开)
刘铁牛 2020-01-15 17:57:35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书报告

这又是一部关于青年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作品。与我前面读的那些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没有充斥着过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色彩,写得真实,在当时看来也算大胆,而对今天的当下,仍然能够直指官场弊病,具有折射意义。 个人认为这篇小说人物塑造得最...  (展开)
hana 2012-03-14 21:37:2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故事背后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听闻王蒙的大名,却未细细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偶然看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时代感很强的短篇小说,讲了小学教员林震调到组织部后的一段工作和感情的际遇。因为这小说,王蒙被错划为右派(一个“错”能弥补什么,这种际遇总让我联想到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文字劫)。 麻...  (展开)
武大良 2021-11-09 17:53:51

一部短篇可以多复杂?

刘世吾“外圆内方”,林震“外方内也方”,赵慧文也是“外方内方”(但比较软弱),韩常新是个“空心圆”。 王蒙在很短的篇幅里塞进了四个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角色,很耐琢磨。相对于其体量,对角色的刻画算得上复杂。 刘世吾这个角色特别具有复杂性、典型性,最值得剖析。他...  (展开)
行知 2020-08-01 11:15:2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时代的幼稚病

上个世纪,还未改开迎接西方思潮以前,中国文学似乎更受俄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遍地可见的是理想主义的激昂光辉,以及过度导致的幼稚病。比如路遥的《人生》,刘心武的《班主任》,比如这篇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我总觉得“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个很好听的书名,组织...  (展开)
青青河畔草3322 2019-09-10 11:45:2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这个小说读大学时老师让看,我觉得太一般,没什么感触,有点时代的隔阂感。现在年纪大了,阅历多了,越来越发现这篇小说的好处。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震才二十出头,和当年读大学的我差不多,用理想来观照现实。而最吸引我的是刘世吾,这个人深沉内敛,不露声色,对一切洞若观火 。...  (展开)
JZS 2021-05-13 00:15:05

刘世吾的构造和革命的辩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文史作业,正好在读马克思就试着写了写,不过写这篇的时候没读过卢卡奇,结果却有一点点相似,也是相当神奇的事情。 本文主要从“组织部”意象展开讨论,分析了小说的母题——历史和逻辑的对立以及两种不同的静态历史观在人物身上造成的差异,并着重分析了刘世吾人物形象的内...  (展开)
铜豌豆 2012-11-04 20:45:0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你的未来,我的曾经

其实对于一部诞生于当代17年的文学作品,对于那么一个处处浸淫着红色政治的文学时代,我是不应该用上这么一个带点言情,带点矫情文艺的标题。 不过撇开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官方主题,我从中窥视到了关于“人生”的某些内涵。 故事梗概便不做赘述了,主人公...  (展开)
→☆★☆← 2011-04-22 21:36:5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成长的痛楚

成长的痛楚 很小的时候就听人们议论蝴蝶蜕变的艰辛,从软弱的毛毛虫转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要承受多少痛楚,也许没有经历过成长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这或许不是王蒙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最想表达的,但是确实是在时隔多年后阅读时,让我体会最深的。 林震的娜斯嘉式的理想与...  (展开)
鱼儿的智慧 2021-12-18 11:54:1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文学作品。 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因“积极干预生活”著称...  (展开)
可爱治愈一切 2020-02-09 16:35:47

时至今日,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反思的年轻人出路在哪里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个世纪写的书,在当代四五线城市的官场里,仍然有借鉴意义。 像林震一样的人,他的出路是什么呢?一个初入职场、初入系统的年轻人,热血、年轻、有朝气,渴望在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一番真正的成绩。它能够发现矛盾、能够发现问题,甚至有勇气敢于和领导去提出问题。可是结果...  (展开)
李商隐身在线 2017-11-05 23:52:0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棱角与生活

读过这样一句话,年轻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尖锐的三角形,随着生活不停的转动,每次转动都痛的锥心刺骨,直到最后这个三角变成一块圆润的鹅卵石。尽管是十七年文学,里面讨论的话题今天读来依然觉得不过时。 小说中的人物一共塑造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以林震和赵慧文为代表的对社会...  (展开)
Latte 2017-05-15 21:34:2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刘世吾林震性格对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部小说一定意义上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向的“成长小说”,小说主人公林震是一名22岁的男青年,刚从小学教师成为组织部党工作者,整部小说以围绕林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经历开展起来。有评论家言,这部小说反映了官僚主义。在《辞海》中,官僚主义是如...  (展开)
simple scenery 2016-07-01 09:59:48

对比小说成文的年代才有意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有他浓烈的年代意味,我是完全出于他的影响力而找来看的。 一、根据书后附录,总结一下相关的日期: 1956年,小说发表,不少人认为它影射首都北京的官僚主义而予以否认、批评。 1957年2月-4月,毛对该书该人大力维护,在不同的会议上四次主动提到,落实1956年9月制定的双百...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3条)

订阅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