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陈映真先生的小说,上世纪济90年代受到大陆文坛的关注,但文学与社会政治评论也是他整个文学活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选就展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才华。第一辑主要是作者自述,第二辑收录了他参加乡土文学论战以及对论战回顾的文章,第三辑的主题是批判台独分离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幽灵,第四辑体现了他对当代消费社会的思考,第五辑是他阐述两岸文学关系的论文。
一条赤红的汉子,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本来是想看他小说的,借到手才发现是论文集。很久没看过这么纯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反而觉得有点新鲜。立场异常坚定,理论还是生搬硬套,但对台湾社会的感受性描述挺有意思,虽然大部分是对异见者的批判攻讦,反而能从侧面折射出各个时代的台湾到底是什么样子。散发着坚定共产主义战士的理想光芒,写各个边缘国家的作家一起用不同语言唱起国际歌那段有点感动的。
我大冷天去地坛书市就是为了半价买本这个。读完了,写得真他妈好!!
姿态清坚,心地光明,但语汇和框架都太旧了,对曾经长期浸润在教科书话语中的大陆读者来讲,还蛮难仔细读下去的。最喜欢第一辑,当然也是最文学的部分,等回头读了小说可以两相印证,后面的当史料看比较好,嘲高行健那篇看得我还挺开心的233
心胸狭隘,从对高行健的批评可以看出。
第一辑 除了对其创作历程 创作思想 创作主题的总述外,还让人看得很感动(背诵的祖祠地址,以及与父亲、生死有关) 第二辑 如钟肇庆所说,一个作家的立脚点就是他的乡土。 第三辑 嗯 还有被出卖的... 第一辑 除了对其创作历程 创作思想 创作主题的总述外,还让人看得很感动(背诵的祖祠地址,以及与父亲、生死有关) 第二辑 如钟肇庆所说,一个作家的立脚点就是他的乡土。 第三辑 嗯 还有被出卖的皇军,流亡至大陆重新成家立业的台湾人。 第四辑 关于大众消费的描述蛮有警示意义。 第五辑 寻找一个失去的视野 (展开)
向陈映真致敬
这个选集内容很好的
问答好有预见性。
不再悬浮于空中的荡气回肠感。他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清醒认知当今世界,只是取决于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进入这样的角度和话语中。如果因“赤化”而忽视他,其实会遮蔽掉他对西方(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在文艺领域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新殖民(所以批判现代主义的虚无与个人性,倡导鲁迅式的现实主义书写,对乡土和底层的关怀)这个面向。这样有世界视野和大格局台湾作家太罕见,但也是我眼中知识分子该有的模样——如何关怀社会... 不再悬浮于空中的荡气回肠感。他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清醒认知当今世界,只是取决于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进入这样的角度和话语中。如果因“赤化”而忽视他,其实会遮蔽掉他对西方(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在文艺领域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新殖民(所以批判现代主义的虚无与个人性,倡导鲁迅式的现实主义书写,对乡土和底层的关怀)这个面向。这样有世界视野和大格局台湾作家太罕见,但也是我眼中知识分子该有的模样——如何关怀社会(而不仅仅是自我和脚下方寸土地)?如何关怀世界(而不是以西方为指挥棒,眼中没有亚非拉,或者对自己的民族自轻自贱)?而这种诚恳源自于他对中国20世纪至今都处在内忧外患境地的深刻体认,所以这种声音在世界集体右转的当下实在难能可贵。当然,大陆日渐消失的阶级分析论和第三世界视野也令他感到失落。 (展开)
> 更多短评 41 条
> 更多书评 2篇
知心姐姐卢先生 (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2020-04-08 23:04 2人喜欢
> 57人在读
> 165人读过
> 960人想读
订阅关于陈映真文选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历史理性 2013-02-16
一条赤红的汉子,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2 有用 钟螺 2015-10-09
本来是想看他小说的,借到手才发现是论文集。很久没看过这么纯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反而觉得有点新鲜。立场异常坚定,理论还是生搬硬套,但对台湾社会的感受性描述挺有意思,虽然大部分是对异见者的批判攻讦,反而能从侧面折射出各个时代的台湾到底是什么样子。散发着坚定共产主义战士的理想光芒,写各个边缘国家的作家一起用不同语言唱起国际歌那段有点感动的。
1 有用 树上的男爵 2010-12-10
我大冷天去地坛书市就是为了半价买本这个。读完了,写得真他妈好!!
1 有用 青花鱼味噌煮 2018-08-29
姿态清坚,心地光明,但语汇和框架都太旧了,对曾经长期浸润在教科书话语中的大陆读者来讲,还蛮难仔细读下去的。最喜欢第一辑,当然也是最文学的部分,等回头读了小说可以两相印证,后面的当史料看比较好,嘲高行健那篇看得我还挺开心的233
6 有用 王荣欣 2012-01-12
心胸狭隘,从对高行健的批评可以看出。
0 有用 小昭 2020-11-09
第一辑 除了对其创作历程 创作思想 创作主题的总述外,还让人看得很感动(背诵的祖祠地址,以及与父亲、生死有关) 第二辑 如钟肇庆所说,一个作家的立脚点就是他的乡土。 第三辑 嗯 还有被出卖的... 第一辑 除了对其创作历程 创作思想 创作主题的总述外,还让人看得很感动(背诵的祖祠地址,以及与父亲、生死有关) 第二辑 如钟肇庆所说,一个作家的立脚点就是他的乡土。 第三辑 嗯 还有被出卖的皇军,流亡至大陆重新成家立业的台湾人。 第四辑 关于大众消费的描述蛮有警示意义。 第五辑 寻找一个失去的视野 (展开)
0 有用 南郁青 2020-10-10
向陈映真致敬
0 有用 王昭昭 2020-07-29
这个选集内容很好的
0 有用 ねじまき 2020-07-06
问答好有预见性。
1 有用 - 隔夜汽水⛄️ッ 2020-05-25
不再悬浮于空中的荡气回肠感。他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清醒认知当今世界,只是取决于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进入这样的角度和话语中。如果因“赤化”而忽视他,其实会遮蔽掉他对西方(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在文艺领域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新殖民(所以批判现代主义的虚无与个人性,倡导鲁迅式的现实主义书写,对乡土和底层的关怀)这个面向。这样有世界视野和大格局台湾作家太罕见,但也是我眼中知识分子该有的模样——如何关怀社会... 不再悬浮于空中的荡气回肠感。他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清醒认知当今世界,只是取决于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进入这样的角度和话语中。如果因“赤化”而忽视他,其实会遮蔽掉他对西方(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在文艺领域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新殖民(所以批判现代主义的虚无与个人性,倡导鲁迅式的现实主义书写,对乡土和底层的关怀)这个面向。这样有世界视野和大格局台湾作家太罕见,但也是我眼中知识分子该有的模样——如何关怀社会(而不仅仅是自我和脚下方寸土地)?如何关怀世界(而不是以西方为指挥棒,眼中没有亚非拉,或者对自己的民族自轻自贱)?而这种诚恳源自于他对中国20世纪至今都处在内忧外患境地的深刻体认,所以这种声音在世界集体右转的当下实在难能可贵。当然,大陆日渐消失的阶级分析论和第三世界视野也令他感到失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