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陸政經實力的提升,「中國研究」亦躍升至學術研究的主流,本書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現。作者透過社會組織的發展,觀察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化,不同於學者關於中國社會組職究竟是「國家主導型」或「社會主導型」的辯論,本書所要理解的是「為何有此種辯論」,也就是為何會產生「瞎子摸象」的狀況,除了一般「中國太大各地狀況不一」這種直觀且素樸的答案外,本書試圖尋找更具說服力的解釋。作者透過各種理論對話與田野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觀點,並以中國大陸經濟性團體、工會以及環保組職等為例進行說明與論證。本書結合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大陸實際發展經驗,充分發揮台灣的「中國研究」優勢,對關心中國大陸政經轉型與國家社會關係的讀者而言,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