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内容简介:何为怀旧、词源考证、意义沿革、不言而喻的“倾向性”、集体记忆与社会怀旧、怀旧情结的审美内核、现代怀旧的理论谱系、卢梭:回归人类的善本性、席勒:游戏与审美、浪漫主义:为着过去爱上过去、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自识与反思、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本真性、斯宾格勒:都市之根与现代人的两栖性、本雅明:碎片化生存中的自我认同代文化的转型、作为问题情境的现代性冲突等等。
赵静蓉,女,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美学。
作者赠书
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怀旧心理、怀旧行为,非常系统,值得一看。(毕业论文)
结论很明确尽管中间部分略显拖沓,怀旧合情合理“合法”也确之有效,也不必将怀旧的保守性对指现代化进程的前进性。本书诗性的语言让我想再读一遍啊,尤其是王国维部分~
阐述庞杂,没有结论。可作为粗略的现代性思想史来看。
作者就这么堆吧堆吧堆出了308页西方传统社会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相互独立,339页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又密切结合。纵横捭阖拉拉扯扯多少理论多少理论家都被作者蜻蜓点水,越看越觉得头绪烦乱,一些章节完全就是那个老师建议的于是被生凑了上去。这是文艺批评的习惯还是作者的习惯?就算习惯吧,像博伊姆那样让人读得更赏心悦目些可好?不好!拉拉杂杂,枯燥乏味。
怀旧与废墟是我一直迷恋的主题
从现代性这一视角讨论“怀旧”,个人的怀旧是一种“自我欺骗”,集体性的怀旧则包含了一种自我认同的文化冲动
3.5 看了作者的两本书,这个不如记忆那本。写作的方法总是哈贝马斯说拉康说弗洛伊德说吉登斯说……有点脑壳儿痛。 第二章还是挺好,怀旧从现实到理念的过程。
很棒。信息量也很大。
只能当写的并不清楚的文献综述随便看看,没有丝毫洞见
> 更多短评 21 条
阿子儿 (神灵明鉴)
2013-04-23 21:52
如果现代性的第一性是分裂性,那么“诗思言”尚足以看护本真么?真话扮作假话出口,假话被归类并指向功用。爱情被剥离了诚实主义,语言被驱逐出存在之家。如果现代人唯一的返乡之径是审美,却又无法再现古典,那什么才是轰轰烈烈的解构的曾在,所指向的真实未来。
> 14人在读
> 54人读过
> 156人想读
订阅关于怀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青年哪吒 2011-11-09
作者赠书
1 有用 小小虫 2015-09-15
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怀旧心理、怀旧行为,非常系统,值得一看。(毕业论文)
1 有用 AAC 2018-05-25
结论很明确尽管中间部分略显拖沓,怀旧合情合理“合法”也确之有效,也不必将怀旧的保守性对指现代化进程的前进性。本书诗性的语言让我想再读一遍啊,尤其是王国维部分~
0 有用 阿子儿 2013-05-02
阐述庞杂,没有结论。可作为粗略的现代性思想史来看。
0 有用 dromobabel 2013-11-17
作者就这么堆吧堆吧堆出了308页西方传统社会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相互独立,339页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又密切结合。纵横捭阖拉拉扯扯多少理论多少理论家都被作者蜻蜓点水,越看越觉得头绪烦乱,一些章节完全就是那个老师建议的于是被生凑了上去。这是文艺批评的习惯还是作者的习惯?就算习惯吧,像博伊姆那样让人读得更赏心悦目些可好?不好!拉拉杂杂,枯燥乏味。
0 有用 攸宁 2020-11-24
怀旧与废墟是我一直迷恋的主题
0 有用 余建国 2020-04-10
从现代性这一视角讨论“怀旧”,个人的怀旧是一种“自我欺骗”,集体性的怀旧则包含了一种自我认同的文化冲动
0 有用 Artemis 2020-01-28
3.5 看了作者的两本书,这个不如记忆那本。写作的方法总是哈贝马斯说拉康说弗洛伊德说吉登斯说……有点脑壳儿痛。 第二章还是挺好,怀旧从现实到理念的过程。
0 有用 架空少女 2019-09-29
很棒。信息量也很大。
0 有用 碰碰车玩家 2019-07-09
只能当写的并不清楚的文献综述随便看看,没有丝毫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