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奥维达(1839~190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生于英格兰,在巴黎长大,成年后移居伦敦。在英国,她开始写小说,并获得巨大成功。1871年,奥维达从英国来到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参观,为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所震撼,于是在第二年写出了在西方世界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佛兰德斯的狗》。
奥维达非常喜欢动物,总是积极地保护动物权益,她救助过很多动物,曾经喂养过30条狗。假如没有这些经历,她就不会把《佛兰德斯的狗》中的帕奇写得那么真实感人,令无数读者感动落泪。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老杰罕-达斯曾经对他说过:“咱们是穷人,必须听从上帝的安排——坏事会跟好事混在一起,而穷人是不能够选择的。” 尼洛吻了吻她,用坚定真诚的口气,对着她低语:“阿洛伊斯,总有一天,他们会对我另眼相看的。总有一天,你爸爸从我这儿拿走的小松木板,将会与同等重量的银子那样值钱。那时,他的大门再也不会对我关闭的。你只能永远爱我一个人,亲爱的小阿洛伊斯,你只能永远地爱我,因为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要是我不爱你呢?”美丽的女孩问。女性的撒娇本能,令她嘟起小嘴。尼洛的目光从她的脸上挪开,缓缓地投向远方。小村笼罩在红黄交织的暮色里,安特卫普大教堂的钟楼被夕阳映成了玫瑰色。尼洛的脸上挂着甜蜜的微笑,表情却是那么忧伤,使小阿洛伊斯感到敬畏。“我仍然要做伟大的人,”他低声说,“阿洛伊斯,我仍然要做伟大的人,不然我宁可死去。” 他倒下去,跪在地上,仍然仰着头,凝视着他深爱的圣像。刹那间,一道光照亮了这两幅他过去始终无缘观赏的杰作。它是那么的明亮、美妙和强烈,仿佛从天国的宝座上流下来的光芒。接下来,那道光突然消失了,基督的脸庞再一次隐褪在无边的黑暗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总有一天 -
这时,从大火炉那边传出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每双眼睛都转向希斯柴戈尔,它的小伙伴激动得心脏砰砰乱跳,狂喜不已。 “我的朋友们,”从那件纽伦堡陶器的瓷塔里传出了清晰的音。“你们的话,我刚才全听见了。人类把说得太多的人称为空炎家,我们可不能跟着他们学。我从人类那里听过许多废话,乏味自夸、荒谬的仇恨、没用的重申、无理的争吵、卑鄙的谣言,良费了人类大量的宝贵精力和时间。我曾经以为,人类生来就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A Dog of Flander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美丽童话中的残酷现实
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也就是说,只有心灵纯粹的孩子才能丝毫不带杂念地读这本书。我这个成年人读起来,更多的是感叹三个孩子命运的迥异。 三个孩子,拥有同样的天赋,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看即知,说到底还是贫富的差距。尼洛家里一贫如洗,相依为命的姥爷去世、自己被赶出家门...
(展开)



通过原著来看动画版和其他各类改编的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我到现在也只读了标题故事一篇。当初想到读这个故事是因为之前看过那部动画,于是想看看原著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虽说在原著尼洛的故事确实很悲伤,他最后的结局让人给予了同情和怜悯。但是仔细想想的话,尼洛当时已经有15岁了,也有了很强的自理能力,虽然后来遭受了一... (展开)
忠贞的爱,纯粹而真挚,在人与人之间,在人与动物之间,在人与梦想之间
本书中除了《佛兰德斯的狗》这篇外,还额外收录了薇达的其它六篇作品,包括《火炉历险记》《骄傲的玫瑰树》《兰帕的故事》《乌尔比诺的孩子》《芬德尔金》《木洛的奇迹》,内容丰富翔实。其中大部分作品里写到了各种地名、人名和术语,译者都力求精确地翻译了出来,可见查阅了...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8.2分 321人读过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8.3分 189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7.9分 83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7.8分 37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 Dog of Flander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lros 2016-06-04 14:12:12
“a young lad who was guilty of nothing except poverty.”人啊,总爱把自己没有的美好品性寄托在动物和小孩子身上,然后再让他们死掉。
0 有用 哈喽 2014-02-07 22:35:18
主线成了一个土豪把一个穷二代往死里整的故事,太虐心了,结局是男主人公和狗冻死在平安夜,有点像男版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跟当年的动画差好多了,本来是想重温来着的,动画里最多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原作至少是初三了。说实话,我倒觉得是动画改编的好一些,无论是男主的个性,对绘画的执着,与爷爷的亲情,与alois的友情,都比原作要饱满和丰富的多。而且,这个故事情节如果是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可能还会让人产生怜悯或者悲愤... 主线成了一个土豪把一个穷二代往死里整的故事,太虐心了,结局是男主人公和狗冻死在平安夜,有点像男版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跟当年的动画差好多了,本来是想重温来着的,动画里最多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原作至少是初三了。说实话,我倒觉得是动画改编的好一些,无论是男主的个性,对绘画的执着,与爷爷的亲情,与alois的友情,都比原作要饱满和丰富的多。而且,这个故事情节如果是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可能还会让人产生怜悯或者悲愤,发生在十五六岁的lad身上我觉得真没啥可同情的。原作其实不像儿童读物,另外作者前面写的文笔很优美,后面就很平淡了。 (展开)
0 有用 啊哒哒哒哒哒 2021-08-07 00:33:32
小学就想读的书,可以当时书店只有卖英文版。后来也在也没有了解过。最近读英文原著。偶然想起来,把它找来读。真的很感动很为他们感到悲伤。每次看到狗的描写就一直哭。可是现实世界比这个惨的还有更多。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