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4-Hour Workweek》的原文摘录

  • 大多数事情看上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显得忙碌只是懒惰的一种形式:懒于思考和未经选择地去行动。 处处节省把一切留到最后却发现最好的人生已逝的“延期生活者”。 生活中你所控制的“W”的数目决定着你手头金钱实际的价值的增长: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和谁(Who)一起做。我称之为自由的增效器。 拥有选择机会,具备选择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 利用强项的倍增效应,而不是持续改进弱项,后者最多也不过是达到中等水平。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总去对弱项修修补补。 (查看原文)
    岁晏 3回复 5赞 2012-02-12 21:00:57
    —— 引自章节:新贵
  • 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不开心而不是不确定。 (查看原文)
    [] 1回复 3赞 2012-09-01 15:10:08
    —— 引自第38页
  • 一般说来,我们最害怕做的事正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查看原文)
    [] 1回复 3赞 2012-09-01 15:10:08
    —— 引自第38页
  • 为了避开那些表面上紧急的事情,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它值得我推迟重要事情来做它吗?”如果到目前为止,你今天甚至还没有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就请不要为了避免5美元的延期罚款而用最后一小时的工作时间去还一张DVD碟片。请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再去付5美元的罚款。 在电脑屏幕上做一个Post-it便条或者在Outlook里做个备忘录,一天至少提醒自己三次:“我是不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杂事来避开最重要的事情?” (查看原文)
    Ruby 1赞 2013-05-28 10:42:33
    —— 引自章节:时间管理的终结:问题与行动
  • 1.到底是哪20%的原因造成我80%的问题和不快乐?2.到底是哪20%的原因带给我80%的理想成果和快乐? 我做的第一个决定很好地证明了这个分析精简的方法多么快速有效:我不再联系我959%的客户,而且彻底取消2%的客户名单。最后只留下39%的最优秀的生产商继续销售和生产 120多位批发客户中的5位就能带来959%的收入。而我989%的时间都用来与其余的客户们进行交涉。前面提到的那5位客户全都是定期订货,打催促电话也不用费口舌说服换句话说,我一直在忙碌,只是因为我觉得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并没有意识到每天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下年5点并不是生活的目标,这识是大多数人的日常模式而已,不管是否必须如此。而我这种极端的情况就是为工作而工作,这是新贵词汇中最受部视的词语。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那让我们来考虑一些有可能达成共识的事情。 因为有8小时的时间要填满,我们才有满满8小时的工作。如果我们有15个小时,我们就会工作15个小时。如果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我们2小时后停止手头工作,而工作又不能拖延,神奇的是,我们往往会在2小时之内完成所有这些工作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帕金森法则认为,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就是不断迫近的最终时限的魔力。如果给你24小时去完成一项任务,时间的压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执行,别无选择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同样的任务,如果给你1周去完成,它就换来了 题大作的6天。如果给你2个月的时间,但愿不要这样,它就变成了一场精神磨难。因为精力更高度集中,短时限内做出的最终产品通常不比长时限内做出来的差,甚至质量更高 这反映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增加成效有两种顺序互相倒的办法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1.只做重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8020法则) 2.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帕金森法则)。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两个一起用:确定几件影响收入的重要事情,用非非常短和清楚的时来计划它们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为了避开那些表面上紧急的事情,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它值得我推迟重要事情来做它吗?“如如果到目前为止,你今天甚至还没有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就请不要为了避免5美元的延期罚款而用最后一小时的工作时间去还一张DVD片。请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再去付5美元的罚款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6.在电脑屏幕上做一个Post-it使条或者在 Outlook里做个备忘录,一天至少提醒自己次:“我是不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杂事来避开最重要的事情? 7.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从每周和每天的宏观层层面上,可以尝试在每周一和(或)周五放假,每天下午4点前停止工作。这将有助于你分轻主次轻重,也可能有助于你开展社交活动。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板,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里讨论应对他的具体细节 从微观层面上,要尽可能精简”要做事务清单”,并尽可能缩短时限来提高行动的速度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培养选择性忽视的能力 信息的消耗能力显而易见:信息消耗了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大量的信息造成了有限注意力的分散,也产生了在过多信息源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注意力的需要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当你遇到对方坚持不做水久改变的情况时,”宠物狗策略”非常有效。告诉对方”我们只试一次”,如果不行还可以恢复到过去。这样可以让事情有所进展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2赞 2018-03-30 10:18:58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2)
  • 花几天时间,用最俭省的费用生活,穿最粗糙的衣服,然后问自己:这就是我所害怕的生活吗? (查看原文)
    aubery 2回复 1赞 2012-09-22 13:55:45
    —— 引自第40页
  • 记住,无聊才是真正的敌人,抽象概念里的“失败”并不是。 (查看原文)
    离青 2013-02-11 00:25:57
    —— 引自第49页
  • 1、退休是预防出现最坏情况的保险,而不是目标或终极回报; 2、兴趣和精力有高潮和低谷的周期变化; 3、少做并不意味着懒惰,关键是高效,而不是忙碌; 4、刻意安排的时间永远都不准确; 5、寻求宽恕,而不是寻求许可; 6、要强调优势,而不是弥补弱势; 7、物极必反。太多或太频繁的占有会使原本渴望的东西也变成不想要的; 8、光靠钱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9、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重要; 10、负面压力是有害的,良性压力则是有益的。 (查看原文)
    暖暖 1赞 2013-02-24 12:54:23
    —— 引自第35页
  • 如果事情真的那么重要,人们一定会谈论它,你也可以从别人口中了解整个事情。我以这种方式所了解到的世界大事,往往比那些专注于细枝末节而失去整个信息森林的人所了解的还要多。 (查看原文)
    binhu87 2013-05-27 13:31:46
    —— 引自第1页
  • 当我踏出校门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一销售数据存储器时,我就注意到:大多数打给潜在客户的推销电话都找不到当事人接听,原因只有一个:看门人式的秘书。比如,我只在早上8:00-8:30和下年600-6:30的时间段打电话过去,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能够避开接听电话的秘书而直接与客户预约会面,而公司里的高级销售主管则是从早上9:00上班开始直打电话直到下午5:00下班,他们们所预约的会面次数仅为我的一半。换言之,我仅用了1/8的工作时间就达到了2倍的工作效果。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1赞 2018-03-30 09:37:26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1)
  • 新贵的目标是把”迷你退休"分配到整个一生,而不是愚蠢地把休息和享乐一再延退统统放到退休以后。只在身体机能处于最高效的时候工作,生活才会更充实和愉悦。制作蛋糕并享用蛋糕。就是这样。 前,我的个人目标是,每两个月的工作之后,就有一个月的海外生活或者一个月的强化学习(探戈、搏击,什么都行)。 (查看原文)
    CrellaMaybe 1赞 2018-03-30 09:37:26
    —— 引自章节:一次性读完删除 核心部分(1)
  • 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没有压力的生活状态,而是为了自己自由选择的、值得自目标努力和奋斗的状态。 -维克多·弗弗兰克尔( Viktor E. Frankl,1905-1997,奥地利心理学家) 我相信,生命就是用来享受的,自己感到快乐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查看原文)
    Yi休 2018-05-10 23:17:41
    —— 引自第265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