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吉姆•柯林斯 (Jim Collins)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1-1
页数: 292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吉姆·柯林斯作品
ISBN: 9787508617138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1-1
页数: 292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吉姆·柯林斯作品
ISBN: 9787508617138
内容简介 · · · · · ·
从优秀到卓越(珍藏版),ISBN:9787508617138,作者:(美)柯林斯 著,俞利军 译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吉姆·柯林斯,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
柯林斯的上一本书《基业长青》是公认的一部经典商业著作,重印近百次,被译为16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他的著作被《财富》、《经济学人》、《商业周刊》、《今日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产业周刊》、《Inc.》等杂志广泛报道,引起巨大反响。
目录 · · · · · ·
鸣谢前言第一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无所畏惧的好奇心 从优秀到卓越的永恒的“物理学”第二章 第5级经理人 出人意料 谦逊+意志=第5级经理人 培养第5级经理人 小结第三章 先人后事 不是“1个天才加1000个助手” 重要的是付酬给谁,而不在于如何支付 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先人后事、卓越的公司和美好的生活 小结第四章 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事实胜于美梦 营造良好氛围,弄清问题真相 面对残酷现实,保持坚定信念 斯托克代尔悖论 小结第五章 刺猬理念(三环内部的简化) 三环理论 明白你能(或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最优秀的 对于经济引擎的洞见:你的指标是什么 洞察你的热情 深刻感悟而非虚张声势 小结第六章 训练有素的文化 框架之下的自由(和责任) 清除你的松软干酪 是文化而不是暴政 疯狂坚持刺猬理念 列出不该做的事项 小结第七章 技术加速器 技术与刺猬理念 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 技术陷阱 技术和对落后的恐惧 小结第八章 飞轮和厄运之轮 累积和突破 并非天赐良机 “飞轮效应” 厄运之轮 一个视野宽广的飞轮观念 小结第九章 从《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 基业长青早期的从优秀到卓越 核心意识:持久卓越的额外度 大胆创新的宏伟目标、危险鲁莽的宏伟目标及其他理念关联 为什么要实现卓越后记答疑篇附录译后记
鸣谢前言第一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无所畏惧的好奇心 从优秀到卓越的永恒的“物理学”第二章 第5级经理人 出人意料 谦逊+意志=第5级经理人 培养第5级经理人 小结第三章 先人后事 不是“1个天才加1000个助手” 重要的是付酬给谁,而不在于如何支付 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先人后事、卓越的公司和美好的生活 小结第四章 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事实胜于美梦 营造良好氛围,弄清问题真相 面对残酷现实,保持坚定信念 斯托克代尔悖论 小结第五章 刺猬理念(三环内部的简化) 三环理论 明白你能(或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最优秀的 对于经济引擎的洞见:你的指标是什么 洞察你的热情 深刻感悟而非虚张声势 小结第六章 训练有素的文化 框架之下的自由(和责任) 清除你的松软干酪 是文化而不是暴政 疯狂坚持刺猬理念 列出不该做的事项 小结第七章 技术加速器 技术与刺猬理念 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 技术陷阱 技术和对落后的恐惧 小结第八章 飞轮和厄运之轮 累积和突破 并非天赐良机 “飞轮效应” 厄运之轮 一个视野宽广的飞轮观念 小结第九章 从《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 基业长青早期的从优秀到卓越 核心意识:持久卓越的额外度 大胆创新的宏伟目标、危险鲁莽的宏伟目标及其他理念关联 为什么要实现卓越后记答疑篇附录译后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 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杜鲁门 ● 第5级经理人的特点 1.令人折服的谦虚。不爱抛头露面,保持低调。 2.把公司的,而非他们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主要依靠崇高的标准,而不是靠鼓舞人心的个人魅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或事件,则归于运气);但事情不顺利,他们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不好。 5.培养接班人(他们建立的,是一个缺少他们仍能正常运作的公司,而不是要通过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来满足自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摘 -
● 合适的雇员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只要认定是对的,他们就会全力以赴。 ● 要做到严格但不冷酷无情,就意味着优秀的人才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地位,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 若无法确定,则宁缺勿滥,保持观望态度。 ● 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 真正上进的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振奋不已,从而越发图强。 ● 把人才用于有最佳发展机会的事业上,而不是用于解决各种麻烦。解决现成的问题,只会使公司变好,而只有抓住机遇图发展,才能使公司卓越。 ● 你需要这样的主管:一方面,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上,他们会争论不休,坚持己见,真只有暴力倾向;另一方面,一旦有决定了,他们就会服从决定,绝不计较个人得失。 ● 衡量某人是否“合适人选”,主要看内在性格特征和天赋能力,而不是专门知识、背景或实际技能。 ● 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如果绝大多数时间,我们都不能与我们热爱和尊重的人一起度过,生活就毫无快乐而言。若情况恰好相反,自己喜爱的人也在车上,并且永不背叛,那么不论汽车将开向何处,我们都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吉姆·柯林斯作品(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基业长青》《选择卓越》《再造卓越》
。
喜欢读"从优秀到卓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从优秀到卓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还是更喜欢德鲁克一些
我最喜欢的结论出现在一开始(第二章),作者的团队调查卓越公司的管理者时,“实现跨越公司的经理人均多次谈到运气”,这并不是作者想要的“结论”,也不是全书中心,我只是喜欢这样的事实来支持我自己的“宿命论”。 所谓管理,现代公司的CEO和古代30万大军的统帅遇到的问题...
(展开)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这本书说的是一所公司从80分怎么做到100分。 所以是已经立足于一家相对完善的企业的提升,而非从0开始的创造。 其实,看多了,觉得其实关键都是那些, 找到一个核心的概念,合适的人,坚持去做。 当然,这本书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结论都从相对严谨的数据分析而来。 虽然书中没...
(展开)

简单有效+坚持=胜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http://marsocean.spaces.live.com/blog/cns!A56C8B379B402439!523.entry 10月10日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May 13th, 2006 《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 中信出版社 笔记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心得 整本书其实在讲述非常简单的道理(而且不易操作),但... (展开)
低调又忍耐的第五级领导
读完这本书,对于领导者的概念又有了新的理解 很多时候,真正闪光的领导者,不会让人那么轻易的看见 而那些低调含蓄又目标明确,充满耐力的人才可以真正的使企业 从优秀到卓越 膜拜这样的人 也希望可以成为低调含蓄却又闪闪发光的人 同时,即使是在困境下,也要勇敢的去面对,...
(展开)
论坛 · · · · · ·
为什么“本书献给大猩猩” | 来自不留 | 2015-11-24 09:59:4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信出版社 (2006)8.0分 7413人读过
-
HarperBusiness (2001)8.2分 547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9)8.2分 303人读过
-
Harperbusiness (2005)8.0分 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经管:定位/产品/组织/运营等 (alenwg_cn)
- 《策略投资》参考书目——已更新完结 (五花王)
- 北京地铁书单(豆列) (向北向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从优秀到卓越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丸子🍡 2015-08-06 22:00:03
总体来说还是认同里面的观点~~总结起来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各自最合适的工作上,朝着一个最有优势的简单清晰的目标,逐渐积累能量,推动飞轮一点点加速旋转。其实这里面任何一点都很难~~
0 有用 郑野兽 2015-10-06 14:04:11
试图找到表现优秀的公司的关键行为。翻阅即可。
0 有用 咖啡屋的鼠标 2012-08-16 22:54:11
看了两遍,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开篇第一句:“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总的来说,也还是一堆模式。只是搞清楚了有些模式并不好用,比如散播恐怖。结合《驱动力》来看会有更深的体会。
0 有用 蝶蝶 2012-12-18 19:52:37
是的,我真的在看这个书……你妹啊……
23 有用 彭土曹 2014-01-18 11:59:47
一本10多年前的超级畅销书,讽刺的是:看着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查,书中列举的11家卓越公司多已走向平庸或惨淡。跟看到当年女神现在在空间转发大量的中医养生知识差不多。
0 有用 潋滟中的涟漪 2023-01-14 18:54:48 山东
以15年的时段选择有点主观,毕竟这个15年可能和下一个15年完全不一样,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太多,另外以市值衡量可能也不是那么准确,市值的起伏太大,和选择的时间段关联度高。 至于人在事前,三环理论,热情,飞轮效应都是决定卓越的一个方面,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0 有用 JoybinLin 2022-12-27 14:31:55 广东
从《财富》500强公司中,用严格的标准挑选出了11家符合作者标准的“卓越公司”。研究“成功的少数”无疑就是先射箭后画靶,纯粹是幸存者偏差,即使能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也不能证明找到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更别说这11家“卓越公司”如今的处境了,难免有些难堪。这本书不会使平庸公司成为优秀公司,也不会使优秀公司成为卓越公司,没有一种方法或一本书能,成功从来就不是可以被复制的东西,甚至定义什... 从《财富》500强公司中,用严格的标准挑选出了11家符合作者标准的“卓越公司”。研究“成功的少数”无疑就是先射箭后画靶,纯粹是幸存者偏差,即使能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也不能证明找到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更别说这11家“卓越公司”如今的处境了,难免有些难堪。这本书不会使平庸公司成为优秀公司,也不会使优秀公司成为卓越公司,没有一种方法或一本书能,成功从来就不是可以被复制的东西,甚至定义什么是成功都难,研究成功还不如研究失败更有意义。这种成功学的书真的再也不想再看了。 (展开)
0 有用 豆友s8ccZbjd3E 2022-12-25 22:27:44 上海
更多的是吸收,还没有到达评判
0 有用 Georg Jensen 2022-11-04 11:31:34 广东
221104:有大部分人在找好的点子,认为这可以实现自己,但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积累大量的知识来实现质变,正如飞轮与厄运之轮,你要积累正向的角运量,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看到变化,放下浮躁。
0 有用 线形单调 2022-10-31 22:32:49 四川
披着企业管理的成功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