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妙笔点评近五六年间所出钟意之书,时见快意笔墨,可算一详细的私人阅读小史,亦足供同好参考。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最后为数篇民国旧书随笔,趣味洋溢,颇值赏读。
收在此册里的文字,多为关于书的闲话,曰“闲看书”是也。原本自己写作谈书的文章皆为约稿,数小时之内写完交卷,数天之后便见载报端,往往写过便忘,再读则如阅别人所作,自己早不记得。今检阅旧作,有“随伊迷路为看花”之慨。不过谈书的文字好在随兴而发,书里书外信手写来,最能看出个人感受,虽见识高低因人而异,但由此所得的趣味留在文字上总是好事,或者藉这些文字而体味所谈书籍的别样景致也未可知。
关于书,可谈的话题很多,读书人或爱书人都是此间同道,一是对书多有依赖,一是对书多怀情感。此前曾说藏书如藏美,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她身上;书房似闺房,...
作者妙笔点评近五六年间所出钟意之书,时见快意笔墨,可算一详细的私人阅读小史,亦足供同好参考。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最后为数篇民国旧书随笔,趣味洋溢,颇值赏读。
收在此册里的文字,多为关于书的闲话,曰“闲看书”是也。原本自己写作谈书的文章皆为约稿,数小时之内写完交卷,数天之后便见载报端,往往写过便忘,再读则如阅别人所作,自己早不记得。今检阅旧作,有“随伊迷路为看花”之慨。不过谈书的文字好在随兴而发,书里书外信手写来,最能看出个人感受,虽见识高低因人而异,但由此所得的趣味留在文字上总是好事,或者藉这些文字而体味所谈书籍的别样景致也未可知。
关于书,可谈的话题很多,读书人或爱书人都是此间同道,一是对书多有依赖,一是对书多怀情感。此前曾说藏书如藏美,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她身上;书房似闺房,时间和情趣都消磨在这里。对于书,我们尚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感受,或统如一句话:乐在其中。
己丑正月初三,守于长沙病母身边
目录 · · · · · ·
黄裳:旧雨新燕齐飞
夹在书里的快乐
那样古旧的光华,梦也飘香
活该你迷她
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扫雪煮茶汉书下酒
黄永玉八十
艺术的蜜缸
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的屐韵清影
沈昌文:旧梦与晚餐
相忘江湖好读书
快雨时晴傅月庵
文人旧迹
闻香赏美凭画识人
书衣小趣
藏书票里小乾坤
花间徘徊声声慢
风满红楼
金陵烟景挹胜
江绍原藏近代名人手札
铄古铸今不亦乐乎
一炉烟火的境界
如此繁华
乱花入眼
刻意与矫情
情义缱绻,最是得人喜爱
津津有味谭
钟叔河编周作人作品琐谈
陈子善编周作人作品琐谈
止庵编周作人作品琐谈
偷闲的情趣
一本书的故事
赵家璧与《一角丛书》
袁寒云与《半月》杂志
跋
· · · · · · (收起)
"快雪时晴闲看书"试读 · · · · · ·
读黄裳先生的书,是很有趣味的事:一方面他的旧作不断重出新版,一方面总有新作从容应市,两者算起来难免让喜爱"黄书"的读者乱了方阵。倘若按行世的版本计算,芜杂凡三十余种,倒是洋洋大观的一种收藏喜悦。而这样多姿的版本状态,恐怕是黄裳作品的一个特色。惟其如此,收集黄裳版本方成为不少书友的话题,足见黄裳魅力所在。今年(二〇〇六年)似乎是黄裳作品的一次集中出版..
丛书信息
喜欢读"快雪时晴闲看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快雪时晴闲看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快雪时晴闲看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han (千卷蠹书忘岁月 一杯浊酒信乾坤)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1回应)2011-04-27 21:56 3人喜欢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爱“快雨时晴傅月庵” ----十几年的时光中,我最大的乐趣就是逛旧书摊,从不知愁的惨绿少年逛成心事颇有、哀乐略识的半个“准中年”人。
1回应 2011-04-27 21:56
-
han (千卷蠹书忘岁月 一杯浊酒信乾坤)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1回应)2011-04-27 21:56 3人喜欢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爱“快雨时晴傅月庵” ----十几年的时光中,我最大的乐趣就是逛旧书摊,从不知愁的惨绿少年逛成心事颇有、哀乐略识的半个“准中年”人。
1回应 2011-04-27 21:56
-
han (千卷蠹书忘岁月 一杯浊酒信乾坤)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1回应)2011-04-27 21:56 3人喜欢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来燕榭书札》 董桥《故事》、《今朝风日好》 《我的书房》《我的书缘》 《茶人茶话》《酒人酒事》 《黄永玉八十》《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 林文月《京都一年》 沈昌文《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 止庵《相忘书》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公厅日记》 方继孝《旧墨记》【已出5册】 ---------------------------------------------------------------------------------------------- 爱“快雨时晴傅月庵” ----十几年的时光中,我最大的乐趣就是逛旧书摊,从不知愁的惨绿少年逛成心事颇有、哀乐略识的半个“准中年”人。
1回应 2011-04-27 21:56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快雪时晴闲看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茗禅 2012-01-10
文字很董桥。。。
0 有用 Lin 2009-12-19
中華書局這套精裝小三十二開做得頗巧,楊小洲此書題目借自王右軍,書話本身則不怎麼好,是董公的傳人。
0 有用 齐物秋水 2014-12-23
读书很多,见识平平,文章写得有形无神,可惜。
0 有用 神威 2017-12-18
休憩358th,园田文库良莠不齐太过严重,导致我积年打雁罕有失手今天又被雁啄眼。毫无创见毫无新鲜资料毫无新奇感受,吹捧言语熟娴惯用,这玩意也乐意印出来,人还是要有点格调的!
0 有用 清少纳言 2010-01-03
60后写法
0 有用 Retroji 2020-11-19
没看完
0 有用 MissLonely2074 2020-06-14
最后一篇《袁寒云与〈半月〉杂志》最有意思,“好端端一刊童稚专辑,兜头一记‘销魂’,貂尾一曲‘焚琴’,周瘦鹃要活到今天,在杂志社混事不挨戒尺板子,才怪。”
0 有用 nolix 2018-07-05
较为适意柔软。
0 有用 夏夜晚风 2018-05-17
闲真好,闲时真好,闲读书真羡慕
0 有用 梦 2018-04-08
此书主要讲作者杨小洲当奶爸期间的读书心得,算得上一种书评。初拿到书,装帧设计很是精致,若在书店见到它,凭它的封面设计和别致的书名,我定会将它收入囊中。 全书语言尤为雅致,但又略显晦涩,整本书散发着一股精致的书生气,但过于雅致反而让阅读变得困难起来,对文字太多的修饰使其丧失了本真,读完整本书,不得不说我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