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创作者
· · · · · ·
-
阎步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论文集3种。
目录 · · · · · ·
引言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
附录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南朝“二学”考
第十一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 结语
一、理性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性与合理性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
附录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南朝“二学”考
第十一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 结语
一、理性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性与合理性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共1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犹太哲学史(修订版)》《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本)》《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等
。
喜欢读"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人也喜欢 · · · · · ·
-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9.2
-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8.7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9.1
- 九品官人法研究 9.2
-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 9.4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7
- 拓跋史探(修订本) 9.0
- 官阶与服等 8.6
- 建元与改元 9.0
-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8.6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阎步克老师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写作缘起
问:阎老师的第一部著作关于察举制度的,你怎么想起选这个课题呢? 答:读研之初,满眼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名士故事很生动有趣,最初很想研究研究魏晋名士、玄学什么的。后来我发现,大学新生听魏晋南北朝史课,首先被吸引的大抵也是这个。读书时看到一些名士喜欢长啸,写过一...
(展开)
【转】黄留珠:察举制研究的重大突破——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问:阎老师的第一部著作关于察举制度的,你怎么想起选这个课题呢? 答:读研之初,满眼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名士故事很生动有趣,最初很想研究研究魏晋名士、玄学什么的。后来我发现,大学新生听魏晋南北朝史课,首先被吸引的大抵也是这个。读书时看到一些名士喜欢长啸,写过一...
(展开)
从察举到科举——读《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不同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察举制,大约在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确立,与征辟制度一起,共同构成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 西汉察举科目分为如下几类:1、贤良方正、直言极...
(展开)
制度变迁的潜流——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两汉时期创立并推行的察举制度是无法忽视的一环。至魏晋南北朝,秀才、孝廉等察举以及岁举、制举、学校、门荫、纳贤等入仕途径虽仍继续推行,但士人入仕受中正提供的官员档案的决定影响,品第严重制约着官员的任职资格。故“在这300年中,特别是两... (展开)【转】何德章: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作者简介】何德章,1965年11月生,四川南部县人。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9年、1992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及相关时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阴山却霜”之俗解》等...
(展开)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阎步克先生本书的主线为察举制度从两汉至于南北朝之变迁,大背景为“皇权-官僚政府”与“士族-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与消长。可惜我在Kindle上的笔记不慎丢失,又是第一次做读书笔记,只能依靠记忆挂一漏万地写一点。 察举制产生于宗法封建制的式微与官僚理性政府的崛起。秦代即...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出一本9成新 | 来自豆友189962599 | 2019-09-10 00:13: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9.4分 486人读过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9.2分 99人读过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私人藏书(从三世纪到九世纪) (Chimpden)
- 谭徐锋策划书籍合集 (时间与玫瑰)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150本绝迹好书 (wend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iren 2023-09-02 23:15:11 陕西
不错不错,特别是阎老师的视角一以贯之,从官僚制度本身与皇权的冲突,合作以及不同集团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来看待政治史的变迁,这正是察举制从发展到衰落再到进化为科举制背后的线索,正映照了皇权本身的衰落,发现与再复兴
3 有用 济贫院长正太喵 2010-10-15 22:22:17
无聊没事做,争取今天这本也读完
1 有用 避秦者言 2022-01-17 10:55:28
很久没看阎老师的书了,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有感觉,仿佛是在听他上课那样,娓娓道来~
5 有用 薠蘅 2020-05-07 20:09:1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阎老师在本书中详细考察和勾勒了察举制近七百多年的历史,亮点在于解释了文化创造阶级与行政官僚双重身份下的士阶层的评判标准,在皇权衰落的时代,“以族取人”和“以名取人”在社会上相对得到拔高,而在皇权强大的时代,“以文取人”和“以能取人”则有了帝国的认可,成为主要标准。虽然文法吏的治国知识才是帝国需要的,但文化阶层的实际情况却逼迫帝国在选拔上做出让步,即使是后来的皇帝们想在科举中恢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阎老师在本书中详细考察和勾勒了察举制近七百多年的历史,亮点在于解释了文化创造阶级与行政官僚双重身份下的士阶层的评判标准,在皇权衰落的时代,“以族取人”和“以名取人”在社会上相对得到拔高,而在皇权强大的时代,“以文取人”和“以能取人”则有了帝国的认可,成为主要标准。虽然文法吏的治国知识才是帝国需要的,但文化阶层的实际情况却逼迫帝国在选拔上做出让步,即使是后来的皇帝们想在科举中恢复文法刑律之科也终告失败了,这与阎老师后来在《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中的观点相一致,可以认为本书中的观点就是《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的初步构想。 阎老师在后记中特别提到“每值浏览名著、幸见名家之时,未免有观海难言,高山仰止之感”,我读此段,当真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罢。 (展开)
1 有用 阿圆 2012-12-23 16:22:22
12年12月,“阳嘉新制”一章。
0 有用 Agamemnon 2024-11-11 00:30:13 四川
老版书籍的装帧设计与纸张,明显更让人青睐。
1 有用 登坂望云 2024-09-16 11:44:42 上海
闫老师的作品虽然严谨而枯燥,但细读之后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作者对察举制度的考察,非常注重其与实践的相互反馈。 察举的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推举乡贤和提拔能吏,但实践中,由于形成了文人与官僚合一的士大夫阶层,两条标准逐渐合流。再加上对贤德这一抽象概念缺乏标准,即便设置了考核机制,也无法摆脱以名取士的趋势,导致察举为舆论所左右,最终被实践中以族取士的九品中正制所取代。 然而察举制依然存活于清贵之外,成为底层官... 闫老师的作品虽然严谨而枯燥,但细读之后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作者对察举制度的考察,非常注重其与实践的相互反馈。 察举的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推举乡贤和提拔能吏,但实践中,由于形成了文人与官僚合一的士大夫阶层,两条标准逐渐合流。再加上对贤德这一抽象概念缺乏标准,即便设置了考核机制,也无法摆脱以名取士的趋势,导致察举为舆论所左右,最终被实践中以族取士的九品中正制所取代。 然而察举制依然存活于清贵之外,成为底层官吏的选拔机制。尽管因皇权升降而常有反复,在实践中也沦为以文取士的制度,违背了制度初衷。但正因有了客观的标准,使得察举制与学校制度的结合更为紧密,为科举制打下基础。 作者认为,察举与科举的界限不在于设置进士科和黜落机制,而是自由投考。正是自由投考机制,瓦解了地方官因推举权而产生的恩主/故吏现象的根基。 (展开)
2 有用 铁臂阿童木 2024-04-22 18:31:13 天津
阎老师的理论色彩一向浓厚,从阅读体验而言,能感受到阎老师作为历史学家的通透之感,其中闪耀的智慧是值得学习的。
1 有用 username 2023-12-04 16:09:15 广东
扎实的研究,在此之后察举制度的研究空间已经不大了
1 有用 liren 2023-09-02 23:15:11 陕西
不错不错,特别是阎老师的视角一以贯之,从官僚制度本身与皇权的冲突,合作以及不同集团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来看待政治史的变迁,这正是察举制从发展到衰落再到进化为科举制背后的线索,正映照了皇权本身的衰落,发现与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