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字的文化史》的原文摘录

  • 五四时期男女平等观念影响“她”字问题的第二种表现,是当时有人主张把“他”字留作男女公用的符号,“他字下男性注男字,女性注女字”,也就是分别写作“他男”或“他女”的。这种意见,故意与此前周作人那种把“他”字留给男性、以“他女”代表女性的主张有所区别,显然也是基于男女平等的原则。但最终,此种与“她”字竞争的意见却被时人认为“笨拙”而遭到淘汰,影响很小。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忽有苍老的声音:“我看’他’字如我们普通人坐三等车;‘她’字加了’女’字旁,是请她们坐二等车,有什么不好呢?”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他质道:“讲’人‘,当然包括男女两性;讲平等,男女当然也该平等:为什么女子不承认自己是’人‘,要加上’女士’二字,为什么男子不自称’男士‘,而女子独自称为’女士‘?”施氏并严正表示,女子以此自称,丝毫不会增加文章的价值,反而是不自重,甚至是“不知羞耻”的举动。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作者极其不满于“婦”或“媍”字与“夫”字造字之初就已表现出一种男女不平等现象,她抱怨古代那些造字的先辈说: 何以作字时绝不掛酌?作个媍字,说是女的,所以从女;作个夫字,倒不加男旁,不说是从男。好像男子是个主体,女子是附属的一般。这就是拿人是主体,凡百鸟兽是附属物做比喻的。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不过,从清末时“英雌”一词的使用来看,它们都似太过于凸显女性与男性相对的“雄、豪、侠”的一面了。这虽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下救亡有责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和作用,却并未能真正摆脱以男性为标准的“英雄”范式:那种较多体现基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女性主体性,仍然缺失。20世纪中后期的“铁姑娘”,毋宁说正是此种“英雌”追求的极端发展。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相反,据《妇女共鸣》杂志编辑自己披露:这一“启事”刊发后,倒是曾屡次遭受到“各方面的非笑,或讥为斤斤较量于小节,或竟斥此种坚持为无聊”。 (查看原文)
    archiphobia 1赞 2021-08-01 22:05:53
    —— 引自章节:第五章、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
  • 1823年,马礼逊出版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再次将汉语里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出来。他译he、she、it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译his、her、its则分别为“他男的”、“他女的”和“该物的”。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1:52:08
    —— 引自章节:(一)、中文对应“She”字困局的最早出现
  • 只是鉴于实际操作中排字印刷的困难,他才模仿日语,采用了“‘他’字下注一个‘女’字”的临时性办法。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1:52:08
    —— 引自章节:(一)、“她”字的提出与“他女”的先行
  • [4]据飞田良文先生的权威考证,在日本,现代读音的“彼女”一词,1876年出版的《修订插图小学读本》中已经出现,明确就是对译“she”字。1885—1886年,坪内逍遥的《当世书生气质》对此加以继承。大约从1888年前后开始,作为“she”字意思的“彼女”在日本逐渐流行开来。见飞田良文:《明治时期新造的日语》(明治生まれの日本語),淡交社2002年5月版,第80~88页。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2:43:36
    —— 引自章节:引论:“她”字与“文化史事件”
  • 当她愤然指出古来凡带有女字旁的汉字都不是什么好字,因而遭到“‘好’字岂不是‘女’字旁么”的简单诘,竟然会变得无言以对!可见那时“女权主义”思想资源的传播及其引发的女性自卫意识的深刻程度还是相当的有限。要是换了现代那些伶牙俐齿的女权主义者,她们一定会立马反驳道:“表面上看起来,‘好’、‘妙’这些字的确是好辞,但也不过都是拿女子当赏玩之物,它正好表明社会上看问题的男性眼光,反映出的也恰恰是男性主宰的社会特质与男性中心的文化立场,只是比较起‘奸’、“妓”等字来,这些字要显得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罢了!”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3:03:06
    —— 引自章节:(一)、以男女平等观念反对“她”字的三种表现
  • 从清末时“英雌”一词的使用来看,它们都似乎太过于凸显女性与男性相对的“雄、豪、侠”的一面了[15]。这虽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下救亡有责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和作用,却并未能真正摆脱以男性为标准的“英雄”范式:那种较多体现基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女性主体性,仍然缺失。20世纪中后期的“铁姑娘”,毋宁说正是此种“英雌”追求的极端发展[16]。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3:37:17
    —— 引自章节:(二)、“英雌”和“她”:字词、性别与政治
  • 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仍有女权运动者沿此思路,继续着那种对“她”字的政治性抗议。如1929年创刊、影响很大的《妇女共鸣》杂志,就始终拒绝使用“她”字,认为该字的构造去掉了“人”字旁,是不把妇女当人看,是对妇女人格的公然侮辱,因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要将“伊”字使用到底的态度。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3:37:17
    —— 引自章节:(二)、“英雌”和“她”:字词、性别与政治
  • 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 “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3:37:17
    —— 引自章节:(二)、“英雌”和“她”:字词、性别与政治
  • 1921年1月,在郑振铎的主持下,《小说月报》实现了改革,情形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她”和“伊”两字的使用都越来越普遍,其中“她”字出现的频率更是急剧加大。综观1921年全年,与“伊”字相比,“她”字占了绝对的优势,在两者的使用比率中居于90%以上。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4:24
    —— 引自章节:(一)、从《小说月报》和国文教科书等看“她”字的认同
  •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说,该演说稿次年年初发表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6期上(此刊具体出版时间不详[4]),其中已经使用了“她”字。在这篇揭示现代“新式”女性命运的具有认知标志性和象征性的文章中,鲁迅决定改用“她”字,实在是意味深长。以往,学界一般认为鲁迅放弃“伊”而改用“她”字,是从1924年3月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祝福》[5]开始(该小说自署的写作时间为1924年2月7日),在《祝福》中,鲁迅借助153个“她”字,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深受传统礼教和世俗社会文化迫害的妇女形象。这也是他成功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文学形象。1924年5月,鲁迅在《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发表小说《在酒楼上》,也使用了20多个“她”字。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4:24
    —— 引自章节:(一)、从《小说月报》和国文教科书等看“她”字的认同
  • 1943年公开出版的《国语辞典》就标明:她,读ta,又读yi;牠,读ta,又读tuo 、te;它,同牠,读ta,又读 tuo。[27]尽管其仍不愿放弃钱玄同等人的语音设计,却也不得不首先承认社会上较为普遍的“ta”声发音。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4:24
    —— 引自章节:(一)、从《小说月报》和国文教科书等看“她”字的认同
  • 周氏在1943年编辑《紫罗兰》刊物时,毅然决定放弃“伊”而归顺“她”,并奉劝乃至“逼迫”自己的同道好友、仍顽固坚持“伊”字书写的程小青和顾明道等名作家,也要一道归降“她”字。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4:24
    —— 引自章节:(二)、陈寅恪等人的绝响“抗拒”与周瘦鹃的最终“投降”
  • “伊”字在与“她”字的竞争中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其实恐怕并不在于其字形(两者在字形上,都可与“他”字相区别且笔画同样简易),而恰恰正在于它本来就存在与“他”字不同的发音,因此无法另行随“他”字发音之故。在这方面,代表中性的“它”和“牠”字(都发“ta”声)长期难分胜负,而另外的替代方案——“渠”、“佢”和“彼”等不同发音的字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即遭淘汰,未尝不可视为此论一个相当有力的旁证。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7:14
    —— 引自章节:(一)与“他”发音相同而又形体略别:“她”字胜“伊”之主因
  • 这里还需强调的是,作为日常口语中的第三人称之“他”字发声,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大众性”,而大众文艺、大众语等,正是当时左翼文化运动的主流追求。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前期,也就是“她”字空前社会化的时期,恰恰正是左翼文化运动,特别是大众文艺和大众语运动蓬勃兴起并左右社会语言文化发展走向的阶段,创造一种广大民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大众语”(陈望道1934年《大众语论》中的说法[3]),正成为歆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不管这一运动整体的文化后果如何,它对现实的“言文一致”追求的强化,造成了一种更加有利于社会认同“她”而不是“伊”字的语言文化环境,却是肯定无疑的。这就是当时在“她”字与“他”发音相同这一点背后,起到重要“选择”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7:14
    —— 引自章节:(一)与“他”发音相同而又形体略别:“她”字胜“伊”之主因
  • 以女性及其标志符号“她”来代表和象征现代民族国家——祖国,这一用法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妇女和性别观念发生改变的结果,又反过来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尊重妇女这一新时代的性别价值取向。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2019-11-15 14:19:04
    —— 引自章节:(三)“她”字语言符号文化效应的历史阐释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