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简介】《和谐养生大智慧》

钦德(嘉海) 2009-11-16 16:59:59

本书将中医养生学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案。由陈玉琴教授整理出的这本《和谐养生大智慧》,是冯理达教授数十年积淀的薄发之作。本书言简而意赅,从中医养生文化这个侧面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立足之处都是“和谐”。宏观上讲,人与自然要共融共生,天人浑然一体。从微观现实出发,和谐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内心和谐统一。这些都是中国人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也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


【目录】

第一部分



健康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健康人人希冀,长寿人人追求,谁都想健康幸福地活到天年。如今国运昌盛,民生日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因为人们越来越懂得,无法用金钱和权势获得的健康才是一切幸福的根基,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
• 1.目录(1)
• 2.目录(2)
• 3.目录(3)
• 4.目录(4)
• 5.目录(5)
• 6.目录(6)
• 7.和谐养生
• 8.解读冯理达
第二部分

长寿始自不盛不衰的人体气机
冯理达教授长期致力于健康长寿学的研究。她学贯中西,深受我国传统医学濡染,又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和谐养生智慧。和谐,既是治国之道,也是养生之道。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社会和谐,而我们所追寻的健康也需要遵循"以和为贵"的宗旨。
• 1.人为什么会生病
• 2.维持好身体"大环境",不怕…
• 3.到底是谁干扰了身体的和谐
• 4.和谐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高…
• 5.与亚健康绝缘有利于身体和谐

第三部分

学会倾听身体"不和谐的杂音"
在舌的两侧边缘发现青紫色的条纹或形状不规则的黑斑,应引起重视,因为其中有少数人可能就是肝癌患者。俗话说:"观舌诊病,中医一绝。"从舌头就能察知病症,可见舌头是疾病的窗口。那么,从舌头上究竟能看出哪些疾病呢?
• 1.头四种形态,预示健康隐患
• 2.汗多,这六种病来袭
• 3.手指的形态预示某种疾病的可能
• 4.令人难堪的黑眼圈或许是疾病的征兆
• 5.口苦、口酸、口甜、口中无味,其…
• 6.眉毛也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
• 7.耳朵颜色出现异常预示着某种疾病

第四部分

度是"和谐"的关键,合度才是养生之道
就像司机驾驶车辆需要遵守交通规则,时速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过了这个范围,轻则接到罚单,重则遭遇车祸。同样,如果我们不遵守健康的规则,轻则身体感到不适,重则疾病缠身。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 1.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健康也要"…
• 2."蚂蚁饮食法"--老年人不生…
• 3.运动养生三要点:量、质、巧
• 4.你知道吗,家居环境也要合"法…
• 5.补出来的病--进补需因人而异(1)
• 6.补出来的病--进补需因人而异(2)
• 7.房事与健康,适则有益过则损

第五部分

生命随自然起承转合,健康在循环中和谐圆满
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并不是要消灭一切纷争与不和,使之平静得犹如一潭死水。实际上,和谐是一种在动态里达到的均衡境界。健康之人的气血就在不断地运动循环:春天让自己的气血向外生发,夏季长势喜人,秋季收获储备,冬季好好补养。四季不断流转,人的气血也就随之经历了生、长、收、藏的运动过程,而达到的结果是人体气血充足,身体健康茁壮。
• 1.顺时而养,生命自有"生、长、…
• 2.调摄阴阳,要随四季流转变换
• 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就要养好生机
• 4.夏季重宣泄,适度"放纵"以…
• 5.收获之秋,备好"能量"好过冬
• 6.冬季养生关键词:节能、养肾
• 7.一觉闲眠百病消,四季不同的睡眠…
• 8.一天就是小四季,每日养生也按时
• 9.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 10.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 11.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 12.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 13.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 14.民间养生智慧:养生需顺应二十四…

第六部分

开放视野,最大限度地悦纳自然界的正面能量
最好的睡眠方位应该是头朝北,脚朝南,这样人体内的细胞电流方向正好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则为定向排列,气血运行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较少,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就能协调进行,加深睡眠深度,使人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人也会感觉很舒服。
• 1.怎样睡得更安稳?睡眠方位顺应磁…
• 2.血压波动、情绪不稳、月经改变,…
• 3.气场好身体才能棒--我们该如何营…
• 4.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找到内在…
• 5.温带适宜生存:尊重自然规律,身…
• 6.细说温度、湿度与人体健康
• 7.气象的变化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第七部分

趋利避害,健康应求诸己
"与己和"、"与人和"、"与自然和",这是和谐的几大要求。其中,"与己和"是和谐境界的基础,它要求达到一种"内和"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当求诸己。为什么说求医不如求己?因为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我们的身体感受就是最敏锐的健康监视器。
• 1.人体健康的标尺--身体感受
• 2.夯实生命根基的五脏养护法(1)
• 3.夯实生命根基的五脏养护法(2)
• 4.夯实生命根基的五脏养护法(3)
• 5.气血存储四方法,让身体不再闹饥…
• 6.气血存储四方法,让身体不再闹饥…
• 7.养骨正气操,配合食疗强筋骨
• 8.五招四式,保持肠道畅通(1)
• 9.五招四式,保持肠道畅通(2)
• 10.避火邪,开启不上火的养生方式
• 11.小心风寒入侵

第八部分

人体自有"大药"
中医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国的意思就是,掌控好了人身的人就可以治理整个国家。《大学•中庸》里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人看来,养身、治国遵循的是一个道理。那么,这个养身、治国之道是什么呢?
• 1.和谐是治国之道,也是养生之道
• 2.身体里住着个神医
• 3.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对人体有害
• 4.身体里有上药三品:精、气、神
• 5.让身体的自愈力帮你解决两种可怕…
• 6.让机体内部交通顺畅起来的冯氏净…
• 7.常敲两大长寿穴位--足三里和涌泉穴
• 8.激活元气和元神的压脐法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和谐养生大智慧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