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 短评

热门 最新
  • 40 神威 2012-12-06 00:57:47

    学术著作最有名的开头,最绚丽的结尾,并非简单调查报告而是一生所得的总结,文字极强的表现力及传达思想能力令人瞠目,若做作家他成就绝不会低于现下!一度出现的反智主义与解构主义思想均在最后由他自己推翻,全书结构与思想均为圆满的圆,基荣一段让我心神震颤,几乎在崇高壮丽理性之美面前热泪盈眶

  • 32 大A 2014-05-06 20:41:21

    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说过,生活大致可两分,一个是表面的、易于明述的层次,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抽象出一些相似性,概括出若干规律;在这层次下面则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它通向那些越来越晦暗、越来越隐秘但又四处弥漫着的特征,它们同各种感情和行为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难以辨认。我们靠巨大的耐心、勤奋和刻苦,方可穿透表层——小说家做这样的事要比训练有素的‘社会科学家’更出色。”伯林所言甚是,但有一点他没意识到,在对人的思考和感受上,一个伟大的人类学家有时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出色。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便是如此。

  • 16 巨翅 2012-09-06 19:10:48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令人意外地拥有细腻优美的文笔。幽默中萦绕的挥之不去的忧郁,是对原始部落的一种真挚的悲悯。这种真挚与深刻的反思一道,使充斥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量肤浅的旅行心灵鸡汤显得虚伪。苏珊·桑塔格称其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而我看到了一个人类学家写给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封情书。

  • 13 Kat 2015-07-31 15:36:23

    看完了,是挺厚的。不敢说全部看懂,里面确实有些字句不是很理解,而且事隔两周……我确实已经忘得差不多了OTL但是仅剩的记住的且理解的部分仍足够回味。确实是一本很美的学术著作,要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太散太散太散了,很多时候刚刚了解到一个原始民族是怎么回事,故事就切到下一个部分了。章节与章节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当然啦,本来就是散文,不是研究报告也不是小说,自然不必连贯。但读起来就是很不爽= =会有看不懂的地方。作者对我来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呈现了一种优美的平凡。书中对于人类学的未来,对于人类学的价值的思考甚至怀疑,读来十分受益。(⊙v⊙)嗯,我不是学人类学的,在看这本书和《天真》之前也觉得“有个鸟用”,结果读到作者自己身为人类学大牛对人类学的怀疑后反而觉得这是一门有趣的有价值的学科。

  • 2 桃兜兜 2018-08-08 08:58:08

    在一段特殊的时光里,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感谢。

  • 2 mea_culpa 2010-11-18 00:11:40

    “整个人类文明,其功用如果不是为了创造产生物理学家称为熵,也就是惰性这种东西的话,我们可能会很想把它看作是提供人类世界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的机会。”——绝对经典。

  • 1 识得 2014-07-17 17:11:25

    一直想读但一直没鼓起勇气,原以为是本枯燥人类学的学术著作,结果读起来更像随笔,充满了情感、洞见和才华。

  • 1 lixunhuan 2018-09-09 12:11:40

    学术著作中文字最优美的,游记散文中最严谨翔实的。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社会的建构,宗教的思路,人类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旅行的意义”好吗。阅读的过程很慢热,开头讲述旅程开始的部分犹如温吞水,时不时又回头插叙自己从事研究的学术理路。进入亚马逊原始部落的叙述开始渐入佳境,妙趣横生的丛林生活,还有对人类初始社会建构的苗木都让人眼界大开。到最后的对社会和宗教之间的比对和深入剖析才是最精华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法国人普遍思路比较清奇,虽然文本上经常是绕来绕去的分析,但是最终出来的感觉倒不是十分的晦涩。

  • 1 阿盆 2013-04-10 12:12:36

    内容很松散的一部名著,读起来经常不知所云。

  • 0 瘦猪 2009-12-15 09:59:54

    沉呐。。。想读他的《猞猁的故事》

  • 0 余執 2010-02-17 00:03:20

    終於買到簡體字版。

  • 0 看不见的城市 2010-10-13 21:24:27

    终于入手了,慢慢读…

  • 2 Kiyoko🌲 2020-08-09 14:48:02

    很多内容基本忘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斯特劳斯对卡都卫欧族、波洛洛族、南比克瓦拉族等几个印第安土著社会的描述和分析,即便距离相距不远,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之迥异让人咋舌,似乎文明的同一性在旧世界里不曾起作用。同样是为了解决酋长一夫多妻制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一个部落通过同性恋,一个通过兄弟共妻、一妻多夫来解决。在最后一部分,斯特劳斯反思人类学的本质是什么?花费巨大的精力来到异地社会结果只是看他们捉虱子和睡大觉,所付出的代价与收获不成正比,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在哪里?然后他分别在卢梭、伊斯兰教及佛教那里寻求答案。他认为人类学家是赎罪的象征,没有一个社会具有绝对性的美德,人类学分析能使我们在评价和自己相当不同的习俗与生活方式时,会带着一份不急躁的缓和性以及一份诚恳,少点偏见和尊重。

  • 2 无反问句专员 2016-08-02 14:57:30

    没有想到斯特劳斯差不多是人类学家版的茨威格,看得很过瘾。在现下语境里看六十年前写的巴西,对法国伊斯兰化的忧虑,“马克思主义做的和佛教是一件事情”。实在羡慕他的明智冷静。

  • 1 AL288-1 2021-07-07 00:23:34

    读得再敷衍也终会明白《忧郁的热带》是一部集诗性、哲学、学术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经典论著。这样的作品自然可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文学的、历史的、科学的。在尝试一番后(新建了一Word 文档),我意识到自己缺乏对它进行深度解读的能力。现标注“读过”表示曾在它身上花费过不短的时间,来过。

  • 1 momo 2013-09-03 19:29:42

    文字功底了得,关于人类学的反思贯彻整本书,在卡都卫欧那部分感觉到了结构主义的魅力,人大版翻译有些时候还是有点吃力,关键是价格太高了……

  • 4 OneMust 2018-04-30 14:41:29

    ① 哇塞,好难看下去哦 ② 翻译是不是有点过于不日常了,读起来真的烦到吐血 ③ 列维的书我真的不会再看第三本了,每本都好累,真的心疼自己,太倔强…

  • 0 amiello 2011-01-21 00:02:31

    伟大的人类学著作。阅读本书的时间横跨了整个学期,由于中间穿插进了直研、德福和期末考试而几度中断,版本也因图书馆各次还借而各异:依次为三联00年版、05年版以及人大09年版。§淘金、寻钻、挖矿、殖民,贪婪的文明人在热带留下丑陋的伤疤。高贵的野蛮人虽然一无所有,却怀有庞大的善意和伊甸园放逐之前的心态,虽然也时时遭受饥饿和文明人带来的疾病的威胁。文明人的丑恶一步步蚕食鲸吞着未开化的土著世界,把唯一保留了创世之时的美好的处女地一步步毁灭殆尽。书中大量的人类学严谨而细致的语言读起来很费力,很难解。历史、地理,时空交错,对于人类、文明、宗教的深沉思考。全书充溢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旁观者的冷静。很难三言两语道出此书的非凡。另见摘录: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91321/

  • 1 gardenhead 2011-04-02 15:14:33

    你不能指望再看到任何一本如此美的学术专著..

  • 0 加比 2010-12-13 09:22:49

    这是回忆录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