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望和谐 短评

热门
  • 1 雲生 2010-10-25 00:34:58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1 Adiósardour 2014-12-29 03:29:26

    一点点地理清西方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种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礼”时所具有意义的程度,并尽量努力消弭自己在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准方面跟古人的深刻隔膜,古人的思维是一种“象数思维”,它在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世界和人自身的各种现象的同时,还建立起一种“数”的体系,各种在今人看来无甚关系的礼仪,皇帝贵族出行仪仗中旌旗的数目、官员命妇的衣饰品级和颜色、亲贵吏民守孝的天数、着服的等衰等等,正是凭着这种“数”的差别井井有条地联系在一起,进而构成古代礼仪的完备而精致的大厦。王朝祭礼正是这大厦中最隆重、最庄严、最具有形而上内涵的部分,若用源于西方时空二分式思维的宗教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来研究它,对于考察它的细节当然是有用的。但总体说来,这些理论与中国古代的“象数思维”从根本的逻辑形式上说有重大差异。

  • 0 南池子 2012-04-14 03:10:22

    下笔不够干脆明朗,多是综述前人创见,而少有个人观点。

  • 0 Elaine 2022-12-19 17:58:01 上海

    本书考虑周至东汉王朝祭礼演进的两个研究视角:“象数思维”和“治出于一与治出于二的政治格局变化”,前者关注礼的宗教色彩并认为祭礼不具有宗教性;后者即礼与兵刑钱谷诸事的关系,线索很好,但论述分散,看完有点迷茫。此外,也讨论了各类学术对祭礼发展的影响。其实很多问题都很有趣,但涉及内容太多,因此焦点模糊又论述断裂,有点可惜。

  • 0 稼轩门下走狗 2022-04-11 09:39:11

    面面俱到,对备课倒是很有帮助

  • 0 流谢 2024-03-24 21:44:27 北京

    挺丰富的。

  • 0 小栗子708 2025-01-21 21:13:53 山东

    很多尝试值得进一步探索。

  • 0 懒五更 2020-06-14 18:27:47

    不深入胜在全

  • 0 二锅头与伏特加 2024-07-10 20:12:20 北京

    最后一章过一阵再读,内容很丰富

  • 0 蟠桃果 2012-12-02 10:31:02

    泛泛地介绍了一下相关情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