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与法治 短评

热门
  • 5 Lincredible#0 2018-10-10 01:36:19

    《规训与惩罚》的中文注释版,福柯+韦伯的框架,粗疏的内容。强世功的论述从骨子里带着“立法者的法理学”的那种国家主义者视角,就算谈论福柯的“权力-知识”的时候也不忘提及统治的“有效性”。从深度来说比郑戈的博论不及,从档案爬梳的功夫上又算是有开创之功,不过看起来他这种写脚注少的“大文章”的风格这些年都没有变过,对福柯、韦伯的理解也基本停留在读了两遍之内的水平。如果没碰过福柯,我的评价可能会再积极一点。

  • 2 菲利普 2015-11-18 23:11:54

    福柯式的叙述,细致入微的分析和阐释,很有洞见。但许多地方的事实(史实)不足以撑起阐释。

  • 1 鲁闽 2010-04-22 16:37:22

    1、开篇学福柯。2、文字有些散。3、立足研究中国问题的思路值得赞赏。

  • 0 丁萌 2010-01-06 23:02:29

    最后一章,脱节较明显……其实最后一章也够了。

  • 0 lcy 2011-07-20 14:01:48

    我大一时托同学从北大邮寄来作者的博士论文复印件,后来博士论文转化为这本书了

  • 2 冰默 2013-05-29 09:24:52

    强世功对过去自己的埋葬,这是墓碑。学术的残忍就在于它善于用艰深晦涩的语言描述残忍发指的东西。也许是两难。

  • 0 Jiong 2014-05-03 08:04:22

    法治最大的优点是细腻和理性。西方文明讲究逻辑、理性、细腻和深入;中华文化传统上爱记载学习历史,讲究宏观、大局、稳重、正确的方向。这两种思考方式其实很互补。猛撞的美国人大概还要几百年才会学会历史稳重,中国人现在已经很理性,再细腻一点,法治就能与历史互补,就更牛逼了。

  • 1 Blade King 2014-09-03 09:37:28

    蓝本是其博士论文,用福柯-韦伯的框架观察改革初期法制话语和实践的转换。但问题是这个框架似乎不加反思的运用,很多分析就感觉有点表面和比附了。而且治理术的转变在这五年真有这么大的对比度么?很不像强的书,我更宁愿看他现在的文章。

  • 0 milanz 2011-11-04 10:47:45

    自由主义者该看看

  • 0 殇嘉犬 2011-05-30 16:25:02

    略看~法律是节省的治理方式……文字抽象、理论且拗口,很多地方云里雾里滴~~不过有些内容颇有见地,有点胆大……

  • 0 草草 2011-04-14 16:14:04

    各种牛…看过福柯之后,看得很顺畅…

  • 0 一枕西风冷 2011-04-12 17:16:00

    想不到强老师也走过法律社会学的路子

  • 0 野田小波 2012-05-17 22:59:21

    用一副好看的眼镜不代表能看到好看的风景。

  • 0 tuding 2012-11-01 20:30:00

    谈法律成为统治技艺的过程和机制,十分生动。

  • 0 芦边谈话 2013-10-05 22:37:33

    作者写作此文时显然受到福柯的强烈影响,文章基本不直接引用,但处处可见福柯痕迹,这就是像福柯那样思考。法治的兴起是由于国家治理策略的转型,通过社会的力量来节省国家的力量。但国家、社会的二元划分至少就文章本身而言论述却并不是很清晰。

  • 0 XXL大码女装 2023-04-07 22:56:50 江苏

    3.5星,感觉越读越啰嗦,没有读完的欲望

  • 0 王鹏 2025-04-25 02:05:25 黑龙江

    写了个作业,搞到现在,要神魂俱灭了。 用前两章写了个作业,写着写着发现论证的展开和所引文献时间的关系还是有点离谱啊 ,也不知道依靠那些文献是怎么构想出书中的逻辑过程的,毕竟还是蛮细的切入点,为什么是这样一套逻辑展开而不是其他样的呢?哎,反正可以是一套^_^

  • 0 法海泛舟 2018-09-23 12:17:48

    强老师的书,需要读很多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