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La Septieme Hypothese
译者: 王琢
出版年: 2010-1
页数: 258
定价: 2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保罗·霍尔特作品
ISBN: 9787802258136
内容简介 · · · · · ·
深夜时分,一个奇怪的身影在街道上游荡。他脸色惨白,还有一个奇怪的长鼻子。见鬼!这好像是大瘟疫时期欧洲医生的装束…… 半个小时之后,另一个人俯身倒在一个垃圾桶上面。他仍旧是一副中世纪的医生的装束--黑色的披风,高礼帽,一根银头的拐杖,皮质的小药箱……而在垃圾桶里,竟然蜷缩着一具尸体,满脸都是惨不忍睹的毒疮……一九三八年的伦敦发生瘟疫了?不可能!赫斯特警官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出另一种完美的解答……
作者简介 · · · · · ·
当代法国侦探小说作家,硕果仅存的坚持本格侦探小说创作的欧美作家,被誉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
霍尔特一九五六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亚尔萨斯省的阿格诺。一九八七年以《第四扇门》一书获得干邑侦探小说奖而正式出道。之后陆续创作以“阿兰•图威斯特博士”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及其他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第七重解答》、《达特穆尔的恶魔》、《恶狼之夜》等。霍尔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不可能犯罪的正统解谜之作,以密室、不在场证明、足迹消失等核心诡计为卖点,凭借异想天开的构思、缜密的逻辑推导以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解答征服了广大读者,成为当代欧美侦探小说作家中最为“古典”、“另类”的一位,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本格侦探小说的领军人物。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怪异的身影
第二章 不可能性
第三章 毫无希望
第二部分 致命的挑战
第四章 访客
第五章 彼得·摩尔的叙述
第六章 彼得·摩尔的叙述
第七章 彼得·摩尔的叙述
第八章 彼得·摩尔的叙述
第九章 彼得·摩尔的叙述
第十章 七种解答
第十一章 初步调查
第三部分 你来我往
第十二章 谁都可以……
第十三章 意外
第十四章 真的还是假的?
第十五章 不在场证明
第十六章 施拉·弗瑞斯特小姐
第十七章 戏剧性的变化
第十八章 维纳街上的谋杀案
第十九章 科斯闵斯基的兄弟
第二十章 夜访
第四部分 初露端倪
第二十一章 有话要说的死者
第二十二章 “游戏和谋杀”之夜
第二十三章 收紧罗网
第二十四章 第七种解答
尾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p95对……没错。您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我们总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严格遵循着定律。但是这些定律过于僵硬了,有时候对于调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您尽管在公式里加上各种各样的变量,但是分析某些案件比解答最复杂的公式还要困难上百倍!因为在案件当中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任何科学都无法控制的因素:人的因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章 七种解答 -
法律:如果有人得了瘟疫,必须由穿着特殊服装的医生来运送病人,以便让周围的人意识到担架上是个得了瘟疫的病人。 不管怎么组合,您都无法向警方呈现出四只磨损程度相同的钢球。 戈登·米勒:游戏和谋杀,就是我们的艺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用笔记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第七重解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第七重解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 更多书评 50篇
-
p95对……没错。您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我们总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严格遵循着定律。但是这些定律过于僵硬了,有时候对于调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您尽管在公式里加上各种各样的变量,但是分析某些案件比解答最复杂的公式还要困难上百倍!因为在案件当中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任何科学都无法控制的因素:人的因素!
2021-08-28 10:51:52 1人喜欢
-
幽灵鸟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首先这个标题起的有点喧宾夺主……前六重只是一笔带过。但掩盖不了作品本身的精彩。 从瘟疫病人失踪开场,到两位剧作家的杀人决斗,再到告密者及参与人员之死,两个人的疯狂游戏?借助决斗名义铲除异己?还是告密者另有蹊跷?整体的悬疑风格非常优秀,而结尾的伪解答看似合适却另藏突转,再加上震撼的动机,个人认为堪比《Y的悲剧》。2021-12-31 13:53:14
-
云崖 (每天一本书)
其实全书最精彩的感觉是爵士和演员的翻转飙戏…… 担架死者消失之谜猜到了,但是爵士其实给了提示;凶手猜到了;怀孕的问题猜到了,有点超游。 但是没猜到第一个案子的身份问题(没观察到手杖)、袭击魔术师和开枪的时间差问题和血缘关系的问题,甚至一度怀疑俩男的搞gay…… 还需要练习啊。2021-10-23 23:43:33
-
幽灵鸟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首先这个标题起的有点喧宾夺主……前六重只是一笔带过。但掩盖不了作品本身的精彩。 从瘟疫病人失踪开场,到两位剧作家的杀人决斗,再到告密者及参与人员之死,两个人的疯狂游戏?借助决斗名义铲除异己?还是告密者另有蹊跷?整体的悬疑风格非常优秀,而结尾的伪解答看似合适却另藏突转,再加上震撼的动机,个人认为堪比《Y的悲剧》。2021-12-31 13:53:14
-
云崖 (每天一本书)
其实全书最精彩的感觉是爵士和演员的翻转飙戏…… 担架死者消失之谜猜到了,但是爵士其实给了提示;凶手猜到了;怀孕的问题猜到了,有点超游。 但是没猜到第一个案子的身份问题(没观察到手杖)、袭击魔术师和开枪的时间差问题和血缘关系的问题,甚至一度怀疑俩男的搞gay…… 还需要练习啊。2021-10-23 23:43:33
-
p95对……没错。您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我们总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严格遵循着定律。但是这些定律过于僵硬了,有时候对于调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您尽管在公式里加上各种各样的变量,但是分析某些案件比解答最复杂的公式还要困难上百倍!因为在案件当中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任何科学都无法控制的因素:人的因素!
2021-08-28 10:51:52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征询关于翻译的意见 | 来自王小妞 | 24 回应 | 2022-07-05 12:59:35 |
无法解释乐手是如何死掉的(剧透慎入) | 来自北舟 | 1 回应 | 2022-06-23 16:22:16 |
买不到啊 | 来自Vostovsky | 9 回应 | 2022-04-06 19:52:50 |
乐师怎么死的,血迹为何没有,凶手怎么隐蔽自己 | 来自xeromA | 2 回应 | 2022-02-05 21:55:36 |
关于剧作家杀秘书的一点疑问 | 来自文西 | 2022-01-30 21:25:2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
Editions du Masque (199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Hồng Đức (2016)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理小说泄底(自用,他人慎入) (笑西西)
- 【謎詭·推理小説】五星級嚴選 (天蝎小猪)
- 午夜文库的真正索引顺序~ (科学少年猫煮锡)
- 豆瓣五星图书【推理】 (爱玛·包法利)
- 我的推理典藏书架 (宁微君)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第七重解答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paradiso 2012-09-12 22:10:10
靠谱,好看,博士侦探的助手秃头警长还很好笑呢。疑犯剧作家和演员强烈的表演欲、诸多奇趣道具以及两人不知是轻松游戏还是相互设套的互动,很有70年代那版SLUETH的趣味,满墙凶器的书房则跟Deathtrap一样,立刻脑补演员为迈克尔凯恩啊!
11 有用 歧木零 2012-11-20 00:21:56
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居然层层转折,步步心惊,情节离奇自不在话下,可贵的是纯粹以推理取胜,只能说本格不死,逻辑永存,实在不能赞扬更多。很久没有这么痛快了。结局也做得好,真相完全不是简单的。还能指望什么呢?推理和游戏,游戏和迷宫,迷宫和真相。
4 有用 贼贼的灯塔 2012-09-26 16:25:00
古典本格的完美之作,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创造了匪夷所思的多重梦境,其实消失之谜在机器人出现后就比较好猜,并不惊艳,惊艳的是绞尽脑汁也琢磨不透的双重争斗真假之谜,这个设计太强大了,每个人都是一部谎言机器,说出的话筛选之后也是迷雾重重不得要领,最后谜底的判断也是争斗之谜的解开才得以完成的
10 有用 文泽尔 2010-03-08 01:35:39
三星半..由于期望过高,惊喜反不如想象的多.强在紧凑和对诡计的不吝啬,以及结构上的颇具胆色.本来希望能够看到一本类似于巧克力的多重解答小说,实际看到的竟然是类似于讲义系列的讨论式推理和类似之前所写侦探系列格调的结合体,第七重解答也即第七种可能性不过是个提味的噱头罢了.读起来似乎是自己在写,由此对保罗霍尔特产生一种惺惺相惜感,同时对诸位欧美迷所偏爱的不可能犯罪小说形式在除卡尔和奎因之外又找到了一种新... 三星半..由于期望过高,惊喜反不如想象的多.强在紧凑和对诡计的不吝啬,以及结构上的颇具胆色.本来希望能够看到一本类似于巧克力的多重解答小说,实际看到的竟然是类似于讲义系列的讨论式推理和类似之前所写侦探系列格调的结合体,第七重解答也即第七种可能性不过是个提味的噱头罢了.读起来似乎是自己在写,由此对保罗霍尔特产生一种惺惺相惜感,同时对诸位欧美迷所偏爱的不可能犯罪小说形式在除卡尔和奎因之外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契合,从而心怀坦然.不可能犯罪的谜面设置先打掉旁支,核心仍只能说是老套.大概是因为角色设置的问题,全文剧场感浓重(演员和编剧斗法造成的表演性质强烈.).几乎是我所想到可以拿来进行转折的地方,霍尔特都做了转折.情节紧凑无比,但同时丧失了人物塑造(尽管有些打诨的细节确实做得很好).中段的推演有些冗长,收尾的点睛伏笔在意料之中.尽管推演中极力强调可能性的封闭性,并且努力使诡计看起来能够令人信服,但实际上仍有形式感(所谓的雕琢痕迹)和“漏洞必存在”的直觉.或许真是简单的诡计才算真好,而读者在阅读时是不会那么全力以赴的吧.这应该就是东野流能够大行其道的奥秘,读者只希望读到一个好故事罢了,或者被感动.王兄的翻译加半星,到四星 (展开)
42 有用 默语生 2015-07-28 10:16:33
在上世纪末坚持黄金时代写法太令人感动。除凶手外的人物不可避免地道具化,影响了核心诡计的可执行性,但作者在情节布局上的用心非常不错,在最容易无聊的中间部分设计多重逆转叙述保证阅读体验,可见谋篇功力。答案难免模式可能是古典推理通病。翻译很流畅,欧美系中难得一见。五星。
0 有用 (^_^) 2022-07-05 13:42:00
本书以瘟疫医生开头,垃圾桶之谜和走廊消失之谜作为序幕,拉开了如同戏剧一般的剧情。整本书可读性强,谋篇布局华丽。 虽然诡计不是那么惊艳,但无论是秘书所叙述故事反转还是最后结局的反转,都让人读来酣畅淋漓。 最后,附上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不过,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完全错了,不能用纯粹的数学方式来思考问题。我们一直在严格地参照数学方法,这很有问题。我们被罪犯的花样翻新的骗术蒙住了... 本书以瘟疫医生开头,垃圾桶之谜和走廊消失之谜作为序幕,拉开了如同戏剧一般的剧情。整本书可读性强,谋篇布局华丽。 虽然诡计不是那么惊艳,但无论是秘书所叙述故事反转还是最后结局的反转,都让人读来酣畅淋漓。 最后,附上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不过,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完全错了,不能用纯粹的数学方式来思考问题。我们一直在严格地参照数学方法,这很有问题。我们被罪犯的花样翻新的骗术蒙住了眼睛,以至于我们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 (展开)
0 有用 万能方砖 2022-07-02 15:30:49
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阅读体验让我忽略了其他瑕疵
0 有用 鹿火p 2022-07-02 13:50:43
最好的霍尔特,强过鬼影街道,超级天谜之下也做到了天解
0 有用 退役手 2022-07-01 17:40:41
计划与意外
0 有用 哼哼哼 2022-06-30 15:13:44
好华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