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hoterran 2013-09-15 22:12:17

    孙瑞雪这套敏感期理论,对父母的要求很高。蒙台梭利这种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和我国传统教育方式都是反着来的。再大点要再读读。

  • 1 梵小凡 2016-02-01 15:13:25

    给予会心一击的一本书,如果每个儿童都能在爱和自由里顺利度过敏感期,那将多美好。理论是吸收了,不知道将来能实践多少,成果如何。但无论如何,它传授给了懵懂的我一种新的理念。【所以说那些有强迫症的小旁友们,是没有好好度过秩序这一敏感期?这么大还喜欢咬吸管,偶尔咬自己手的自己,是没有顺利度过口的敏感期?啊感觉给人思考很多的一本书

  • 1 linthorxiao 2012-08-30 16:37:10

    有些观点已经通过森的成长得到了印证,有些还留待日后去检验,但重要的不是观点,而是理念,是自由与爱的理念,是规则与自由的理念。

  • 0 paranoid.emacs 2012-01-18 13:07:09

    等有了小孩后,再拿出来看看.

  • 3 Eole 2015-10-31 13:03:25

    均是案例;行文啰嗦;对敏感期过于神化、泛化,归纳得不够系统;中心思想其实还是对孩子不用过多地自以为是地干预。

  • 2 啊吱啊吱 2014-06-04 17:50:49

    和《爱和自由》是同一作者,但这本书的可读性就更强些。内容的组织完全靠各个儿童发育敏感期的案例构成,辅以点到为止的育儿理念。有时候会感觉给的引导和方法不够细致,但看多了你就会觉得,别人的看一百遍,也难照搬,所以还是相当不错的一本书。

  • 0 抛书人 2015-04-09 08:00:54

    与其说捕捉,不如说发现和辨别。

  • 0 持续降调淡出 2015-05-20 09:03:53

    孩子的各种行为,是他的天性,是他的成长使然。成年人用自己的标准或期望去过多干涉,是对孩子的“精神折磨”。读过这本书,你就能明白很多孩子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和做法,都是有原因的。成长路上,陪伴更重要。

  • 0 Tiare 2014-12-12 16:41:50

    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对儿童观的重建,这是一种可以贯彻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哲学。有趣而可贵的还在于对儿童行为的观察记录。对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我对“敏感期”“内在驱动力”“吸收性心智”保留意见。

  • 0 巴松 2010-03-16 04:21:06

    可以预料这样一本畅销书对儿童与整个社会的毒害。在孙教唆下,中国必将产生更多随心所欲,骄傲悖逆的青少年。

  • 0 悠悠呦呦游游 2016-07-06 23:31:39

    四颗星的原因是,敏感期的表现说的很清楚,怎么办说的欠缺

  • 0 布里斯特。玲 2010-08-04 17:30:49

    我天真的以为,是不是早点普及这本书,可以减少些孩子与父母的抗争?一本好书,适合所有人。

  • 0 4号 2012-06-02 23:29:22

    这种书看看就行了,不过冒牌的很多

  • 0 河里的星星 2015-06-26 09:16:13

    这本书更像蒙特梭利教育的广告册,不过该书作者正是中国蒙特梭利国际学校的作者,所以也就好理解了。这本书的特点是字大行稀图片多,理论知识多于实际可操作建议,总的来说参考性一般。好处是我一个多多小时就翻完了此书,不过可圈可点之处也是寥寥无几。

  • 0 understrange 2011-05-17 22:15:09

    非常实用的育儿书

  • 0 繁花 2011-01-27 16:59:55

    很多事情,以前只是凭着直觉去做,现在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有些欣喜的。给予他足够的尊重,让他在自由中成长。

  • 0 appleleaf 2011-07-15 10:21:51

    有一些案例值得以后参考。

  • 0 Deborah 2019-08-28 16:50:35

    从娃出生开始读,现在3岁多了,终于读完了哈哈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