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为何这本书的前言里,作者对此一再怀疑?
因为很显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前后体例不一致的地方也很多
我问的是“孔子所修”,不是“孔子所作”
是啊,如果是他修订的,怎么会前后体例不一致呢?就好比一个人校对一篇文章,前面是繁体字,“底”、“伊”并用,后面是简化字,“的”、“地”不分,这恐怕不能算是同一个人修订的吧
不是这么简单吧
确实不是这么简单,杨伯峻在注文里基本都给出了理由,太分散看起来很麻烦。不过到底孔子有没有修春秋,有没有写十翼,有没有删诗经,现在多半是意识形态之争,我觉得很难有定论——除非地下挖出来重大发现。
孔子曾经把《春秋》作为教材,教授给学生,可能也是被误认为是他所修的原因 十翼不是孔子的,是他学生写的 是谁修的都无所谓啦,好看就行
对!
这些细节其实影响不大。孔子是代号是图腾,重要的是载体。
显然不是。读过一遍就会有所体会,所谓传,大约就是史家二百多年的家传教学详稿。孔子读过一部分,并有些个人见解为史家所记录。并且,孔子在个人教学中,以此做过教学,所以论语多有其内容。
> 去春秋左传注(全四册)的论坛
彭渤 | 令人费解的先秦谚语(μ)
《左传》从入门到入室(μ)
春秋战国的故事44——孔子评价不高的“臧文仲”究...(μ)
定公十三年、定公十四年(μ)
新刊 | 傅刚:围观公元前七一〇年宋国的弑君事件 (μ)
因为很显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前后体例不一致的地方也很多
我问的是“孔子所修”,不是“孔子所作”
是啊,如果是他修订的,怎么会前后体例不一致呢?就好比一个人校对一篇文章,前面是繁体字,“底”、“伊”并用,后面是简化字,“的”、“地”不分,这恐怕不能算是同一个人修订的吧
不是这么简单吧
确实不是这么简单,杨伯峻在注文里基本都给出了理由,太分散看起来很麻烦。不过到底孔子有没有修春秋,有没有写十翼,有没有删诗经,现在多半是意识形态之争,我觉得很难有定论——除非地下挖出来重大发现。
孔子曾经把《春秋》作为教材,教授给学生,可能也是被误认为是他所修的原因
十翼不是孔子的,是他学生写的
是谁修的都无所谓啦,好看就行
对!
这些细节其实影响不大。孔子是代号是图腾,重要的是载体。
显然不是。读过一遍就会有所体会,所谓传,大约就是史家二百多年的家传教学详稿。孔子读过一部分,并有些个人见解为史家所记录。并且,孔子在个人教学中,以此做过教学,所以论语多有其内容。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