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黄瓦 短评

热门
  • 12 老葛 2013-06-12 09:59:33

    高晓松胡扯的本领绝对遗传自他老妈

  • 7 仔予 2017-05-30 12:48:53

    在讲建筑的同时夹杂了成堆的景点小故事,建筑倒成了末节,所以应该归类到旅游书籍里。简介中说的“古建筑之美”——作为一个北京人,我是身受却没有感同。

  • 8 废柴白 2019-09-11 11:43:57

    张先生不愧是矮大紧的妈,这语气一模一样!侃大山一般的体验。

  • 2 wokomen 2010-11-21 12:03:30

    不值得买,要是从图书馆里借来看看还可以,内容有点儿少不够丰富,如果对北京历史和建筑不是很了解的话看看还是不错的

  • 2 可听风吟 2017-12-02 17:39:11

    矮大紧妈妈的书,可爱的老人。我非建筑专业人士,所以这本于我刚刚好,不学术,有干货,又很有趣。看完这本又很想再去北京重新看看了。

  • 5 TT 2014-12-08 20:21:10

    作为建筑师,图画得实在不敢恭维。作为梁先生的弟子,这套书跟专业挂不太上。失望!

  • 2 言西早谭 2020-04-27 20:56:45

    对于在北京呆过的人,这书老是扯闲篇;没呆过玩过的又看不懂书上的景致;但感觉特别适合导游,语言浅白故事还多,给游客讲讲,正好!

  • 2 秦黎黎黎 2020-02-21 10:43:33

    书内容简单,相当于了解北京城古建筑名录。文字蛮有趣的,像在看导游解说词,通俗易懂。

  • 1 sweetxiao 2020-02-18 21:53:28

    不能出门,看书看古建;很多秘事

  • 3 紫菀宁 2016-02-11 10:59:23

    介绍北京的历史及皇家建筑,都是速写图,文字比较口语化。类同简单教案吧。

  • 1 大咩 2020-01-27 12:01:28

    20-9 有编排错误算是瑕疵。喜欢这种简洁明快的知识传授。爱上建筑是一种浪漫,心心念念用各种方式去偷偷看一座殿、一个墓,这是与历史的约会。

  • 1 菲小象 2019-12-10 17:51:15

    最后一章的错字有点离谱,标题就把“皇史宬”写成了皇史晟,接下来的整篇章节里几十处都是用的这个错字,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校对的。作者说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藏书、档案馆,当年皇帝为其提名时错把“藏”字写成了宬,他刚要重写时却被旁边的太监连拍马屁、称赞说写得好,所以就索性留下了。“宬”的字义就是指古代藏书的屋子,所以从词面儿上也能看出这里是专门收藏皇家史册的地方,虽然皇帝写错字了但也还算能说得过去,可是作者错写的“晟”字只是和“宬”的字形相近而已,词义相差太多,这个原本的“藏”字真是没存在感,接连被皇帝和作者给无视了。(可以百度“皇史宬”,看实物照片上牌匾的字。)

  • 2 落小木 2016-08-17 15:33:08

    高晓松大白话的水平准保遗传他妈

  • 1 cookie.z 2014-05-18 12:19:24

    期待一种被“点亮”的感觉,但没有……

  • 0 尘埃泛花 2013-06-05 08:08:15

    高晓松他娘的作品,怎么听起来像骂人呢?嘻嘻,有家学渊源的人儿们呢

  • 0 王多卡 2017-05-20 14:07:15

    很口语化,随性,北京建筑介绍

  • 0 巴布魯斯 2015-04-08 18:26:13

    拜读高晓松母亲的科普书,很遗憾,我对建筑没有兴趣。

  • 0 库巴瓜 2013-06-22 17:41:52

    悠悠然地画了一下午平面图和房子。

  • 1 ahana 2011-03-06 23:03:22

    草草翻过,虽说此书语言平实属通俗易懂型,比较口语化,但读来没有多少趣味,至少是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大吸引力。感觉此书像是对各个建筑的一个简明介绍,而且还是一个比较平淡无味的介绍。看来写文章的语言风格是否有吸引力是很重要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