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买单:我们到底消费的是什么》内容简介:“品牌已死”,“营销失灵”,消费者已经“掌控了一切”,这些是真的吗?在罗布·沃克看来,随着消费者的辨识能力不断提高,营销手段也同样在不断升级;甚至在我们普通消费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营销蜕变正在发生……在《买单:我们到底消费的是什么》中,罗布·沃克提出了“混沌营销”的概念,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的营销方案已经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但是“品牌已死”的说法也未必准确。现实情况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广告可以随时随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拥护品牌。甚至,有人会创立自己的品牌,抑或在自知自愿的情况下成为品牌推广者。营销,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买和卖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换言之,我们都在“混沌”营销中消费。
"买单"试读 · · · · · ·
绪〓论003 第一部分〓需求密码 第一章〓"相当不错"的问题 理性思考/17 53个"相当不错"的厨房炉灶/21 商品t/23 EckoUnltd.的街头信条/26 凯蒂猫的投射性/31 Hundreds公司/35 第二章〓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稻草人 现代生活最根本的不安/38 反叛者和弃儿/39 加入就是超越/43 噢,老年人,放马过来吧!/46 休闲的个性/48第三章〓理性思维 在哪里可以找到需求密码/53 翻译..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要清楚符号对我们来说为什么很重要,那些有意义的符号(包括标志)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甚至当我们自称对某些物品不会产生购买冲动时,为什么我们还是会不同自主的被它影响。第二要理解,即使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纠缠于内心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我们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设法解决这个现代生活中的根本焦虑。 符号可以有超越理性消费因素的含义,部分原因是它们有助于我们解决个性和归属感的平衡问题。这是需求密码的前两个层次。最后的步骤是理解这如何对个人起作用——当然也就是说在市场上起作用。为什么某一特定产品或品牌能够将一大批看似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人联系起来? 消费行为已经超越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人类对购物的渴望,和购物所能带来的愉悦。 “是什么让凯蒂猫这么迷人呢?主要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含义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在它身上投射的含义即是凯蒂猫的含义。”他们写道。凯蒂猫只是“一个象征,使大众可以设定他们想要的任何意义。” 标识不仅可以具有意义,意义不仅可以被创造出来——它还可以被消费者创造。归根结底,一个文化符号的流行,几乎从来不是强加于民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然后潜移默化地被那些选择接受的人所理解,无论这种含义的最初起源是什么。这就是凯蒂猫的秘密所在——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成功的品牌。 从弃儿的孤独状态,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亲近的状态,坦普尔顿已经开始确立了一个团体身份,并成为其中的一个个体。 ……提出了经由对12个心理原型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论,这种理论的解析为那些公司品牌经理们提供了某种蓝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并创造出一种文化意义,从而有利于其产品的推广。 当变量很多,或我们坚持用逻辑的思维来思考毫无意义的信号时,我们就能够自欺欺人地找到实际不存在的联系。 这个例子最重要的一点是,产品本身并没有创新:完全相同的产品通过全新的方式成为实用的商品了——它可以帮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2页 -
第一章:“相当不错”的问题 着总结了那些主要针对新兴超级需求消费者的商人的想法。存在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s)从各式各样丰富的信息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消费者经济人”不会受品牌、“身份象征”或者其他任何虚假形象的控制。 高汀(《紫牛》作者,营销、商业咨询)的观点是“大多数产品是无形的。”同理,大多数市场营销也是无形的。这意味着,要想有机会取得成功,那么就必须要“出类拔萃”,必须有值得别人谈论的特点。比如,第一版的《紫牛》就包括一定数量的限量版,它们都被装在牛奶瓶一样的容器中推向了市场。 在谈到成功的所有标志时,Ecko(Ecko Unled.街头服饰品牌,标志为犀牛)对我说,“如果耨种食物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那么人们总是会给出反映。而当你可以给这个事物赋予意义与价值,并且及时地总结或发现所有的这一切,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就能够理解,并且愿意接受它。” 标志不仅可以具有意义,意义不仅可以被创造出来——它还可以被消费者创造。归根结底,一个文化孵化的流行,几乎从来不是强加于民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然后潜移默化地被那些选择接受的人所理解,无论这种含义的最初起源是什么。Eg:凯蒂猫——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成功的品牌。(“可投射性”) 第二章 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稻草人 现实生活中最根本的不安: ……我觉得,这些电影都表现了下面两个主题中的一个。 其中之一是: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不同,都是独特的、特别的。 另一个是:在内心深处,我们都一样。 多年来,我一直把这一看法当做笑话,然而后来却突然发现,这绝对不是个笑话。事实上,它阐述了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最根本的不安。 我们都希望自己首先是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所有人又响让自己成为一个比自己更大的团体中的一分子。 出去这种不安便是需求密码的全部意义所在。 第三章 理性思维 符号可以有超越理性消费因素的含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需求密码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买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为什么人们不买我的东西 7.9
-
- 引爆趋势 6.8
-
- 富裕的大众 7.2
-
- 品类杀手 6.6
-
- 与众不同 7.1
-
- 购买的真相 6.3
-
- Google品牌战略 6.3
-
- 新整合营销 6.5
-
- 卖掉蓝象 6.7
-
- 女人为什么购买 7.5
买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贡献英文版buying in 阅读笔记
Buying in Introduction 1. This book is about: the secret dialogue between what we buy and who we are, and how it is changing. (P6) 2. Murketing= murky+ marketing (P17) 1) Murky: the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tactics of marketers who blur the line be...
(展开)

欢迎来到商业评论网阅读此书连载!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book_detail-layoutId-38-id-229719.html 内容介绍 “品牌已死”,“营销失灵”,消费者已经“掌控了一切”,这些是真的吗? 在罗布•沃克看来,随着消费者的辨识能力不断提高,营销手段也同样在不断升级;甚至在我们普通消费者毫无察觉...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如果有心理学基础,读此书不难 | 来自robin1123 | 2 回应 | 2013-01-07 14:58:25 |
难受 | 来自甘蔗 | 2009-12-23 16:07:05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营销阅读20年 (robin1123)
- 中国中产/MC&销售/交互和视觉 (alenwg_cn)
- 这些年做过的书 (中信第三分社)
- 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决策心理学;消费行为;组织行为 (Lightsage)
- 中信好书 (水上的男爵)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买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等星月 2011-03-31 16:24:28
翻译得非常难受。有些观点比较新颖,例如现在消费者舆论对于品牌塑造的作用,其实现在的SNS+电子商务模式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很多小故事,不过实在太难读下去了,还不如直接看英文版啊。
0 有用 para 2011-01-19 17:06:15
这是一本什么乱七八糟的书啊
0 有用 河布 2011-02-10 16:01:54
好内容,翻得烂| 紫牛和暧昧模糊,消费者塑造品牌
0 有用 脑虫 2011-12-02 22:34:20
一般
0 有用 robin1123 2010-10-01 22:03:35
英文原名:Bying In: the secret digalogue between what we buy and who we are.“买单:我们买什么和我们是谁之间的秘密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