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6 is4dog 2016-04-23 00:27:07

    挑细节看了觉得很好买了本。整篇看,看胡兰成的那种感觉有病扑面来,坚持到讲女人那段愤而扔书,什么鬼啊……保有优美之处是好的,尊重生而为人的劣根性是好的,审美审病审落后是怎么回事!!拜托请尊重进化的本能……这没资格代表东方,这是日本人思维里我最讨厌的那部分的东方。同意那句“这真是个讨厌的妙人”的评论

  • 291 Leito 2014-12-30 14:28:40

    寒冷即风流 污秽出文雅

  • 124 水仙操 2010-08-20 10:46:35

    读谷崎润一郎就适合今日这种暴雨天,足不出户心无杂念,一任帘外雨潺潺。看他漫谈随想兴之所至却又暗藏机锋:我们的传统并非不承认恋爱的艺术——虽然内心非常感动,暗暗享受这样的作品,这也是事实——但表面上尽量装出毫无所知的样子。这是我们的谨慎,是谁也没有说出来的社会礼仪。看照片一脸圆圆的小老头,不知为何会想起李渔。

  • 104 吴璇花 2012-08-08 00:00:19

    想来做个读书笔记,那料几乎整本都要抄下了,还是去买来一本置于书架上,随时都能拿出来翻翻好咯。

  • 117 以太与二氧化碳 2019-02-09 10:41:14

    有的书人模狗样讲文化,对比中西方差异,其实满篇地图炮和自我的刻板印象,根本没有真正深入到不同的文化中去理解。

  • 56 🍎是最好的水果 2013-10-19 14:26:01

    西方式的审美在于秩序,与之相对的东方式的审美在于自省和调和。因此形成中西方光明—阴翳两种独特的审美趣味。日式厕所的风雅就身处暗处的冥想,吻合私人空间的特点,所以私人空间的概念并不一定由资本主义催生。日式审美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明暗的对比和调和,其根源或许是道家?

  • 66 月半女史地板君 2012-09-11 16:08:17

    真是个讨厌的妙人。

  • 50 胡天翼 2011-06-05 22:27:23

    文章是美文,但大文豪谷崎润一郎对日本文化的解读过于一厢情愿了。

  • 60 Caelian 2013-07-07 15:41:56

    虽然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美学也能欣赏,可通篇观感和见识十分狭隘,充满了对于未知事物的否定和不包容,以及处处可透出的“通过等级确认自身价值”的自卑意识。

  • 42 听候清退旧精魂 2011-09-04 23:30:20

    谷崎润一郎的写作魅力是有小毒的:即使违背常识、甚至陈腐的观点,经他絮絮道来,倒也很像那么一回事,令人只是微笑而非摇头。更何况《阴翳》这样的佳构。谷崎的思想方式,多于文化人类学暗合,实为难得。

  • 19 子文东🤪👻 2015-08-17 21:08:43

    之前看名字还以为是忧郁纤细敏感的韵味,没想到这么幽默,颇有点儿魏晋名士意味~ 文化这东西说到底是靠阐释构建起来的,原初呈现出来的样子其实得于无心,但被讲出理来,也就成了传统。

  • 20 小岩菽 2011-06-10 23:14:58

    我太喜欢阴翳礼赞这篇了,甚至给我们那位温婉端庄无比文艺的英语老师也推荐了。隐约晦暗确乎是东方的特色,西方人学不来。

  • 16 内陆飞鱼 2011-04-15 10:43:54

    一个国宝级作家的审美通常就是一个民族审美观的另一种幽光折射,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一直在阴郁和唯美中对人性的爱欲生死进行素描,在随笔集《阴翳礼赞》里面,他以精细的洞悉,鲜亮的思辨,开阔的意境,一贯细腻的笔触,对“物哀与幽玄”的日式美学体系进行了个人化的具体阐释,吉光片羽和风扑面,身处热闹喧嚣的工业时代却有挥之不去的古典情怀,如此心境和素养,澹泊的文风,令人如沐春风。

  • 21 撒旦的表妹 2018-06-19 06:19:39

    文笔很美,但是见解嘛,只能说是一家之言,有一种微妙的日本特有的变态心理。

  • 19 2018-02-21 07:47:19

    跟《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一样名过其实。抱着“问题出在哪里”的心情读完,“天真的小说家”大概是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了。作者身体里的幼稚和傲慢(即他口中所不屑的那种文人气),不是作几次三等旅行就能化解的。

  • 17 起床,吃饭 2016-03-12 20:32:38

    奇怪,谷崎润一郎总是絮絮叨叨的,却不烦人。

  • 12 2011-11-25 10:05:52

    不管是唯美派还是野兽派,总之日本人的笔触就是细。

  • 17 乌有女士 2019-03-06 16:31:17

    《阴翳礼赞》一文有老者一厢情愿的赌气味道,反正西方现代就是不好!和风就是心灵的归宿!设想了一个似乎可以包容一切的主题词然后把所热衷的闲寂幽艳的传统和式风情统统填充进去,能够这么任性或许也是因为本身是成名日久大作家,随随便便写出东西也有一大群人会吹捧“老师说的极是!” 若是一定要较真的话,营造了“美”的阴翳何尝不曾将不公不忿遮盖其中呢?而且作者所钟爱的静谧气氛虽然已经成为日本既定的东方式文化印象,但脱离了日常生活,其存在痕迹越来越稀薄了。 至于其他几篇,掉掉书袋,列举列举交往的名人,随诌几句表达自鸣得意的观点的车轱辘话,怕是批个马甲洗个稿登在公众号和豆瓣上,都会被喷满180页吧……

  • 11 小马过河 2014-11-04 18:24:28

    没觉得啥好的。。。也就第一篇眼光比较独到

  • 9 特立独行的马 2015-03-26 22:18:34

    就《阴翳礼赞》这一篇而言,我的感觉是过誉了。不过是作者对现代性与传统文化冲突的一些感慨。似乎有些东西,但又说不透,最终只能停在一些简单的观感上。这种落寞感我们都会有,但作为一个名篇,它远算不上写得出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