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陌生人的书评 (93)

锐奇学 2010-03-11 09:55:59

为什么只爱陌生人

因为陌生人与责任和羁绊无关,你可以感到爱和被爱,却感觉不到真正的的伤害,你可以随便索取随便施与,而抛弃任何负疚感,你对面的人就像新闻主播,多么悲惨的故事都可以用“现在我们来看下一条新闻”作结尾,你可以满心坦荡的接受他传递过来的恶意,也可以对他的恶意放弃必要...  (展开)
文景杂志 2010-02-10 18:03:02

冯涛:美与孽——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的世界

    (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更多文章请移步《文景》读者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wenjing/)         伊恩·麦克尤恩自1975年以惊世骇俗的《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初登文坛,至2007年以温情怀旧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回顾自己这代人的青春岁月...  (展开)
NULLAND 2010-03-18 12:17:20

经典与互文性

《只爱陌生人》这本书的原名是《The comfort of Strangers》,其原意可能是指来自陌生人的快感。译者翻译成这个名字会让人产生一点误解,毕竟爱是与获取快感不同。本书的故事要讨论的也是变态的心理不是美妙的情感。 书里有四个主角,一对恋人和一对夫妇,他们由于旅游而结识...  (展开)
蝶の飛ぶ水槽 2021-06-12 17:59:30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便写写的毫无水平和严谨性的期末论文罢了🚬) 《只爱陌生人》(原名:The Comfort of Strangers)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以下简称麦克尤恩)于198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共八万余字,为“恐怖伊恩”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对情侣——科林与玛丽去往异地旅游...  (展开)
Zooey 2010-02-17 00:59:36

旅行与虐爱的意义

读《水泥花园》已经是将近两年前的事情了,至今还记得当时拆下了书封,只捧不着一字的黑色封面在摇曳而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在人群间,读那个阴暗湿冷的故事的场景。 如果说对《花园》最为概括的画面是地下室里凝结了潮气的水泥块的话,那《陌生人》则是地中海夕阳下凌乱的血泊...  (展开)
黑伞 2010-02-16 02:57:32

美的危险论

《只爱陌生人》被称为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型杰作”,是“恐怖伊恩”时期的代表作。后来才明白,伊恩之所以“恐怖”,是因为他这一阶段的作品,统统与揭示变态人性有关。译者冯涛概括:“《只爱陌生人》着力探索的是变态性爱在人性当中的位置及深层原因。”更确...  (展开)
张熊熊 2011-09-06 21:57:50

别爱陌生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赎罪》电影版的问世和获奖,它的原著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成了近期备受关注的作者,当然,麦克尤恩有受到关注的资格,虽然他的那本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惊世骇俗,但他依然被英国文学界温柔的包容在“严肃文学”的范畴之内。 首先要说一下这本书的译后记...  (展开)
当心马路骗子 2010-03-24 11:00:04

欲望之门--转自上海一周

欲望之门 文/王小田 走进小长篇《只爱陌生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暮霭缭绕的迷宫,心里生出水落石出的期待,却总会在疑窦丛生中继续锁起眉头。 很敬服作者对景物、色彩的铺陈,壮观严谨又透出些许诡异,蒙太奇一样引领你的目光和想象。如此奇妙又炉火纯青,也许...  (展开)
舟子 2010-07-09 14:57:30

只爱陌生人?只爱陌生的自己?

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和偶然的地方,发现了这本小说,《只爱陌生人》。翻了几页,就不愿扔下。这是我最喜欢的读书方式,不要别人推荐,也不要媒体鼓噪,经典不经典的更不要紧,重要的是这偶然的发现与偶然的阅读能给我带来惊喜、专注和回味。 我肯定属于电影人与小说...  (展开)
Winoooops 2014-11-28 22:32:55

少年伽倪墨得斯之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众神之王被伽倪墨得斯的美貌吸引,他化作一只巨大的老鹰俯冲下来,所到之处,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借着风雨掩护,巨大的老鹰来到伽倪墨得斯身边,轻柔擒住了美丽的少年。导师和护卫们冲过来阻止,猎犬嘶叫;宙斯毫不理会地面上的混乱,带少年越升越高,消失在天际。”出...  (展开)
Vince 2010-06-22 13:28:09

快乐是一种紧张的消除

"相爱"的意思是你会为他做任何事,而且,也会允许他对你做任何事。 --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 没学过文学理论,看了冯涛在书后的译后记,已经词穷。他已经把我想说的,我没想到,没发现的,用很准确,精辟,有...  (展开)
迩多 2010-04-10 12:08:00

短篇写成长篇似乎不算“超高技巧”

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的读完,但个人并非认为是“小型经典”。拜托书商和编辑们把这些蛊惑人的词拿掉一些。 其一,作者在描写两个人关系的时候太过刻意,斧痕太重,明显是作者的意图,要玛丽这样,要科林那样,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的逻辑只是作者的要求。 其二,谈不上介绍所言的...  (展开)
judetheobscure 2010-02-03 17:07:33

转一篇“芝兰涵子”的书评

看毕《只爱陌生人》。我的心脏承受巨大而狂妄的跳动,似乎要顷刻弃我奔涌而出;我的四肢麻木而冰冷,似乎要立等断裂云游它处。 它必须是一部好作品。 译者冯涛在《译后记》中说:“对于‘怎么讲’的关注超过‘讲什么’本是所谓‘现代小说’的主要追求之一。...  (展开)
宁不遇 2017-04-16 14:35:54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说的好像从来都是浪漫又神秘的机缘妙事。那些带着偶然跌跌撞撞闯入生命中的美景,仿佛与生俱来就有莫名的吸引力,比如爱情。 然而人性里有这样一种隐秘的激情,平日里掩藏在和美的柔爱之下,好似岁月静好安如磐石,可是一旦发现陌...  (展开)
韩东 2010-06-02 23:06:23

看不进去

也许后面不错,或者结构不错,有什么机关之类,但读了三分之一读不进去,钩不起热情,我以为就失败了。至少是失败的一种…… 因为《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才想起来看这书的,可是竟是这般模样。所谓窥视者的视角,就是取缔或压缩人物的视角,这类花样真的已不再吸引我。  (展开)
狸猫 2010-03-15 13:01:17

意大利的那些事儿

读此书前,我对麦克尤恩的感性认识仅限于《赎罪》。读他的书不多,如同我没有读过多少英国的当代作品,这些作家的名字我更多是从教科书上知晓的。 《赎罪》给我的也是好几个不同印象的麦克尤恩--影像的,原文的和译文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给我一种雷诺阿式的印象派风格,...  (展开)
你郭阿姨 2010-03-08 14:44:53

男性主意膨胀的下午茶

在今早浑浑噩噩醒来的早晨我又拿起了这本书,事隔上次看它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这次却一气呵成的读完了整本书,看到最后的时候结局震惊了我,这可真是符合后续的时候译者冯涛所引用的那句作者收笔后都为之炫目的描述,恐怖伊恩原来是这样,隐隐的慢慢的注入书本的恐怖情愫很难令...  (展开)
Olivia 2013-12-04 13:31:21

拘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译的有点枯燥如果不是冲着作者估计早扔了,在两年前完全没耐心翻下去,近期才终于看完。怎么说可能是作者本身前文铺垫过于隐秘狭长,加上翻译僵硬平铺直叙。没有读中国小说家的书那种文辞优美措辞讲究的代入感,在读到高潮之前都像是有如便秘一点点的慢慢看,有的时候还要回...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共93条)

订阅只爱陌生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