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法庭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z55250825 2016-10-29 00:50:33

    贵协读书会书目,依旧是诡计现在来看不算特别出彩,但是为此设计的plot以及谜面却异常吸引人的设计,在咱看来,卡尔之所以厉害的原因不仅在于他换着花样写了很多密室诡计,还在于他把这些诡计合理化,以及使得这些诡计所制造出的密室谜面最大化焕发出魅力的功底实在是深厚【,最后一章的解答...还是挺好的...【谜面:编辑史蒂文斯帮忙给谋杀写实作家克里斯审稿,发现稿子主角数十年前被斩首的砒霜谋杀者的照片和自己妻子长相几乎一样,而之后回家妻子举止怪异,而自己稿子照片不翼而飞,之后,他被好基友邀请去挖表叔的坟去验尸,证明表叔是被谋杀的,可是石墓里的表叔尸体不翼而飞,没有密道,没有挖掘痕迹;而表叔死那天,目击证人作证有怪异服装的女子给表叔饮下毒药,从表叔房间打开一扇墙上早已被封死的门离开。

  • 17 回忆大师毛香菇 2010-02-14 12:25:05

    这就是众人口中的推理神作?我发现我对古典推理越来越无爱,我还是去看我的日本推理吧

  • 15 小克 2014-05-08 23:58:46

    结尾好极了,境界一下子不一样了。

  • 12 血源2出了吗? 2011-06-15 11:12:53

    虽然有很多疑惑 但是是最震撼的结尾 没有之一!

  • 10 成知默 2014-02-04 16:15:33

    终章的逆转还是将其归入了“灵异”路线,很暗黑,只是推理一旦流于“超自然”就不好玩了好嘛。

  • 6 鸽群中的猫 2010-01-09 23:08:10

    “近来的趋势搞得人心惶惶,让大家反复思索:‘难道当时就没有巨大邪恶的蛛丝马迹吗?’历史表明,除非发生了特大灾难,否则人们总想不到要去消除罪恶。”——托马斯·塞科特《十二恶棍》。如果说古典推理小说和鬼怪哥特故事素来是水火不容的话,那么J.D.C.此作就算是彻彻底底地给予了人们一次震撼(故,我很奇怪为何此作不被列入所谓“卡尔三大经典”中),就像岛田一部《奇想,天动》将本格与社会两派结合得那样紧密。回到此作来看,J.D.C.在章节名和每章的引用上都以象征手法书写,而全文可谓从头惊悚到尾——中世纪的火刑法庭,数十年前的女毒杀犯,从密闭墓穴和棺材中消失的尸体,身着神秘古装并通过一扇不存在的门穿墙而过之女子……各种匪夷所思的哥特式谜团让人几乎丧失了信心,而那位横空出世的侦探先生却秋风扫落叶一般解决了案件!至于最后的结局,虽然十分含蓄而洗练,但是能起到决定性的一击秒杀之功用,读者诸君务必要往前回顾相关语段,方知作者心思。另需一提的是,各位在对东洋新本格派推理文学的创造力赞叹之余,毋忘J.D.C.早在1937年就亲手缔造出具有前瞻性及别样境界的神作——《The Burning Court》!

  • 2 安东 2013-10-08 11:38:10

    失望。从此坚定地从推理阵营转投侦探阵营。

  • 3 溪流 2012-02-08 13:01:43

    我要是能把trick想明白了,再回来改成五星

  • 1 巳注销 2010-03-22 21:02:54

    最後一節完全是畫蛇添足了。

  • 4 hd612 2009-12-31 23:47:51

    光凭这几个诡计的解答,JDC此作只能四星无疑。但不得不说到最后一章,我看了一遍没感觉,后来反复看了将近5遍不得不大赞。JDC在所谓真理之后的这段终章无疑道出不变的真理只存在于假想中,现实中存在太多变数。而作为推理小说,有时候不一定要一个完美的解答,亦真亦幻的结局往往才是贴近于现实而又诠释了另一种完美。作为本年度阅读的最后一本推理小说,我十分赞赏。

  • 1 里卡多 2012-07-12 12:30:00

    最后一章只是噱头罢了吧。

  • 2 syren 2010-03-18 21:03:50

    ……神棍!=口=

  • 5 迟与缓 2019-07-15 20:03:19

    九结绳,黑魔法,女巫转世,永生传说,奇装女子穿墙而过,棺内死尸不翼而飞,记述生动仿佛亲眼目睹、执着刊登年轻时期照片的隐士作家,容貌神态酷似两百年前的毒杀犯、恐惧漏斗的妻子,答案其实在开头就告诉你了,只是我们都以为自己在看正经推理。trick不很能打,但配合plot食用味道颇佳。

  • 1 半隐 2010-11-05 08:53:14

    确实很精彩...这是近五年(至少这个数)以来看小说最多的一周...|刚看完时想想也不过是篇出色的小说,于是给了四星。刷牙时又回味了一番...想到每个人一次次不同的推理,他们辩说时不同的出发点、以及暗自所逃避的结果(或者说各怀的鬼胎)。原来持有不同的出发点、经由相异的路径,推理可以有无数种可能,这是对推理小说全新的体验;实际上,我们也永远无法得到360度的、并且毫无偏颇的证词。哈哈,我想说,考据也是一样的吧...

  • 1 Bla©kie 2011-05-22 18:40:59

    又一个结局大逆转的故事,作者很巧妙的没有主动去“掰圆”,留给读者无尽的脑补空间。要是古龙写白玉老虎时有这脑子就好了,“掰不圆也能写出好结局”不是不可能呀

  • 1 Soo Yung 2018-05-31 12:02:41

    最后一章有点画蛇添足,我好像不是很喜欢这种略带女巫元素、灵异味道的推理小说。女人穿墙而过、尸体在墓穴中不翼而飞,推理还是停留在现实世界的层面就好了,非要把我们的小说家写死了好惨啊~ 感觉自己不喜欢卡尔这种罗罗嗦嗦的写作风格。 Chris

  • 1 锐奇学 2009-12-24 08:26:41

    卡尔的新本格,瞠目结舌之作

  • 1 神威 2013-08-02 09:31:26

    休憩212nd,此书质量不错,但是要与三口棺材和犹大之窗媲美是根本不可能的,原因有三,一:真凶不在场证明被作者有意淡化,用处理路人甲的方式引诱人忽略。二:绳结部分完全无谓,殡仪店见绳结部分是个大而无谓的烟幕弹。三:结局看似不错,和全书拼起来总感觉很乱

  • 2 cream.cx 2015-08-17 14:12:56

    结尾硬掰成那样,反而更对口味,本该如此。

  • 1 别的熊 2011-09-13 19:07:31

    说实话,比起奎因,我始终认为卡尔说故事的技巧更好,在这本里更是展露无疑,但问题是这样其实很容易导致plot与trick的不成比例。比如这本,我觉得故事无比好看,但到了解谜部分实在是.....另外,逆转是一回事,但这种超自然灵异解释的坑爹逆转感我实在消受不了><最后,“我不思,故我在”,译者究竟是如何福至心灵的来了这么一句啊掀桌-_-#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