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图宾,1986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担任过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联邦助理检察官。现为《纽约客》杂志职业撰稿人,CNN资深法律评论员,是美国最出色的法律记者之一,著有一系列法律题材畅销书,包括:Too Close to Call: The Thirty-Six-Day Battle to Decide the 2000 Election(2002);A Vast Conspiracy: The Real Story of the Sex Scandal That Nearly Brought Down a President(2000);The Run of His Life: The People v. O. J. Simpson(1997); Opening Arguments: A Young Lawyer’s First Case—United...
杰弗里·图宾,1986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担任过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联邦助理检察官。现为《纽约客》杂志职业撰稿人,CNN资深法律评论员,是美国最出色的法律记者之一,著有一系列法律题材畅销书,包括:Too Close to Call: The Thirty-Six-Day Battle to Decide the 2000 Election(2002);A Vast Conspiracy: The Real Story of the Sex Scandal That Nearly Brought Down a President(2000);The Run of His Life: The People v. O. J. Simpson(1997); Opening Arguments: A Young Lawyer’s First Case—United States v. Oliver North(1992)。2007年出版的《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被《纽约时报》评为2007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同时荣获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类图书奖、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
充斥其間的自由派偏見令人作嘔,絕無助於讀者認識最高法院之運作。僅以Lawrence v. Texas案為例,如若參讀陳宜倩《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收焦興鎧編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內),便可輕易感受著者立場之偏頗。國內媒體往往好刊登Dan Rather、Amy Goodman之流左棍文章,而永遠不見Ann Co...充斥其間的自由派偏見令人作嘔,絕無助於讀者認識最高法院之運作。僅以Lawrence v. Texas案為例,如若參讀陳宜倩《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收焦興鎧編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內),便可輕易感受著者立場之偏頗。國內媒體往往好刊登Dan Rather、Amy Goodman之流左棍文章,而永遠不見Ann Coulter、Krauthammer等人蹤影,引介法律文化亦要寧左勿右到底,一葉障目,可悲至極!(展开)
九人——围观美国司法众神内斗 很遗憾,其美国司法的背景导致这本描写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故事的畅销书《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在中国活生生弄成法律专业书。译者何帆博士严谨脚注的做法也没能缓解这一误解,...
(展开)
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 by Jeffrey Toobin 译者:何帆 中文版《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2月即出 来源:book.ifeng.com/psl/dzsp/200811/1114_3553_878494.shtml 九人隐秘世界的深处,不仅仅是一连串有趣的生活...
(展开)
杰弗里·图宾著作《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被译成中文,翻译者是中国最高法院的何帆先生。书翻译过来,副题目已和原文有了不小的出入,如果直译,或者本书的名字更接近于《九人:在最高法院隐秘世界深处》,但翻译者显然更擅长驾驭文字...
(展开)
11 有用 姐姐别乱动东西 2020-10-20 15:47:21
十年后重新标记是因为,作者今天被工作单位要求停职反省,原因是上周的一个Zoom会议上他当众打飞机。他的辩解是,没意识到自己摄像头和麦克风是开着的。*2020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新闻链接:https:// www.vice. com/amp/en/article/epdgm4/new-yorker-suspends-jeffrey-toobin-for-zoom-dick-incident
5 有用 发条饺子 2019-06-05 16:15:19
八卦、政治、法律的比例各占3:4:3,信息量很大,但除了著名判例背后的力量博弈外,多数内容还蛮枯燥无趣的,结尾我最喜欢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聊聊几笔带过,好泄气;相形之下,脚注反而更具阅读性。九位运动员在长达几十年的接力拔河比赛中乐此不疲,用尽半生把宪法精心装扮成自己党派心仪的小姑娘,但当大法官们在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一本正经的宣读法律意见时,又反复打动了我这个法律信徒。学院派们都喜欢扯“法律是什么”的犊... 八卦、政治、法律的比例各占3:4:3,信息量很大,但除了著名判例背后的力量博弈外,多数内容还蛮枯燥无趣的,结尾我最喜欢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聊聊几笔带过,好泄气;相形之下,脚注反而更具阅读性。九位运动员在长达几十年的接力拔河比赛中乐此不疲,用尽半生把宪法精心装扮成自己党派心仪的小姑娘,但当大法官们在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一本正经的宣读法律意见时,又反复打动了我这个法律信徒。学院派们都喜欢扯“法律是什么”的犊子,这么多年唯有马克思他老人家的观点最能打动我,法律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任何事扯上权力、扯上政治,便与法律规范无关,我说的话效力最高,并不是因为我是正确的,只不过因为我是最高法院。 (展开)
2 有用 2koo 2010-07-11 21:01:27
即便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光荣与梦想》中那个自由、民主的好莱坞式美国,但在这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仍有那么一些秉持自由信念的人,令人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104 有用 皮师傅 2020-10-20 11:09:40
十年后重新标记是因为,作者今天被工作单位要求停职反省,原因是上周的一个Zoom会议上他当众打飞机。他的辩解是,没意识到自己摄像头和麦克风是开着的。*2020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新闻链接:https:// www.vice. com/amp/en/article/epdgm4/new-yorker-suspends-jeffrey-toobin-for-zoom-dick-incident
77 有用 巳注销 2012-03-04 22:28:12
充斥其間的自由派偏見令人作嘔,絕無助於讀者認識最高法院之運作。僅以Lawrence v. Texas案為例,如若參讀陳宜倩《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收焦興鎧編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內),便可輕易感受著者立場之偏頗。國內媒體往往好刊登Dan Rather、Amy Goodman之流左棍文章,而永遠不見Ann Co... 充斥其間的自由派偏見令人作嘔,絕無助於讀者認識最高法院之運作。僅以Lawrence v. Texas案為例,如若參讀陳宜倩《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收焦興鎧編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內),便可輕易感受著者立場之偏頗。國內媒體往往好刊登Dan Rather、Amy Goodman之流左棍文章,而永遠不見Ann Coulter、Krauthammer等人蹤影,引介法律文化亦要寧左勿右到底,一葉障目,可悲至極! (展开)
0 有用 eu 2023-09-16 21:47:07 湖北
了解美国最高法院的最好读物
0 有用 29 2023-09-07 17:25:01 广东
还行吧。浅写,不够痛快
0 有用 络青缄红 2023-08-30 15:51:32 湖北
翻开第一页就发现内容居然是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 读起来感觉没什么主线,像流水账 但还是被奥康纳退休一段深深打动,他们有政治倾向,但他们都是想要捍卫某种价值的理想主义者
0 有用 律意盎然 2023-08-26 20:42:14 浙江
宪法争议的内核是政治问题,而解决这个政治问题的路径、结构本身也是充满政治性的——从大法官的任命到大法官以其意识形态来决定判决结果。且这样的政治性似乎无法从法律技术层面予以缓解,尽管罗伯茨试图通过其所谓“最低限度司法主义”来达成这一目标,但从案例来看,大法官们实际仍摆脱不了意识形态所带来的的控制。所以,在这种政治决定司法的环境里,能出现像奥康纳这样的中间调和派,真是可遇不可求。但如果司法完全变成政治... 宪法争议的内核是政治问题,而解决这个政治问题的路径、结构本身也是充满政治性的——从大法官的任命到大法官以其意识形态来决定判决结果。且这样的政治性似乎无法从法律技术层面予以缓解,尽管罗伯茨试图通过其所谓“最低限度司法主义”来达成这一目标,但从案例来看,大法官们实际仍摆脱不了意识形态所带来的的控制。所以,在这种政治决定司法的环境里,能出现像奥康纳这样的中间调和派,真是可遇不可求。但如果司法完全变成政治的延申,那司法本身的价值——定分止争、实现正义该如何实现呢?其预设的宪法功能——对行政权、立法权的制衡又从何谈起呢?但毕竟司法也不存在于真空中,不可能不浸染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之内(我们也有所谓“大案看政治”的说法),问题是如何以合理的方式是使司法本身的价值、功能与意识形态得以实现并相互兼容。 (展开)
0 有用 Zoroaster 2023-07-27 22:54:13 北京
现代国家的必备要素是宪政,而司法系统是其重要保障。本书聚焦20世纪中期到小布什时期的美国最高法院,围绕大法官任命和政局变迁,进行了富有洞见的观察与分析。令人拍案的是,准确指出了最高法院的右转,这直接导致了今年罗伊诉韦德案和平权法案被推翻,原来是自由派与保守派较量几十年的结果。如今,最高法院已经政治化,变成了意识形态角力的场所,甚至只讲立场不讲对错,不仅削弱了自身权威,而且伤害了宪政法治,更加撕裂了... 现代国家的必备要素是宪政,而司法系统是其重要保障。本书聚焦20世纪中期到小布什时期的美国最高法院,围绕大法官任命和政局变迁,进行了富有洞见的观察与分析。令人拍案的是,准确指出了最高法院的右转,这直接导致了今年罗伊诉韦德案和平权法案被推翻,原来是自由派与保守派较量几十年的结果。如今,最高法院已经政治化,变成了意识形态角力的场所,甚至只讲立场不讲对错,不仅削弱了自身权威,而且伤害了宪政法治,更加撕裂了美国社会。然而,毕竟是断代史,而且只介绍了联邦政府的一个分支,读者如果积累不足,可能读不下去。建议先读《民治政府》和《美国宪政历程》打打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