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评论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评论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他对电影、对文艺、对著作的评论,是一种思想享受。他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熊培云的妙作很多,《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实在是少有的经典。
——陈志武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
熊培云之写作上承新启蒙的光照,下续独立批判之传统,以其犀利和洞识成为当下思想空间的有力捍卫者和扩展者。
——陈彦 旅法政论家、欧洲华人学会秘书长
有必要让更多人来读熊培云的文章,有病治病,无病健脑。
——郭光东 《南方周末》编委兼评论总监
至少是从2007年读到培云的《思想国》之后,一直追寻培云的思想。非常希望培云能通过电视与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思想!《重新发现社会》见证了中国六十年沉浮,三十年成长。识字与不识字的都不妨想想:国为何物?国家何为?
——庄永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感谢老师一如既往的坚守,思想国伴随我最美好的大学时代。思想的恬静与内心的富庶,未来无穷,云终成海。
——张虹 南开大学2007级本科生
作者简介 · · · · · ·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构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代表作有《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
国富论与民富论
重新发现社会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
爱国如何主义
第二章 经济与社会
社会化与资本化
绿色警戒
“社会资本”主义
被缚的“蜘蛛侠”
民间是个好东西
第三章 物权与税权
果壳上的物权
“没有理由不纳税”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
第四章 从自由到民主
帝国稻草人
乳房与民主
新“农村包围城市”
底线理想与偷鸡寓言
从限政到宪政
第五章 开放的传统
从孔夫子到“孔先生”
从榜样年华到“青年领袖”
一个人的传统
整理国故:从墨子到胡适
“庸俗革命家”与“增量历史”
第六章 网络社会
自从有了互联网
“周老虎”——一个时代的标本
吃吃喝喝的民主——“网络咖啡”精神源流考
第七章 补遗
二十世纪流血,二十一世纪流汗——巴黎答客问
从游民到梭罗——与王学泰谈游民与中国社会
一场丰衣足食的反叛——反思法国“五月风暴”
错过胡适一百年
“上帝”为什么不亲自传教
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附录 减政主义杜亚泉
后记 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读书、写作、旅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做点力所能及且自认为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这样的人生是无比美好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6页 -
歸根到底,國家只是全體國民締約產生的一個組織,是國民用以謀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此意義上,愛國主義者真正要做的不是忙於督促每個人去愛國家,而是要讓國家能夠愛每一個人。 大眾人:他從不根據任何特殊的標準——這一標准的好壞姑且不論——來評價自己,他只是強調自己“與其他每一個人完全相似”。除了這種可笑的聲明之外,他感覺不到任何煩惱,反倒為自己與他人的相似而感到沾沾自喜,心安理得。一個真正謙遜的人則會試圖評估自己的特殊價值,努力發現自己可能擁有的這種或者那種才能,或者任何一方面的特長——儘管他最終可能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麽非凡的稟賦,天資平平,但他永遠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大眾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重新发现社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重新发现社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7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新星出版社 (2011)8.1分 1015人读过
-
每满79减30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1)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一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公共知识分子书列 (Yasmine.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重新发现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39 有用 Autorun 2011-02-27 15:00:52
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国家和社会,最怕就是你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当所谓的“危言”回归为常识,人才之所以为人,国家与社会等诸多概念才能恢复其本来的样貌和最贴切的功能。
6 有用 无系之舟 2015-07-03 22:02:15
无聊的散记
2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3-03-16 18:33:23
比我想象中差很多,很可能是因为我期待太高了
45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4-14 23:35:34
这是一本烂书,真的,要是只看这本书,会毁三观的。
35 有用 笑望江湖 2015-07-03 15:27:53
典型的“公知书”,对中国社会的负面问题极为关注,大胆抨击的胆略令人钦佩,几乎每句话都在针砭时弊,不无书生意气的慷慨激昂(但毫无实际解决办法),有些关于人权人性的警句和敏锐的洞察力值得研读。但总体和其他自由派精英一样,过于明显崇拜欧美(对欧美负面只字不提),言必称西方,三句不离民主宪政,又过于频繁掉书袋,忍不住自我炫耀,反而失去说服力和内在韵味,细想想并不那么值得重读。牛排大餐再美味,连吃一星期也会... 典型的“公知书”,对中国社会的负面问题极为关注,大胆抨击的胆略令人钦佩,几乎每句话都在针砭时弊,不无书生意气的慷慨激昂(但毫无实际解决办法),有些关于人权人性的警句和敏锐的洞察力值得研读。但总体和其他自由派精英一样,过于明显崇拜欧美(对欧美负面只字不提),言必称西方,三句不离民主宪政,又过于频繁掉书袋,忍不住自我炫耀,反而失去说服力和内在韵味,细想想并不那么值得重读。牛排大餐再美味,连吃一星期也会腻味(何况这大餐在欧美也并非完美),熊培云在知乎上被大家贬的体无完肤,也不无道理 (展开)
0 有用 阿云 2023-01-26 10:55:10 上海
给当时还是粉红的我一记重拳。
0 有用 豆友iQcqyb_Yoo 2023-01-24 23:48:54 江苏
这十年是中国之大变局,没人想到在2023年中国是在国际有多被动,可以说新冠是道分水岭
0 有用 大圣&猴猴 2023-01-24 20:39:24 湖北
个人,社会,国家
0 有用 peonyking 2023-01-11 22:06:53 浙江
“没有谁可以做出永远正确的选择,如果说政治意义上的民主选举意味着在时间上公民可以‘通过选择救济选择’,那么生活意义上的自由迁徙同样意味着人们可以在地理层面‘通过选择救济选择’。而这种在时间与地理上的开放,正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应有之义。”
0 有用 sunarmy 2023-01-10 17:08:56 广东
想不到那个时代言论这么自由